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改了打法,“攻击”北约正式成员国,特朗普勃然大怒
欧洲恐怕想不到,泽连斯基也有“背刺”的一天。
8月21日,匈牙利“友谊”输油管道,惨遭乌克兰无人机袭击,现场泵站直接燃起了滔天大火。
要知道,匈牙利可是没少给泽连斯基提供电力和汽油,结果却换来了这个结局,连特朗普都看不下去了,直接用了“非常愤怒”来定调。
不仅如此,前段时间法国马克龙还因为乌克兰问题,和意大利“大吵一架”,多国领导人赴美撑腰,也未免太让人寒心了......
泽连斯基
泽连斯基一周两炸能源命脉
8月18日凌晨,俄罗斯布良斯克州的尼科利斯科耶输油泵站突然响起爆炸声,无人机的残骸散落在管道旁。
乌克兰武装部队随后高调宣布,是本国无人系统部队发动了袭击。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意味着,乌克兰逐渐走上“无差别攻击”这条道路了。
之前哪怕俄乌打了三年,乌克兰从没敢动这条管道,欧盟对俄制裁时也特意把它豁免,就怕断了中东欧国家的能源。
乌克兰袭击友谊管道
尤其是当所有人都期望是“误炸”的时候,乌无人部队又出手了。
8月22日,“友谊”管道布良斯克州段,再次遭到了袭击,从现场的冲天大火来看,这次明显就是“有意”而来,说是专门来炸的都不为过。
这次袭击引发了严重火灾,斯洛伐克经紧急发声,输油可能很快会停止,我们正在评估破坏规模。
报道
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更直接证实,本国石油供应已中断,初步判断要停5天。
这不是简单的袭俄行动,而是直接捅了北约盟友的能源心窝,泽连斯基亲手打破了冲突中的“潜规则”,把矛头对准了本该支持自己的伙伴。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泽连斯基敢冒如此天下之大不韪呢?
其实都是美国“逼”的。
特朗普
为啥敢“反咬”北约?
泽连斯基早已看清,美国的支持靠不住了。
年初的“特泽会”上,两人就爆发了激烈争吵,这次会晤的结果也被耍的团团转,前脚表达普京会来见面,拉夫罗夫马上就反驳称“从未承诺过”。
报道
特别是2024年那次争吵,美国对乌军援直接“砍半”,2024年援乌金额同比2023年下降62%,军援审批周期还延长了3倍。
后来再见面,特朗普拿着乌克兰被俄实控区域的标红地图当面施压,泽连斯基彻底变了态。
不再硬刚,反而穿上正装夹克,一口一个“谢谢”,全程维持着尴尬的风度。
报道
尽管特朗普多次暗示要“尽快结束俄乌冲突”,可其代价却是将乌克兰给卖了个干净。
泽连斯基心里门儿清,硬刚美国只会丢了援助,可软着来又换不到支持。
于是他选了条险路,靠“惹事”逼美欧表态,而袭击北约盟友的能源管道,就是他眼中“从背后上强度”的狠招。
特朗普
北约国暴怒!欧尔班直接告到白宫
被断油的匈牙利、斯洛伐克彻底忍不了了,这场“盟友间的背叛”,让他们再也没法对乌克兰客气。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第一时间写了封信给特朗普,信里字字带气。
我们给乌克兰送电力、送汽油,冬天帮他们渡过能源危机,可他们转头就炸了给我们供油的管道,这是非常不友好的举动!
8月22日,他直接在脸书上晒出特朗普的回信,后者也是对此事怒不可遏。
特朗普的回信
斯洛伐克的处境更尴尬,它是乌克兰的第二大柴油供应商,可本国炼厂90%的原油都来自“友谊”管道。
管道一断,每天不知道要少多少桶原油进口,炼厂更是面临被迫停工的风险,连给乌克兰供柴油都成了难题。
盟友的愤怒,让乌袭击管道的行为彻底成了众矢之的。
特朗普的“非常愤怒”,可不是说说而已,这是他任内少有的公开站队俄罗斯盟友,明摆着要敲打泽连斯基。
报道
要知道,此前特朗普对乌态度虽冷淡,但从没这么直白地“怼”过泽连斯基。
而这次之所以暴怒,一是因为欧尔班是他的“好朋友”,匈、斯两国跟美国在能源合作上联系紧密。
二呢,他也是想借这事拿捏俄乌谈判的主导权,可泽连斯基这么一闹,很可能打乱他“尽快结束冲突”的计划。
这场管道袭击,像一把刀,撕开了俄乌冲突的新伤口,也让局势变得更难收拾。
乌袭击“友谊”管道可能引发北约内部分裂,尽管现在亲乌的德、法等国虽没明着批评,但也没替乌说话。
而匈、斯等中东欧国家则很可能会走上跟乌划清界限程度。
而北约“共同防御”的原则,也可能第一次因为乌的行为出现了裂痕。
普京
俄罗斯那边也没闲着,虽然能源部说会加快修复管道,但同时暗示保留对乌能源设施采取报复措施的权利。
要是俄真的反击,乌本就紧张的能源供应,只会雪上加霜。
现在的乌克兰,像一匹脱缰的野马,美国不想管,北约盟友被得罪,俄罗斯可能要报复。
泽连斯基身处风暴中心,却好像没意识到,他炸的不是管道,而是乌克兰最后的盟友信任。
俄乌冲突短期怕是结束不了了,但可以肯定的是,泽连斯基这波“反咬盟友”的操作,只会让乌克兰在冲突中陷得更深。
毕竟,没有盟友的支持A股上市公司,再硬的骨头也啃不动,再狠的招也救不了国。
信源:环球网 2025年8也23日关于“匈牙利输油管道遭袭 特朗普“非常愤怒””的报道
信源截图
结语
从8月18日的第一声爆炸,到特朗普的非常愤怒,再到乌克兰国内的柴油荒,这场围绕“友谊”管道的风波,早已超出了袭俄的范畴。
泽连斯基想靠“攻击”北约盟友逼美欧表态,最终很可能只能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盟友的愤怒、美国的冷淡、自身的困境,都是他自己选的。
俄乌冲突三年,最该明白的道理是,靠“惹事”换不来支持,靠“背叛”留不住盟友。
“友谊”管道炸得断,但国家间的信任炸没了就难补。
未来,乌克兰要是还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只会在冲突的泥潭里越陷越深,而那些被它伤害的盟友,恐怕再也不会伸出援手。泽连斯基改了打法,“攻击”北约正式成员国,特朗普勃然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