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买不卖!A股惊现数万亿级死多头!大盘下跌空间被彻底锁死!
周四A股大盘和创业板指再次分化,大盘继续创新高,而且上行步伐异常稳健。但创业板指的情况则不太乐观,周三、周四两天,创指下影线都在试探5日线支撑位,随时都有打破单边上涨通道的可能。
这两天A股市场之所以分化加剧,大盘严重失真,旌扬在多篇文章中,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比如在昨天和今天早上的【A股猛料】中,旌扬都和大家提到,美股AI芯片巨头英伟达的中期上行趋势有松动的嫌疑。英伟达作为AI芯片全球总龙头,一旦上行趋势放缓,就可能对A股相关板块造成压力。
除此之外,A股的AI算力主题中,不管是液冷服务器、CPO还是PCB等核心细分板块,中短期累计涨幅本身也不小。经过上周的急涨后,本周出现震荡,也在清理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周二和周三的交易数据还显示,此前一直在加仓AI算力的主力机构,也开始多翻空。周二,机构席位大幅减持了液冷服务器和AI服务器电源,中幅减仓了CPO,仅小幅加仓了PCB;周三,机构席位大幅减仓了PCB,中幅减仓了液冷服务器和CPO,仅小幅加仓了AI服务器电源。
可以看出,过去两天,AI算力主题的几个重要分支板块,全部都有被主力机构减仓,而且减仓的力度并不小。
旌扬认为,在上述因素共振下,AI算力主题的短期上行步伐放缓的概率将加大。而由于AI算力是近期A股市场的核心主线热点,同时也是A股市场的人气风向标。一旦这条主线趋势松动,不仅会带动其他科技股调整,拖累创业板指下跌,还会降低场外资金的流入意愿。
结合今天的盘面来看,AI算力主题整体下跌,并拖累机器人、半导体等主题走弱。这几大主题涉及电子化学品、光刻机、PCB、电机、液冷服务器、PEEK材料、CPO、半导体元件、人形机器人、铜缆高速连接等诸多细分板块。今天跌幅靠前的20个板块指数中,有一半都来自于这三大主题。且这些板块绝大多数的个股都分布在创业板指中,所以创业板指自然会被带动走弱。
当市场赚钱效应下降后,场外资金的入市热情就会降低,今天三十年期国债期货的价格,也就出现了探底回升。
到这里,旌扬的担忧,差不多都一一应验了,那这是否意味着,接下来A股市场存在短期转弱风险呢?
在旌扬看来,现在整个市场的上行趋势并未松动。上面这些问题,只能说明主力机构正在进行调仓换股。由此可能引发短暂震荡,但只要市场主线热点顺利切换,就不会对大盘走势造成太大的影响!
旌扬之所以这样判断,是因为前面一段时间,创新药走完主升浪后,市场主线热点顺利切换到AI算力上来时,整个市场也是平稳过渡的。
我们回看一下创新药的走势,创新药在8月4日之前,一直是单边上涨走势。8月4之后,创新药的上行趋势松动,开始转为高位震荡结构。此时AI算力顺利接棒,开始从前面的稳涨趋势转为加速上涨。也就是说,8月4日前后,A股市场主线热点出现过一次切换。
对应A股大盘的走势来看,大盘在8月4日之前几个交易日出现过短暂震荡。也与部分资金从创新药中出逃,没有找到合适的蓄水池有关。但8月4日之后,这些资金开始转投到AI算力上来,市场主线热点平稳过渡,A股大盘也快速重新转涨。
从这点来看,短期内A股大盘是否还能延续单边上行趋势,关键就要看,谁能够顺利接下AI算力的领涨旗帜?
而细心的投资者应该能够发现,最近几天AI算力震荡时,不少板块都出现了异动,比如前面两天的白酒、有色金属、消费电子、券商和半导体,以及今天的数字货币。除此之外,反内卷、机器人、军工等现有主线热点近期虽然走势平淡,但上行趋势并未松动。就连AI算力A股上市公司,上行趋势也没有被完全破坏,很难说,震荡几天后会不会再次转强。
由此可见,现在A股市场并不缺潜在的领涨方向。这些板块中,只要有一个能走出来,或者某几个板块形成轮动上涨。那么A股市场的赚钱效应就不会太差,场外资金就还会继续加仓。
至于说A股市场的中期趋势,旌扬认为,现在A股已经进入牛市初期了,这轮长线慢牛行情,一下子不会终结!
在昨天下午《仅半日分歧转一致!A股大盘再创新高!本轮资金牛已势不可挡!》一文中,旌扬和大家聊到了本轮牛市行情的起因。去年9月24日爆发,和大量制度漏洞被填平有关。今年4月开始进入单边上行趋势,则与几个新政策,为A股市场带来了三路增量资金有关。
一是市值管理计划,引导产业资本分红和增持回购;二是逐年提高公募基金的持仓市值;三是力增险资每年新增保费30%用于投资股市!
这三路资金中,央国企市值管理可以有效封锁A股大盘的下跌空间。公募基金规模不断增加,也能提高整个市场的交投活跃度。只有险资增加入市规模,目光完全集中在银行股上,一度给A股市场造成了较大的困扰。
不过在旌扬看,险资只买银行股的局面,要不了多久也会发生改变。
今年1月23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要求险资每年将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随后,险资确实加大了股票投资力度,但主要目标一直集中在银行股,而且是银行的H股上。
从险资此前的操作可以看出,加大对股市的投资比例,主要是因为监管上有要求,属于被动行为。而在加仓初期,险资采取的是最保守的做法,即买入低估值高股息的银行股,而且选择的还是估值更低的港股。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公布了2025年二季度保险业资金运用数据,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突破36万亿元,同比增长17.4%。截至二季度末,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投资于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余额为4.73万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25%。
按照业内预测,今年仅寿险行业全年保费收入就将达到6万亿。如果这里面有30%如期入市,这就意味着,险资每年将为A股市场固定带来数万亿的增量资金!也可以说,险资将成为A股市场中,规模最大的死多头!
这么多的增量资金入市,险资是不可能全部用来买入银行股的。当银行股仓位占比足够多之后,险资必定会精耕细作,去开辟新战场。
而在上周,港交所披露的最新消息显示,中国平安以每股约32.07港元的均价增持中国太保H股174.14万股,投入资金约5584万港元。本次增持使平安所持中国太保H股比例从4.98%升至5.04%,触发了举牌线。据旌扬了解,这是时隔六年后再次出现险企举牌同业的案例,上一次还要追溯到2019年中国人寿举牌中国太保H股。
在旌扬看来,平安举牌太保,已经说明险资的银行股仓位占比过高,开始向其他方向调仓。那么在买完保险之后,险资势必还会加仓下一个方向。按照现在的趋势,未来一些存在估值折价的板块和个股,最终都会因为险资不断加仓,填平估值洼地。A股市场也将因此走出,长期的估值修复行情。只买不卖!A股惊现数万亿级死多头!大盘下跌空间被彻底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