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利好,公布了!中央财政支持!-报告显示:我国公众对自动驾驶性能和安全性接受度
财政部6月24日公布了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名单,大连市、深圳市、北京市密云区等90个地区入选。中央财政通过安排奖补资金,支持示范区普惠金融发展。
财政部明确,示范区要立足区域特色和发展需求,优化完善融资增信、风险补偿、信息共享等机制,推动普惠金融贷款“增量、扩面、降价”;金融机构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强化科技赋能,完善支小支农考核激励,健全敢贷、愿贷、能贷的长效机制。
财政部要求,省级财政部门要严格规范中央奖补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强化绩效评价导向和结果运用,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各地监管局要加强对中央奖补资金的监督管理与跟踪问效,严防资金挪用,保障财政支持政策精准直达、落地见效。
(文章来源:央视财经)。
责任编辑:137 原标题:重大利好,公布了!中央财政支持!
近日,由武汉大学数字经济发展与治理论坛、武汉市社会科学院等主办的“自动驾驶汽车规模化发展与治理研讨会”迎来重要成果发布。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刚教授在会上正式发布《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社会实验报告(2025)》。
这项持续3年的追踪研究,聚焦具有高度自动驾驶(L4)汽车乘坐体验的公众群体,通过科学问卷与深度访谈,系统呈现了社会对高度自动驾驶技术及其影响的认知演进。
安全性是自动驾驶技术创新的初衷和核心价值观,比人类驾驶更安全是社会公众对自动驾驶技术创新的普遍诉求。报告数据显示,公众对自动驾驶的信任度创下历史新高——超过93%的受访者认为无人驾驶比有人驾驶更安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推动下,公众对于高级别自动驾驶的社会接受度逐年提升。
刘刚表示,当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范式革新,加速了L4级自动驾驶的技术突破与规模化应用进程。自动驾驶已成为人工智能重构物理世界的重要入口,更通过产业协同效应,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报告认为,作为我国自动驾驶产业发展的“试验田”,各地示范区、先导区和试点城市正成为技术突破与产业培育的关键载体。示范应用规模的扩大将形成技术迭代与公众接受度提升的良性循环,为形成中国特色的L4级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
调研数据显示,近半数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了解自动驾驶技术,与2023年的36。2%相比,明显提高。伴随试点示范的范围、规模进一步扩大,社会公众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认知度将持续上升。
最新调研数据印证了我国拥有发展高度自动驾驶的良好社会氛围,已初步形成“体验-信任-推广”的良性认知循环,为高度自动驾驶在公共出行场景的规模化落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137 原标题:报告显示:我国公众对自动驾驶性能和安全性接受度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