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A股公司股市行情 > 正文内容

大类资产配置为何成必选项?兴银理财叶予璋谈低利率时代投资逻辑(又一单券业并购过会

2个月前 (06-20)今日A股公司股市行情8

  6月19日,兴银理财创新业务部总经理叶予璋在中国证券报主办的“破局谋变共生——2025金牛财富管理论坛”上表示,资管机构以股、债、黄金、市场中性策略以及海外资产为策略底座,整合内外部优质管理资源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实现相对稳健的收益,这是有效应对低利率环境的投资框架。

  “我国低利率时代的演进路径与海外市场具有相似性:初期机构普遍通过信用挖掘、杠杆策略和久期策略获取收益。但随着信用溢价、期限溢价等各类利差全面收窄,这些策略的盈利空间已基本消失。市场现已进入以大类资产配置为核心的新阶段,尽管该策略始终具备理论有效性,但在过去高利率环境下,固收策略因波动率低、夏普比率高而更具吸引力。如今,形势逆转使得大类资产配置成为较优选择。”叶予璋说。

  叶予璋进一步表示,理想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需同时满足三个关键条件:一是资产间保持低相关性,二是在不依赖市场价格波动的情况下仍能产生收益,三是对宏观经济波动具有免疫力(如能对抗正常的经济周期)。据此筛选,以下资产符合最优解:股、债、以黄金为代表的商品、市场中性策略(量化对冲、宏观对冲)以及海外资产。这些资产构成策略底座,资管机构再整合内外部优质管理资源,可以争取相对稳健的收益,形成有效应对低利率环境的投资框架。

  此外,叶予璋表示,虽然极端尾部风险难以精准预测(历史事件很少简单重演),但资管机构必须建立防御机制,需重点关注两大维度:一是通过衍生品工具对冲利率上行风险,二是防范全球流动性紧缩或突发通胀冲击。

  展望未来,叶予璋认为,在当前低利率、低通胀环境下,股债风险平价策略在未来1—2年内可能成为最优选择。“一方面,债券市场仍具备下行空间,而股票市场目前处于估值底部,随着经济逐步复苏,上行潜力较大。这种股债组合既能有效抵御市场波动,又能争取长期相对稳健的收益,使其成为现阶段比较有吸引力的策略。”叶予璋说。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

  责任编辑:126 原标题:大类资产配置为何成必选项?兴银理财叶予璋谈低利率时代投资逻辑

  


  

  6月19日,深交所发行上市审核官网披露,国信证券收购万和证券96。08%股权项目已获交易所并购重组委审核通过。这是自去年以来第三单通过交易所并购重组委审核的券商并购项目,后续仍需取得证监会注册批复。

  从交易所审核流程看,此次国信证券收购万和证券股权项目审核推进迅速。该项目于4月10日获深交所受理,次日即收到问询函,6月10日国信证券完成反馈答复,仅经历一轮问询便顺利上会,从受理到过会仅耗时2个月。

  交易所关注合并后的协同效应及经营能力!

  6月19日深交所并购重组委发布审议结果,称国信证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交易符合重组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记者注意到,当天重组委会议现场主要关注此次并购能否增强国信证券经营能力。具体来看,重组委要求国信证券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市场竞争格局、上市公司和标的公司各自优劣势、标的公司业务定位、整合安排及整合成本等情况,说明本次交易是否能够发挥协同效应,是否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及增强持续经营能力。

  据并购方案,国信证券将万和证券定位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在跨境业务领域具备行业领先地位的区域特色券商。业务整合及资产整合将以“特定区域”为核心展开。国信证券曾明确,万和证券将保留特定区域内的经纪业务及与经纪高度协同的部分业务,其他业务及分支机构统一整合至国信证券。相应地,万和证券特定区域外的分支机构及相关资产整合至国信证券,国信证券特定区域内的分支机构及相关资产整合至万和证券。

  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及增强持续经营能力方面,证监会在5月也曾关注此类问题。据了解,由于涉及万和证券变更主要股东,4月10日证监会同步受理该项目的行政许可申请。后来证监会反馈意见时,要求国信证券结合2024年经审计财务数据,测算收购万和证券后相关指标在行业的排名情况。

  根据目前已有的公开信息,若交易完成后,国信证券的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营业收入、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有所增长,但变化幅度不大。本次“大象吞蚂蚁”式收购,对国信证券的盈利能力实际上没有产生十分明显的提升。以归母净利润指标为例,交易完成后2024年1—11月的归母净利润为74。53亿元,同比微增0。33%。国信证券营业网点覆盖区域及人员数量等方面均将取得一定程度增长。

  发力互联网获客但有效户增长有限。

  整体而言,万和证券盈利能力相对较弱。2024年财务报表显示,万和证券2024年营业收入为5。14亿元,归母净利润仅为6431。73万元。

  分业务板块看,经纪与财富管理业务和自营投资业务收入占比较高。数据显示,2024年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1。01亿元,同比增长约15%。

  据了解,万和证券以互联网+金融和私募客户拓展为重点扩规模,以代理买卖证券、两融业务为重点保收入。万和证券确立了将互联网渠道作为公司零售业务客户规模增长的突破口,与通达信等互联网渠道合作,通过广告投放、优化开户节点、业务共建等方式拓展线上开户渠道,提高线上客户转化率。

  数据显示,万和证券2024年11月末客户数有53。22万户,较2023年末增长25。55%,主要为通过互联网营销渠道获取的个人客户数量的增长。

  不过,2024年1—11月万和证券的有效户数量却较上年小幅增长(不足6%)。谈及原因,万和证券表示,一是沪深股市整体呈现区间震荡调整、V型强势反弹走势;二是新增客户以个人客户为主,而个人客户的交易额及交易频率相对较低,因此客户数量的增加未使得客户结构得到有效改变,代理买卖证券交易额及市占率变动较小。

  万和证券的财富管理转型同样进展缓慢。2022年、2023年、2024年1—11月公司投资顾问业务净收入分别仅为623。03万元、395。37万元和178。40万元;在上述期间内,其代销金融产品业务实现的净收入分别仅为167。95万元、158。26万元和98。22万元。

  其信用业务表现相对可观。公司融资业务2022年、2023年、2024年1—11月实现的利息收入分别为1。63亿元、1。54亿元和7860。58万元。新开户方面,万和证券融资融券开户数在上述期间分别为342户、376户、477户。

  除了前述财富管理业务外,自营业务是万和证券的另一大收入支柱,财报显示,万和证券2024年投资收益为2。34亿元,同比增长31%。

  据并购方案分析万和证券历年的自营业务结构,该券商自营投资标的以投资风险相对较低的固定收益类业务为主,在2022年、2023年、2024年1—11月期间,投资金额占比分别为85。21%、88。54%和89。07%;权益投资类业务的投资金额占比在上述期间分别为14。79%、11。46%和10。93%,占比相对较低。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责任编辑:126 原标题:又一单券业并购过会!交易所关注这个问题。

相关文章

美国财长贝森特:债务上限措施到8月可能会耗尽及A股再迎分红潮 2024年报分红每

美国财长贝森特:债务上限措施到8月可能会耗尽及A股再迎分红潮 2024年报分红每

     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债务上限办法到8月可能会耗尽,催匆匆国会在7月中旬之条件高债务上限。...

创业板指15周年“焕新”:引入ESG筛选与权重上限机制、8只股票新晋成分股-哪吒

创业板指15周年“焕新”:引入ESG筛选与权重上限机制、8只股票新晋成分股-哪吒

     界面新闻记者 邹文榕、杜萌。   今日,创业板指数编制规则在正...

长虹控股集团计划增持及旗下上市公司拟回购股份合计金额最高达12亿元

长虹控股集团计划增持及旗下上市公司拟回购股份合计金额最高达12亿元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4月9日,长虹控股集团透露,长虹控股集团计划通过增持及支持旗下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相结合的方式,以稳固资本市场、增强投资者信心。上述资本运作涉及资金总额预计最高达...

45只股上午收盘涨停(附股)(今日12只个股突破年线)-今日1165只个股突破五

45只股上午收盘涨停(附股)(今日12只个股突破年线)-今日1165只个股突破五

  截至上午收盘,上证指数报收3587。69点,下跌0。17%;深证成指收于11150。41点,下跌0。16%;创业板指上涨0。10%;科创50指数下跌0。27%。   ...

6月26日主力资金流向日报-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52.85亿港元 ,2025年“3

6月26日主力资金流向日报-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52.85亿港元 ,2025年“3

  6月26日,沪指下跌0。22%,深成指下跌0。48%,创业板指下跌0。66%,沪深300指数下跌0。35%。可交易A股中,上涨的有1620只,占比29。95%,下跌的3609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