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定调!2025年退休新规落地执行,新规下办理退休需要注意什么
2025年1月1日延迟退休正式落地执行,那么在2025年退休新规开始执行后,办理退休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小编给大家分成了两类:分别为退休时间的选择以及办理退休具体注意事项。
我们先来看看关于退休时间的选择,如果以前退休的形式是“一刀切”,到了法定退休年龄满足最低缴费年限后应当办理理退休的形式,现在从2025年1月1日开始,随着弹性退休暂行办法的推出,退休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进行三种不同的退休选择,即弹性提前、弹性延迟以及改革后的法定年龄退休。
可以看出不同的退休选择,意味着不同时间进行退休,这样的话无论是在工龄还是在个人账户中都是有所影响的。养老金秉持着养老金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原则下,肯定是更长的工龄以及更高的缴费基数下,退休后会有相对更高的养老金待遇。所以这里退休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身体、家庭、单位等多种因素进行充分考量后,做出对于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小编觉得随着延迟退休的实施,2025年到2039年期间退休的人员,法定退休年龄以及最低缴费年限都有变化!但是有了弹性退休的多种选择下,也是更加人性化的一种体现!并且改革后的法定退休年龄根据男职工、女职工、女干部原法定退休年龄的不同,延迟的时间也会相应的有所不同,在选择退休时间时,特别是女同志应该明确自己的退休身份,是属于女职工原法定退休年龄可以50岁退休,还是属于女干部原法定退休年龄可以55岁退休,这点一定要明确好后再进行考量与选择!
另一部分在办理退休具体注意哪些事情?首先我们先讲正常办理退休需要注意事项,一般情况下在距离退休前三个月前养老处就可以先行进行档案的审核,所以大家有单位的人员提前三个月就可以让单位的社保专员先行到养老处申请档案审核,在这里审核档案需要着重看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工龄,这里工龄就是我们所说的缴费年限,包含了视同缴费年限以及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需要核对参加工作的时间,这里档案中是可以查看到的,比如该人员档案中的招工表明确写出了参加工作的时间是1982年10年,那么该人员视同缴费年限就从1982年10月开始进行计算。并且准退休人员也可以打印出来自己的参保缴费明细,可以查询中途是否有中断,是否属实等具体情况。
另一方面需要注意就是退休人员的出生年月日,这里办理退休并不按照身份证以及户口本上的出生年月日办理进行退休,一般情况下是按照档案第一页中的招工表进行出生年月日的认定,而这里由于当时档案均为手写且较多历史遗留问题,有部分即退人员出现了档案中出生年月并不写全或者是写错等情况,在这里退休人员先不要着急,虽然退休按照档案为准,但是如果档案有错误的地方是可以通过复印户籍底卡的方式加以证明。比如说该人员是1965年10月份生人,但是招工表上写的是该人员是1966年10月出生,那么就可以找到在招工表之前的户籍底卡加以复印证明自己是1965年生人即可。
然后我们再看如果进行弹性退休选择的话需要注意哪些事情,随着延迟退休的开始不仅改革后的法定年龄退休延迟了,最低缴费年限从2029年之后也开始延迟,不再是固定的最低缴费15年,所以在进行弹性退休选择的同时要相对应查看自己是否满足退休当年对应的最低缴费年限,提前做好退休规划,以免耽误退休进度!中央定调!2025年退休新规落地执行,新规下办理退休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