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来了!三个问题看清本轮行情本质
家人们最近A股这波行情真是让人热血沸腾!券商板块单周暴涨18%,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突破1.5万亿上证指数稳稳站上3700点。但在这片欢腾中,很多朋友心里却憋着三个大问号:为什么突然大涨?这行情能走多久?为什么指数猛涨自己手里的票却不跟?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把这三大问题讲透。
第一个问题:本轮牛市为什么大涨,
很多人说是利好消息刺激的,这话的确对,但是没有说透彻。我们得往深处去看——这次大涨乃是战略层面的布局,并非是临时产生念头的政策红包。不信你回头好好看看,从行情启动的那天直至现在,走得那可谓是一个稳健,完全不是游资炒作那般上蹿下跳的套路。
这里头有三个关键点,
第一是资金面的世纪性变局。8月以来,新发基金单日募集规模冲到120亿,这是7月份的3倍。更为夸张的是,这些钱的建仓速度从原本的7天被压缩到了48小时,机构抢筹时那急迫的感觉一目了然。
第二是政策组合拳。8月MLF利率一次性下调,25个基点,创2020年以来的最大降幅。配合专项债加速投放以及城中村改造等政策,从而形成了“财政货币”的双轮驱动。
第三是估值洼地。上证50动态市盈率才9.8倍比过去十年85%的时间都便宜。大资金看到这么便宜的优质资产,就像饿狼看见肉,哪还忍得住?
第二个问题:本轮牛市能走多久,
既然是战略级的行情,就不会是那昙花一现般短暂。但具体能够走多远呢,我们得紧紧盯着这两个关键的指标:
第一个是金融数据的剪刀差。去年9月开始,M1和M2的增速差持续扩大,现在要观察这个缺口能不能逐步收窄。只要活钱越来越多,行情就有持续的动力。
第二个是政策见效的周期。参照以往的经验来看,像这样等级的政策刺激,它产生的效果一般能够维持6到12个月。比如说2014年的降息周期,就直接促使了2015年的大牛市。
不过要提醒大家,牛市并非天天涨。在中间肯定会有调整,就如同2015年那一波一样,在中间曾经经历过三次,有着超过10%的回调。但大方向不会改变——在战略目标未完成之前,行情就不会结束。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指数涨,有些票却不跟,
这个问题,最为扎心。许多朋友,看着指数,天天都在创新高,不过自己的账户,却不见有什么起色。原因实际上,非常简单——当下的A股,已然不再是曾经的那种普涨牛市了。
2007年牛市时A股只有1500多只股票,2015年也不到3000只。现在呢?5400多只!股票数量翻了一倍多,但资金量没同比增加,自然只能选择性进攻。
现在的行情,是典型的“结构性牛市”,主力资金集中,火力全开,打一场歼灭战A股上市公司。他们重点布局三个方向:
政策确定性强的:比如券商、城中村改造
业绩确定性高的:消费电子、面板制造
成长空间大的:半导体设备、创新药
没被资金选中的票,就如同没收到通知的群演,只能在一旁静静地干看着主角们进行表演。
怎么办?四招教你跟上主力节奏
第一招:看量能主力要动真格的话,成交量就必须得放大。如果股票依然在缩量震荡,这也就意味着主力还没有进场。
第二招:盯突破。能创新高的票才是好票,特别是在箱体震荡后放量突破的,往往意味着一波主升浪。
第三招:跟机构。每天收盘看看龙虎榜,机构大买的方向就是接下来的主战场。
第四招:守趋势。对于小票而言,要看5日线;对于大票来说,要看10日线。只要没有破位,就一直拿着,千万不要被震荡给洗出去了。
最后说点掏心窝的话
牛市里最怕两件事:一是盲目追高,二是过早下车。现在的行情,一定要记住三个原则:
好票要敢拿,别赚点菜钱就跑
烂票要敢砍,别跟垃圾股谈恋爱
仓位要科学,别一把梭哈
家人们牛市来了是好事,但只有看懂游戏规则的人才能笑到最后。希望这篇长文能帮你理清思路,在这波行情里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牛市来了!三个问题看清本轮行情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