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系突发,宗馥莉以及母亲施幼珍、三叔宗泽后等被告上法庭
作为宗庆后最受瞩目的接班人,宗馥莉接手娃哈哈刚满一年,便陷入了一场牵涉18亿美元的家族遗产纠纷。这场始于信托安排的争议,不仅将宗氏家族的内部矛盾推向公众视野,更让这家陪伴几代人成长的民族企业,站在了家族传承与企业稳定的十字路口。当豪门家事与企业命运交织,娃哈哈的未来正被一层厚厚的迷雾笼罩。
8月的陕西凌晨,天色未明,宗馥莉的办公桌上或许早已堆满了文件。让她难以安枕的,是香港法院对一笔18亿美元资产的冻结令——这笔被纳入家族信托的巨款,突然成了同父异母弟妹提起诉讼的焦点。
随着诉讼展开,宗庆后生前设立的三份信托文件浮出水面:文件中明确每个子女可获7亿美元信托本金(本金不可动用,仅能领取利息),且特别注明为婚前财产。这份看似周密的安排,如今却成了家族纠纷的导火索。
争议的起点,源于宗馥莉一次常规的企业资金调度。为支付越南工厂设备尾款,她尝试从信托相关账户挪用100多万美元,这一举动立刻触发了纠纷——账户被紧急冻结A股上市公司,香港法院要求她详细说明每笔资金的流向。对刚接手企业的宗馥莉而言,这不仅是资金链的考验,更是管理权的挑战。
接班后的宗馥莉动作频频:关停18家工厂,将部分订单转交今麦郎,推动自家宏胜系业务升级。一系列调整背后,是她对企业控制权的巩固——老管理层中与家族其他成员关联较深的人员逐步淡出,宏胜系团队接手核心岗位,连经销网络也优化了十余家。在她看来,紧握企业命脉是应对不确定性的“保险栓”,但这也让家族内部的张力持续升级。
这场家事早已超出家族范畴,牵动着多方利益神经。持股46%的杭州市国资委,作为重要股东已十五年未获足额分红。据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娃哈哈集团净利润47亿元,国资委仅分得1871万元,远低于合理持股收益。有内部人士透露,这种“集团输血体外公司”的模式(如以7元采购成本2元的水,利润流向家族关联方),让国资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如今,杭州与香港的司法拉锯战让局势更复杂。除了跨境信托归属,三个弟妹已向杭州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分割宗馥莉名下29.4%的股份。他们提交了长子出生证明,申请DNA鉴定以确认非婚生子女的继承权——若诉求成立,宗馥莉的控股权将大幅稀释。面对挑战,宗馥莉一方也提出新主张:“信托安排应纳入我的子女,否则需重新协商分配规则”,双方的博弈进入胶着。
企业层面的震荡已然显现:电商渠道销量下滑,直播带货数据不佳,经销商群体忧心忡忡,频繁打听“今年能否稳住”。员工持股会、代工厂等上下游伙伴,都在观望这场家族纠纷的走向,担心企业战略受扰。
这场风波的本质,是家族财富传承中常见的“原生家庭魔咒”——宗庆后生前精心设计的信托方案,没能避免亲人因利益分配产生的猜忌与博弈,反而成了矛盾爆发的触点。
结语
杭州法院的庭审日益临近,这场牵涉家族、资本与企业的博弈正进入关键阶段。最终结局可能有三种走向:宗馥莉通过法律途径巩固控制权,为企业注入稳定信号;弟妹们凭证据获得合理分配,家族关系与企业架构面临重构;或国资委以股东身份介入,推动建立更规范的治理机制。
无论结果如何,娃哈哈的这场风波都为中国家族企业的传承敲响了警钟:财富的传承远比饮料配方复杂,如何在亲情、法理与企业发展间找到平衡,是每个企业家都需深思的课题。
而这家承载着无数人记忆的企业,能否穿越家族纠纷的迷雾,重新走上稳健发展的轨道,仍需时间给出答案。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娃哈哈系突发,宗馥莉以及母亲施幼珍、三叔宗泽后等被告上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