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财经头条 > 正文内容

中国将迎来人口死亡高峰!22年1041万人去世,23年1110万,去年呢

  

  

中国是人口大国,不过这几年也出现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那就是出生率的降低。只是没有想到,在出生率降低的情况下,中国也将迎来人口死亡高峰。

  

2024年7月,复旦大学两位教授进行了相关的预测,从2024年到21世界末,中国将会出现12.3亿死亡人口。

  

  

其实这样的现象在2022年就已经初现端倪,2022年有1041万人去世,2023年则是1110万人,随着不断增加的数据,去年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人口死亡高峰?

所谓人口死亡高峰,并不是指突然有一大批人同时离开,而是指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死亡人口总数持续保持在高位运行,甚至不断攀升,最终形成一个类似山峰的人口变动阶段。

  

研究表明,中国正处在这一高峰的爬升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其实离不开三个核心因素,历史出生人口波动、存活率提升和死亡率下降。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特别是1960年前后,我国曾出现一波婴儿潮。

  

那一代人如今正陆续进入老年阶段。人口学有个很直接的逻辑,当年出生得多,六七十年后自然离开的也会增多,这几乎是一种迟来的人口回声。

  

  

而随着入医疗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寿命也开始变长。1949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还不到35岁,而到了2023年,这个数字已经提高到78.6岁。

  

活到八九十岁不再稀奇。这意味着,曾经那批婴儿潮出生的人,如今绝大多数都顺利步入老年,人口基数的扩大直接推高了死亡人口的绝对数量。

  

  

尤其是婴幼儿和青少年死亡率大幅降低,使得更多人能平安活到老年。死亡没有被提前,而是被推迟了,最终累积在高龄阶段释放。

  

就这样,三个因素一环扣一环,像一组缓慢运作的人口齿轮,推动着整个社会走向老龄化深水区,也推起了死亡人口数量的曲线。

  

  

有意思的是,这种现象并非中国独有,很多经历过战后婴儿潮的国家,比如日本、德国,都先后经历了类似阶段。某种程度上,它甚至是社会发展、医疗进步的副产品。

  

理解了这三个机制,我们才能平常心地看待每年那一千多万的死亡数字,它不是突然发生的悲剧,而是一个长期趋势的呈现。那么这一趋势在最近几年到底是怎样体现的?

  

  

  从1041万到1110万

2022年,全国死亡人口1041万人;2023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110万。短短一年,增加了近70万。再加上2023年出生人口只有902万,一增一减之下,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两年为负。

  

有些人一看到这类消息就下意识紧张,好奇是不是生活质量下降了?或者是医疗系统跟不上了?其实恰恰相反。死亡数字上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老年人变多了,而且他们活得更长了。

  

  

举个例子,2023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经突破3.1亿,占总人口比重达22%,接近整个美国的人口总量。老龄化速度加快是显而易见的。

  

而这批规模庞大的老年人,正陆续走向生命终点。这不是悲观,而是自然规律。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死因也在悄悄变化。

  

  

曾经,感染性疾病、母婴疾病是死亡主因,而现在更多是老年病、慢性病主导,比如心脑血管疾病、癌症、阿尔茨海默病等。

  

这些疾病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这也从侧面说明,很多人不是早逝,而是老逝。与此同时,“银发产业”正在悄然兴起。

  

  

就拿关节置换手术来说,2022年全国共完成175万例,而且每年还以25%~30%的幅度增长A股上市公司。为什么?因为大家寿命长了,关节却还是原来的关节,用久了就得修修补补。

  

这既说明老龄化社会正在释放新的需求,也反映出老年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不过话说回来,高龄社会的确也伴随一些现实挑战。比如医疗资源分配、养老服务体系、殡葬服务压力等。但这些问题并不是无解的。相反,它们正倒逼社会进行系统性的升级和调整。

  

那么问题来了,死亡高峰还会持续多久?人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2024之后

2024年数据显示,全年死亡人口1093万,虽然比2023年略有回落,但依然处于高位。出生人口954万,也仍在低位徘徊。很多人关心,这一波死亡高峰,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

  

根据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彭希哲团队的研究,中国死亡人口数预计将在2061年左右达到峰值,约1900万人。

  

  

差不多是现在水平的1.7倍,并且在2024年到21世纪末,中国也会经历12.3亿人口的死亡。虽然之后这一数字才会逐渐下降。

  

可是还是引起了不少人的担忧,为什么是2061年?

  

  

这又和历史上的出生人口密切相关。2061年,恰好是1963年出生高峰队列步入百岁上下的时间。这一代规模大、存活率高,他们的离场,将会推高整个死亡人口曲线达到顶点。

  

但之后,随着我国出生人口自90年代以后持续走低,老年人口基数开始收缩,死亡数字也会随之下降。换句话说,我们现在经历的是“高峰前的爬坡”,而真正的高峰,还要再等三十多年。

  

  

面对这样一个长期且确定的趋势,我们该怎么办?

  

其实答案并不复杂,早做准备、系统应对、理性看待。比如在医疗领域,不仅要继续推动治病救命,也要大力发展安宁疗护、临终关怀,让每个人都能有尊严地走完最后一程。

  

  

在法律和社会服务方面,遗嘱咨询、老年权益保障、殡葬服务优化等,也都将逐渐成为刚需。此外,死亡教育和生命教育也得跟上。

  

我们这代人很少公开谈论死亡,但它却是每个人终将面对的课题。提前了解、理性规划、彼此支持,才是更健康的态度。说到底,人口死亡高峰并不是一个危机,而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现象。

  

  

  

回过头看,死亡数字的背后,其实是一段段鲜活的人生,是一个个时代的印记。我们从高死亡率、高出生率走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再迎来死亡人口的长期高峰。这条曲线,记录的不仅是一个国家的人口变迁,更是几代人的生存史诗。

  

  

没有必要为此焦虑或悲观,一个成熟的社会,理应从容面对生命的全过程。老龄化不是负担,而是现代文明的成就;死亡不是失败,而是生命自然的归宿。

  

我们能做的,是更加珍惜当下,关心身边的人,也对未来保持规划和信心。最后想说,人口结构的转变虽然是缓慢的,但它的影响却深远而广泛。

  

  主要信源

国家统计局:2022年末人口总量有所减少——环球网2023-01-17

  

国家统计局:2023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手机中国网2024-03-01

  

中国将迎来人口死亡高峰,专家呼吁加快安宁疗护体系建设|最新研究——界面新闻2024-07-06

  

中国人口形势报告2024:出生人口和生育率可能会有小幅反弹——顶端新闻2024-04-20中国将迎来人口死亡高峰!22年1041万人去世,23年1110万,去年呢

相关文章

中原内配:公司暂无拓展高铁和动车组制动系统的规划

中原内配:公司暂无拓展高铁和动车组制动系统的规划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高铁制动盘和动车组制...

华仁药业2025年半年报:归母净利润同比降49%至3733万元

华仁药业2025年半年报:归母净利润同比降49%至3733万元

        8月15日,华仁药业(300110)公布2025年半年报,公司营...

偷鸡不成蚀把米!以为能“毁掉”宗馥莉,没想到自己被扒得底朝天-特朗普对普京的态度

偷鸡不成蚀把米!以为能“毁掉”宗馥莉,没想到自己被扒得底朝天-特朗普对普京的态度

   “宗馥莉是个格局小、心胸小,从小就自私、六亲不认的人!”?。   谁也没想到,一场遗产大战,竟将娃哈哈集团的体...

49亿元定增进入问询阶段 江淮汽车募资打造新一代高端智能电动平台

49亿元定增进入问询阶段 江淮汽车募资打造新一代高端智能电动平台

     上交所近日更新的再融资项目审核信息显示,江淮汽车(600418.SH)49亿元定增项目已进入问询阶段。按照计划,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