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耗资2200亿!修建的白鹤滩水电站!没想到如今竟变成这样
今天,我刷到了一个关于白鹤滩水电站的纪录片,这让我想起了之前在新闻里看到它全面投产的消息。这座总投资高达2200亿的水电站,承载了无数人的期待,如今也交出了令人惊叹的答卷。它的建设过程简直就是一部挑战极限的奋斗史。从2011年开工,到2021年首批机组发电,再到2022年全部机组投产,每一步都不容易。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夏天地表温度能到70度,普通混凝土一浇筑就开裂。但工程师们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创新性地使用低热水泥,在坝体里埋入8万米测温光纤和6000支温度计,实时监控温度;夏天拌混凝土时还加入冰块,把入模温度精准控制在27度,就像给大坝住进了ICU一样,这才攻克了混凝土温控防裂的难题。
在装机方面,白鹤滩水电站安装的16台百万千瓦级水轮发电机组,全部都是我国自主研制,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研发团队做了20多个水轮机模型,不断优化,把能量转化率提高到95%以上。而且,他们还攻克了40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申请了数十项专利,这是属于中国的水电骄傲。
如今运行的白鹤滩水电站,发挥着巨大的综合效益。发电上,累计发电量突破1500亿度,按照上海一年用电量来算,这些电足够全上海用上一年半,源源不断地为“西电东送”提供强大的电力支撑,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环保上,它每年能减少5160万吨碳排放,相当于种下72亿棵树,为我国的“双碳”目标助力。防洪上,去年夏天长江洪水来袭,它7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发挥了大作用,拦住了洪峰,相当于525个西湖的水量,守护了下游城市的安全。航运方面,它调节水流,延长了通航时间,还减少了三峡库区的泥沙淤积,带动了航运业的发展。
另外,白鹤滩水电站周边配套基建的完善,也让当地“两山夹一江”的闭塞局面成为历史,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帮助许多人脱贫致富。白鹤滩水电站不仅是中国基建的一张闪亮名片,还为中国基建走向全球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欧美一些基建项目投资数千亿却进展缓慢,相比之下,投资2200亿的白鹤滩水电站性价比极高。曾经那些质疑花这么多钱在荒山野岭建水电站是否值得的声音,如今都被白鹤滩水电站的实际成果打脸。它是中国能源战略布局的关键一环,是中国水电技术创新的结晶,更是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见证。未来,相信它还会持续发光发热,为国家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