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财经头条 > 正文内容

雅江水电站开工刷屏!老股民急敲警钟:这碗面,散户最好别碰(官媒发文释放重要信号!

3周前 (07-21)今日财经头条1

  

周末刷手机时,满屏都是";雅江水电站正式开工";的消息,连平时只聊家长里短的亲戚群都有人转发:";赶紧买XX概念股,要起飞了!";我点开东财热门股榜单一看,西藏天路、中国电建、高争民爆霸榜前三,评论区全是";周一满仓干";";闭眼冲";的喊叫声。

  


  

作为混了10年股吧的老散户,我盯着屏幕直皱眉——这事儿怕不是";利好出尽";的典型剧本?

  


  先给不明就里的朋友划重点:雅江水电站确实是个大工程。它是";十四五";重点规划的西南清洁能源基地核心项目,总装机容量超300万千瓦,建成能满足三个成都的年用电量。但问题就出在";规划";俩字上——这项目可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我翻了翻2020年的水利部文件,当时就明确写着";雅江下游梯级开发前期工作启动";;2022年川藏铁路配套工程报道里,它又被列为";西电东送";重点储备项目;去年底还有媒体拍到施工队进场勘探的画面。说白了,从画蓝图到挖地基,这事儿已经悄悄推进了四年多。

  


  那现在为啥突然刷屏?答案藏在K线图里。就拿被股民捧上神坛的高争民爆来说,2020年雅江项目刚传";实质性进展";时,它股价还在8块钱晃悠;2021年水利部调研组进藏调研,涨到15块;2023年环保评估公示期,直接冲上30块;上周五收盘价42。7元——四年时间,从8块到42块,整整5倍涨幅。你以为这是";价值发现";?其实是主力资金早把";雅江概念";当明牌在炒,从勘探设备供应商到水泥建材商,从工程设计院到地方基建股,产业链上的公司早被资金翻了个底朝天。

  


  现在的问题更现实:当广场舞大妈都在讨论";雅江水电站要开工,某某股票要翻倍";时,你猜主力在想啥?我翻了翻最近的龙虎榜,高争民爆最近一个月的主力资金净流出超12亿,西藏天路的机构持仓比例连续三个月下降。更扎心的是,有位在西藏做建材生意的朋友跟我说:";工地上的水泥车从去年底就没停过,现在连仓库都堆着备货,就等开工仪式敲锣打鼓。"。

  


  想起2021年";碳中和";概念刚火时,某光伏龙头从20块涨到140块,当时也是";全球新能源革命";的口号喊得震天响。结果呢?消息最热的时候,机构早把筹码倒给了追高的散户,后来股价腰斩时,套在山顶的90%都是后来冲进去的";消息派";。

  


  现在的A股,最不缺的就是";利好兑现";的戏码。你以为刷到的";全网刷屏";是大事件?可能是庄家花了百万买的";热搜推广";;你觉得";所有人都看好";的热门股?可能是主力精心布置的";接盘陷阱";。就像这次雅江水电站,真正该兴奋的是提前四年布局的人,而不是看到新闻才冲进来的";后知后觉者";。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股市里从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当一个利好能让卖煎饼的大妈都说出";这股票要涨";,当所有股吧都在讨论";闭眼冲";,这时候最该做的不是追高,而是摸摸自己的钱包——你确定要给提前布局的主力当";解放军";吗?

  


  

记住,真正的大机会,从来都藏在";别人没注意";的角落里。与其挤破头抢";万人坑";,不如蹲下来,找找那些刚冒头的";小嫩芽";。毕竟,股市里活得久的,从来都不是跑得最快的,而是活得最明白的。

  


  

相关文章

又一中国女首富崛起,以7000亿超越华为成最大民企,她钱哪来的?及周四A股剧本已

又一中国女首富崛起,以7000亿超越华为成最大民企,她钱哪来的?及周四A股剧本已

  文:豆莱说编辑:豆莱说    三四十年前,人们的学历虽然不高,但是都充满了干劲,有无限可能。...

宁波精达:2024年归母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3.37%,拟10派2.9元

宁波精达:2024年归母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3.37%,拟10派2.9元

        宁波精达4月2日公告,2024年...

天津港接卸空客大部件达800架次

天津港接卸空客大部件达800架次

     8月10日晚,来自欧洲的“中远海运人马座”轮运载空客A320系列飞机大部件,在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精准落位。这意味着天津港接卸空客...

直击上海车展!人形机器人当“车模”

直击上海车展!人形机器人当“车模”

  4月23日,以“拥抱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的2025上海车展开幕。   本届车展作为今年国内首场大型A级车展,是展示世界汽车工业科技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突破的风向标,吸引...

Deepseek分析:七八月份可能会涨价的商品,请提前做好准备!-成本40卖20

Deepseek分析:七八月份可能会涨价的商品,请提前做好准备!-成本40卖20

   七八月盛夏来袭,高温、暴雨和旺盛需求正悄悄推高某些商品的价格!从餐桌上的蔬菜海鲜到消暑的空调冷饮,从旅游出行到日常用电,你的钱包可能面临一波“夏日涨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