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A股公司股市行情 > 正文内容

港药回调后连续大涨!创新药再获政策支持 把握每一次调整机会!(深圳证监局通报私募

2个月前 (06-24)今日A股公司股市行情6

  

  

  今日港股集体飘红,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大涨超2%,成交额快速突破14亿元!资金汹涌流入,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盘中净流入近1。7亿元,最新规模超65亿元强势领先同类!截至10!25,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成分股多数飘红:荣昌生物涨超6%,石药集团、药明生物、中国生物制药、百济神州涨超2%,信达生物涨超1%。

  上周(6。16-6。20)医药生物板块跌幅较大,板块回调显著。年初至今,创新药板块表现活跃,积累较大涨幅,近段时间板块热度持续扩散,局部存在过热炒作,部分资金选择获利了结在预期之中。东海证券认为,创新药始终是医药生物板块最核心的投资方向,短期调整释放风险,有利于中长期布局。

  中信建投表示,全球视角下,外部挑战加剧,中国医药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从国际比较优势看,中国具备人口与内需优势、制造与供应链优势,同时创新能力快速提升,中国资产出海数量也持续提升。美国在创新与早期研发方面优势明显,同时具有高定价的内需市场。虽然外部挑战加大,但海外市场仍有很大机会,建议同时关注国内份额提升及出海的机会。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100%布局创新药产业链,前十大权重合计占比近72%,龙头属性突出!

  责任编辑:70。

  深圳证监局通报私募行业乱象。

  近日,深圳证监局发布最新一期《深圳私募基金监管情况通报》指出,近年来在日常监管中发现,辖区少数私募基金管理人从事与私募基金管理相冲突或无关的业务,例如销售伪金交所产品、卖课、算命、为券商引流开户获取返佣;债券私募利益输送;在管基金与高管自有资金进行“高买低卖”交易等。

  深圳证监局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强对辖区私募基金管理人合规运作的监管检查力度,严肃问责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督导各私募机构聚焦投资主业,完善合规风控机制,不断提升专业化和规范化运作水平。

  有私募与易经算命人士混同办公。

  通报显示,深圳证监局发现辖区内有部分私募从事与私募基金管理无关业务。

  具体来看,有股权类私募机构销售伪金交所产品。据悉该机构因增量业务不足,与某房地产企业签署《承销协议》,向多名自然人投资者推介该房企在伪金交所发行的应收账款收益权转让计划,并收取150余万元咨询顾问费。

  也有私募机构对外提供咨询服务。比如某证券类私募机构为多家债券发行人提供咨询服务,对接金融机构资金,协助促成债券成交,并收取咨询费。某股权类私募机构签署数十份《融资服务合作协议》《融资咨询服务协议》,约定帮助标的企业从该管理人以外的其他渠道获得融资,按融资金额一定比例收取融资服务费。

  深圳证监局指出,有私募机构对外提供居间服务。通报显示,某证券类私募机构管理费收入和业绩报酬占公司收入比重极低,主要收入来自实控人通过自媒体销售“投资课程”,以及以关联方或公司名义向证券公司、期货公司推荐客户获取返佣。

  另有私募机构销售投资标的公司股权。据悉,某股权类私募机构管理了2只基金,其持有的新三板股票因摘牌而无法实现基金退出。为解决基金退出问题,该管理人先以零对价受让标的公司实控人及关联方持有的股份,再转让给第三方代销机构推介的自然人投资者,所获转让款大部分用于2只基金的分配清算,该管理人获利20余万元。

  此外,还有私募机构在办公场地内开展无关活动。据悉,有证券类私募机构与4家关联公司混同办公,办公场所未悬挂该管理人招牌或者明显标识,现场存在多名人员从事易经算命、知识付费、修订家谱等与私募基金管理无关的业务。

  利用产品违规利益输送?。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私募机构利用在管私募基金产品进行利益输送。

  例如,深圳证监局指出,辖区内某证券类私募机构投资经理与某证券公司从业人员商定,由其管理的私募基金出资承接后者指定的7只城投债,后者向其支付相应报酬。另有某证券类私募机构与某债券发行人约定,以在管私募基金为该发行人发行的债券提供流动性支持,该管理人则通过关联方收取高额资金成本。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私募机构通过在管基金与高管自有资金进行“高买低卖”的交易。深圳证监局发现,某证券类私募机构募集外部资金成立的私募基金,以显著低于第三方估值的价格,向募集其高管自有资金成立的私募基金卖出持有的债券,短期内又以高于第三方估值的价格买回。

  此外,通报内容还显示,有私募机构向在管基金收取大额“顾问费”但未向投资者披露;私募机构收取咨询服务费但却未纳入基金财产等。

  利用管理人资质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更有私募机构利用管理人资质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一是非法募资行为,深圳证监局发现,某股权类私募机构体内仅存1只备案基金,但设立数十个未备案有限合伙企业公开募资,不仅募资规模巨大,还向投资者保本保收益,涉及人数众多,涉嫌非法集资犯罪。

  二是出借、出卖管理人资质,为不法分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提供便利。据悉,深圳辖区多家管理规模较小的私募机构,采用出让实际控制权但不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的“卖壳”方式,完全让渡管理人运营管理权限,个别法定代表人还从受让方处领取“代持费”,上述私募机构最终被犯罪分子用于参与非法集资犯罪活动。

  三是实控人控制本公司私募基金账户实施市场操纵。

  四是利用私募基金开展场外配资。据悉,某证券类私募机构将在管私募基金作为非法配资活动的工具,将私募基金资产及证券账户出借给他人用于股票期货交易,通过关联方向账户借入方收取“保证金”和“利息”,向基金投资者支付“保证金”和“利息”。

  五是有私募机构参与非法经营活动。比如某证券类私募机构通过某中介机构开发的具有分仓、下单、结算等功能的分仓软件,在其他私募机构在管私募基金中开设虚拟“子账户”,将虚拟“子账户”中的股票借入用于日内回转交易,或者再出借给下游券源使用方,并与相关方按约定比例分成,涉嫌非法经营犯罪。

  对于私募基金乱象行为,深圳证监局提出四点监管要求,包括聚焦主营业务,不得通过直接或间接开展与私募基金相冲突或者无关的业务拓展收入来源;加强合规内控,杜绝利益输送等损害投资者权益的情形;严防违法犯罪,不得利用管理人资质实施非法融券、非法配资、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不得通过出借管理人资质或者私募基金账户配合他人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保证持续经营能力,不得参与“买壳”“卖壳”“炒壳”等活动。

  深圳证监局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强对辖区私募基金管理人合规运作的监管检查力度,严肃问责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督导各私募机构聚焦投资主业,完善合规风控机制,不断提升专业化和规范化运作水平。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65 原标题:深圳证监局通报私募乱象,竟有私募与易经算命人士混同办公。

相关文章

南下资金一季度爆买4386亿港元 刷新季度净买入额新高,成为今年港股市场上行的主

南下资金一季度爆买4386亿港元 刷新季度净买入额新高,成为今年港股市场上行的主

     【深圳商报讯】(记者钟国斌)今年以来,南下资金开启“买买买”模式,3个月爆买超4000亿港元。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南下资金净买...

小米汽车销量连续三周下滑!最新回应(落袋为安!13亿“跑了”)-光大证券:非农暂

小米汽车销量连续三周下滑!最新回应(落袋为安!13亿“跑了”)-光大证券:非农暂

     针对小米“销量连续多周下滑”的风波,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进行了回应。   5月15日,王化...

证监会公布上市公司章程指引 新增专节规定董事会专门委员会

证监会公布上市公司章程指引 新增专节规定董事会专门委员会

  证监会3月28日公布新修订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新指引主要做了三方面的修订,一是完善总则、法定代表人、股份发行等规定。进一步完善公司章程制定...

A股63家公司已率先披露2024年年报

A股63家公司已率先披露2024年年报

  数据显示,截至3月11日记者发稿,A股已有63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其中,有39家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占已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数量的61.90%。...

证券业迎来“升温感”,34家券商业绩亮相,近九成正增长,百亿级净利已4家

证券业迎来“升温感”,34家券商业绩亮相,近九成正增长,百亿级净利已4家

  财联社2月22日讯(记者高艳云)在资本市场回暖与政策红利双重驱动下,证券行业迎来业绩复苏拐点。   截至2月21日,已有34家券商披露2024年业绩,已披露业绩的4家...

新兴市场增长显著 长三角前四个月外贸强势不改 ,增加融资供给 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新兴市场增长显著 长三角前四个月外贸强势不改 ,增加融资供给 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今年前4个月。   江苏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9033。7亿元,同比增长9。6%!   浙江省对东盟、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分别出口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