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明确15个“副省级市”,武汉、大连、西安、济南,均榜上有名
中央明确的15个“副省级市”中,武汉、大连、西安、济南都在其中,不仅仅是行政级别上的明确,也意味着这些城市在国家战略、区域发展、产业布局、对外开放等方面拥有较强的主动性和资源配置能力,对这四个城市分别进行分析,能更准确地发现它们有哪些方面保持“副省级市”的能力。
武汉是湖北省省会,位于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是地理版图中的重要枢纽位置,交通体系包括高铁,水运,航空,高速公路等等,几乎各种交通交汇点都可以在武汉找到,武汉的战略地位从清朝末年就已经奠定,张之洞在武汉兴办的汉阳铁厂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现在武汉的产业涵盖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等,光谷也是中国重要的高新区之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等高校聚集A股上市公司,科研力量雄厚,每年输出大量的高技能人才,武汉旅游资源丰富,黄鹤楼,东湖,汉口江滩,昙华林等等地方都是市民和游客经常去的地方,武汉依托区位优势在长江经济带和中部崛起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依然是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选项。
大连,辽宁省下辖的副省级城市,辽东半岛南端,三面环海,港口条件优越,大连港是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之一,依托天然深水良港的条件,成为东北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大连工业基础雄厚,造船、石化、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在地区中占重要地位,近年来逐步向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方向转型,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高校为城市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大连城市风格有浓厚的欧式气息,星海广场、老虎滩、金石滩、旅顺口等景点具有代表性,旅游价值高,大连作为东北地区开放性较强的城市之一,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承担着连接日韩、辐射东北亚的重要任务,未来如何吸引年轻人回流,增强城市活力,是大连必须面对的问题。
西安,陕西省省会,中国版图几何中心,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节点城市,西安的区位优势不仅体现在地理上的中心位置,还体现在交通网络上的枢纽作用,米字形高铁网络和航空枢纽强化了西安作为西北门户城市的地位,从产业结构上看,西安正由传统的装备制造、航空航天转向数字经济、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方向,并且在航空航天领域汇聚了大量的国内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在国内学术界地位较高,科研与产业联系密切,西安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兵马俑、大雁塔、钟鼓楼、城墙、大唐不夜城等景点持续吸引游客,近年来,西安依托中欧班列“长安号”,对外贸易显著增长,成为内陆城市对外开放的典范,未来,西安在文化与科技之间如何实现更稳的平衡,是推动城市持续进步的重要因素。
济南,山东省省会城市,有丰富泉资源,被称为“泉城”,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沪经济轴交汇处,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工业是济南经济结构的主要特点,重工业,装备制造,化工,医药等产业基础雄厚,近几年向高端制造,数字经济和现代服务转型,山东大学,济南大学等高校为城市人才资源提供丰富基础,尤其在材料科学,信息技术,医学等领域科研能力强,旅游资源以泉水为主,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黑虎泉等景点形成城市文化基础,作为黄河流域重要城市,济南正积极融入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未来在区域协同发展中的作用将愈发重要。
这四个城市都是副省级市,但是发展路径和节奏却完全不同,武汉利用交通枢纽的优势和产业基础,大连利用港口条件和开放传统,西安利用历史文化优势和科技创新能力,济南利用区位优势和产业转型潜力,这些城市都不完全是样板城市,但是都在根据自身的条件去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在区域竞争中如何保持发展,在全球化中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如何保持发展的动能。中央明确15个“副省级市”,武汉、大连、西安、济南,均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