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财经头条 > 正文内容

多国损失高达百亿,联合要求中国废除禁令,温铁军:轮不到你发言

9小时前今日财经头条1

  文冉

  编辑冉

  前言

  这几年,国际上有两件大事闹得沸沸扬扬,主角正是我们中国。第一件是禁止洋垃圾进口,第二件是收紧稀土出口管制。

  

这两个政策一出台,立马让一些发达国家坐不住了,他们一算账,损失加起来居然超过了百亿美元。

  

  

于是,美国带头,欧盟、日本纷纷跟上,联合施压中国,要求我们立刻取消禁令。他们的理由听起来冠冕堂皇,说什么“破坏自由贸易”“扰乱全球产业链”,但本质上就是不愿意自己掏钱处理垃圾,不想在稀土上被掐住命脉。

  

问题是,这些国家几十年来把污染甩给我们,让我们当他们的垃圾场,还用白菜价买走我们的稀土资源,现在我们终于说“不”了,他们却急得跳脚。那到底,中国为什么敢这么硬气?

  

  从“洋垃圾宝贝”到“环境代价”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刚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快得飞起,但资源却明显跟不上。工厂多、产能急,但原材料缺口巨大,买国外的原料又贵,外汇储备也有限。

  

当时的中国人均GDP才几百美元,能吃饱饭就算不错了,哪有余力去买高价货?就在这个时候,国外那些发达国家正好遇上了“垃圾烦恼”。

  

  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这些地方,垃圾处理成本特别高。像废钢铁A股上市公司、废纸、旧塑料,本来是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可是他们的人工工资高、环保标准严,处理一吨垃圾可能要花几十甚至上百美元。

  

于是他们就动起了脑筋,把这些东西装船运到中国。对他们来说,这些是烫手山芋;可对当时的中国来说,却是救命稻草。

  


  

  1995年,中国一年进口洋垃圾高达450万吨。沿海很多地方一夜之间冒出了成片的回收作坊。

  有人分拣废纸,把它打成纸浆再造纸;有人拆解旧塑料,熔化成颗粒,供工厂重新生产;还有人把废钢铁回炉炼成钢材。这些“洋垃圾”确实让工厂运转了起来,缓解了原材料紧缺的问题,还带动了不少就业。

  

但是,另一面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大量洋垃圾里夹杂着有害物质,甚至一些国家故意把化工废料、医疗垃圾偷偷混进来。比如1993年,韩国就曾把上千吨化工废料冒充燃料油,运到南京港。

  


  

  最典型的案例是广东贵屿镇,那里一度成了电子垃圾的“世界之都”,全镇几乎九成人家都在拆解电路板。

  

短短几年,年产值高达五十亿。可问题是,工人们用火烤电路板、用酸液提炼金属,污水随便一排,河水黑得像墨汁,土壤铅含量超标上千倍。孩子们血铅含量严重超标,癌症成了常见病。

  

这种所谓的“发展”,其实是拿环境和健康换来的。几十年里,中国一边拼命发展工业,一边悄悄承受着生态的凌迟。很多地方空气刺鼻、土地板结、农田失收。

  


  

  我们不是没看到问题,而是当时太缺资源、太缺钱了。洋垃圾,就像一把双刃剑,一头割开了发展缺口,另一头却深深伤害了环境。

  

那时候的中国,其实根本没有资格对“洋垃圾”说“不”。但等到我们慢慢有了底气,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于是2017年,一个改变全球垃圾产业格局的决定出现了。

  


  

  强硬转身:中国一声“不”震动全球

  2017年,中国宣布禁止进口24类固体废物,这就是著名的“洋垃圾禁令”。这件事一出,整个世界回收行业直接乱了套。

  

过去,他们把垃圾装船送到中国,每吨花几美元就能解决;可现在,自己处理却要花几十甚至上百美元。美国、欧洲的垃圾厂堆积成山,码头一度被垃圾堵得寸步难行,很多回收企业因为成本暴涨而关门。

  

这些国家急得跳脚,于是跑到世界贸易组织告状,说中国“不负责任”,还指责我们“破坏了全球产业链”。

  


  

  但他们忘了,这几十年来是谁把中国当垃圾场?是谁把医疗垃圾、化工废物偷偷混进货柜?他们没有感激,反而在我们说“不”的时候大骂。

  美国甚至公开说,中国的禁令让全球回收产业遭受重创,损失超过百亿美元。

  

温铁军的回应让很多人拍手叫好——“轮不到你发言。”这句话简单、直接,却击中了要害。发达国家享受着干净的环境和高质量的生活,却把脏活累活推给发展中国家。

  

  当中国不愿意再替他们买单时,他们反倒觉得不公平。可哪门子的公平是让一个国家永远当垃圾桶?

  洋垃圾禁令的影响还不止于此,2019年,马来西亚退回450吨洋垃圾,菲律宾把69个装满加拿大垃圾的集装箱直接退回去。很多亚洲国家都学会了中国的硬气,不再当发达国家的“替罪羊”。

  

这下,美国等国更是叫苦不迭,因为垃圾突然没了去处,环保成本彻底暴露出来。

  

  而在中国,禁令反而推动了国内的垃圾分类和循环利用。如今,我们自己的废纸回收率超过90%,塑料循环利用技术也处在世界前列。换句话说,禁令并没有让中国缺资源,反而逼着我们提高了利用效率。中国真正摆脱了“垃圾依赖”,实现了环保和发展双赢。

  

可洋垃圾禁令只是第一步,很快,第二个更让西方国家紧张的政策来了——稀土出口管制。

  

  稀土管制:从“白菜价”卖矿,到掌握话语权

  稀土,这名字听起来普通,其实是17种稀有金属的统称,被称为“工业黄金”。几乎所有高科技产业都离不开它:电动车电池、风力发电机、导弹制导系统、芯片制造,统统需要稀土。全球70%以上的稀土供应来自中国。

  

过去几十年,中国一直是“稀土大卖家”。问题是,我们卖的基本是原矿,价格低得像白菜。别人拿去深加工,变成磁体、激光材料,价值翻几十倍。比如一吨稀土原矿卖几万块,可制成零件能卖几十万。

  

  

我们赚了小头钱,却留下了天价的环境账单。江西赣州就是典型例子,几十年挖矿后,山秃了,水污染了,空气里弥漫着灰尘。老百姓直呼:“以前山清水秀,现在连喝口干净水都难。”

  

2023年,中国正式收紧稀土出口,把更多稀土留在国内搞深加工。这一下,西方国家的高科技产业链立马感到“脖子被掐住”。美国特斯拉电池厂喊缺料,欧洲风电设备厂停工,日本芯片企业订单延误。据估算,这一政策让他们损失超过百亿美元。

  

  于是,老套路又来了:美国牵头,欧盟和日本跟上,指责中国“武器化稀土”,说这违反自由市场规则,要求中国取消管制。

  

可中国态度明确:稀土是我们的战略资源,怎么管是我们的主权。过去我们白菜价出口,别人赚大钱,现在我们要提升产业链水平,难道就不行了?

  

  实际上,中国的稀土政策背后,是产业升级和环保的双重考虑。国家投入巨资搞科研,鼓励企业发展高端产品。2024年上海稀土展上,中国企业展出的磁体、激光材料,让外国同行都惊讶。我们不再是卖原料的挖矿工,而是要做产业链上游的掌控者。

  

稀土出口管制,和洋垃圾禁令一样,揭开了一个真相:发达国家习惯了把污染甩出去,把利润拿回来。当他们不得不面对真正的成本时,才发现日子没那么好过。

  

  美国去澳大利亚开稀土矿,成本是中国的三倍;日本想靠回收旧电器来提炼稀土,一年收不上几吨。这才让他们意识到,过去的“岁月静好”,其实是建立在别国牺牲之上的。

  中国的底气不仅来自资源,更来自经济实力。人均GDP已经超过1.3万美元,我们有能力说“不”。

  

更重要的是,老百姓的诉求变了,不想再呼吸有毒的空气,也不想再喝被污染的水。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这是中国的选择,也是未来的方向。

  

  结语

  从禁止洋垃圾到收紧稀土出口,中国这两声“不”,打破了一个延续几十年的国际潜规则。过去,发达国家享受清洁和繁荣,把污染和垃圾甩给发展中国家,还美其名曰“全球资源循环”。

  如今,中国不再愿意当这个“接盘侠”,不仅是因为我们有了底气,更因为我们要为自己的未来、为老百姓的健康负责。

  西方国家的损失确实很大,但与其指责中国,不如反思如何减少垃圾产生、如何发展更清洁的生产方式。地球只有一个,环境危机不是某个国家的责任,而是全人类的挑战。多国损失高达百亿,联合要求中国废除禁令,温铁军:轮不到你发言

相关文章

昨晚爆出三大消息!财政放大招!

昨晚爆出三大消息!财政放大招!

   外围市场下跌,不利于A股市场开盘!    消息面上,昨晚有以下几...

深夜!美股巨震!降息,突变!及突发!印巴停火!-13.5万富豪“抱团”改国籍,携

深夜!美股巨震!降息,突变!及突发!印巴停火!-13.5万富豪“抱团”改国籍,携

   昨夜美股市场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巨震,三大股指集体跳水,道指一度暴跌超800点。这场突如其来的市场风暴背后,隐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的重大转变,让全球投资者...

网友神评“王健林再卖48座万达广场”事件,有深度,有笑点(中国科技圈炸出惊天大瓜

网友神评“王健林再卖48座万达广场”事件,有深度,有笑点(中国科技圈炸出惊天大瓜

   对于今日霸占全网热搜的王健林再卖48座万达广场事件,网友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句句有笑、有泪、有深度。   ...

深夜伊朗反击,美股暴跌,黄金突破,下周一只有两个方向有机会 ,仅7个稀土股有出口

深夜伊朗反击,美股暴跌,黄金突破,下周一只有两个方向有机会 ,仅7个稀土股有出口

  今天影响全球金融市场最大的事儿,就是以色列对伊朗动手了,而伊朗也不是好惹的,直接向以色列发射了100多架无人机,另外,伊朗也退出了与美国的核谈判,这一切都表明,伊朗和以色列的矛盾还会发...

下周将有2只新股发行,预计合计募资11.61亿元

下周将有2只新股发行,预计合计募资11.61亿元

     每经AI快讯,Wind数据显示,下周(4月7日-4月11日)将有2只新股发行,其中沪市主板有1只,创业板有1只,合计发行约4260.0万...

敲诈中国10亿美元、拒绝中国飞机借道,如今这个国家又找上中国(又一个大佬跑路!卷

敲诈中国10亿美元、拒绝中国飞机借道,如今这个国家又找上中国(又一个大佬跑路!卷

   自2022年以来,土耳其通胀率持续攀升,同年通胀率一度高达85%,土耳其的经济雪崩式下滑,曾经紧抱的美国大腿也不顶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