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恒大”出现了!从“世界铜王”到老赖,他被许家印坑惨了
相信大家依旧记得前两年恒大暴雷的事儿,一个许家印进去了,无数人的血汗钱打水漂了。
现在第二个“恒大”出现,号称坐拥10万亿矿产资源的集团,董事长从“世界铜王”变成了失信老赖。
从年收入7000多亿的“神人”变成一位连1亿工资也付不起的笑话,中国“隐形首富”,是怎么步了恒大后尘呢?
“世界铜王”王文银是草根出身,考上南京大学毕业后,按当时分配制度进入上海一家单位工作。
稳定的“铁饭碗”在手上,但看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他还是心动了,揣着仅有的几百元的积蓄南下。
刚来的时候,他入职了一家港资企业,从最基础的仓库管理员做起。
后来凭着过人的记忆力,他熟记仓库内数千种物料的编码、规格与用途,入职一年就连升七级,年薪也跃升至百万。
在港资企业积累了管理经验后,王文银的能力被一家日企看中,以高薪将其挖走。
1995年,创业的念头愈发清晰,王文银果断辞去高薪职位,在深圳创办了电线制品厂,正式开启创业之路。
创业初期,工厂规模小、资金紧张,他既是老板也是员工。
但他好歹也在一些大公司都混得不差,头脑还是有的,短短几个月,工厂销售额就从最初的200万元飙升至1000万元,实现了盈利。
王文银的商业智慧,在很多次的行业危机中都展现出来,他总是在别人收缩时大胆出击,抓住周期红利实现弯道超车。
比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许多企业为求生纷纷缩减产能、裁员降本。
王文银却看到了危机背后的机遇,此时设备供应商资金链紧张,愿意接受分期付款的合作方式。
他果断决定逆势扩张,以分期支付的形式引进大量先进生产设备,扩大电源线生产线规模。
随着危机过后市场逐步复苏,各行业需求激增,他提前布局的产能恰好承接了市场订单,电源线产品迅速旺销。
2003年,“非典”疫情来袭市场陷入恐慌,矿产资源价格应声暴跌至低谷。
当时已成立正威集团的王文银,意识到矿产资源是制造业的“命脉”,此时正是布局上游的最佳时机。
虽说这一决策遭到集团高层的一致反对,大家都担心疫情会持续影响市场,收购矿产会带来巨大资金压力。
但王文银力排众议,果断出手,通过股权收购等方式,拿下了国内外多座铜矿和钨矿的开采权。
而事实证明,他的眼光是正确的,后来疫情缓解、全球制造业复苏,矿产资源价格大幅回升。
正威集团不仅从中获利丰厚,更关键的是掌握了上游原材料供应权,摆脱了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再次来袭,国际铜价暴跌至每吨2万多元,许多欧美铜加工企业因资金链断裂濒临破产。
王文银再次“逆向投资”,正威集团并购了多家贬值的欧美铜加工企业,另一方面,他动用巨额资金,在铜价低谷时买入几十万吨现货铜。
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铜价从低谷反弹,一路攀升至高位。
王文银此前并购的海外企业开始盈利,现货铜储备带来巨额价差收益,正威集团的产业链从上游矿产开采延伸至中游、下游,形成了完整的铜产业生态。
截至此时,正威集团已在全球多个国家拥有多座矿山,据他自己所说的,他们公司自己的矿产储量超过3000万吨,王文银也获得了“世界铜王”的称号。
2013年,正威集团首次入选《财富》世界500强,2022年,公司营业额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在全球拥有数万员工。
回顾王文银这一系列操作,要说没有魄力的人根本就做不到,每一步都是在刀尖上舔血。
结果每一步都走得很谨慎的王文银,却在许家印这摔了一跤。
2017年,恒大集团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点,当时恒大积极推行低负债、低杠杆、低成本、高周转的“三低一高”发展策略。
在这一背景下,引入战略投资成为恒大降低负债率、优化资本结构的重要举措。
而正威集团,作为在全球铜业领域的巨头,实力雄厚,自然就成为了恒大寻求合作的理想对象。
王文银正好也在进军房地产,于是果断出手,出资50亿元人民币参与恒大地产的投资。
不仅如此,正威集团旗下多家房地产公司,在2017年底都被转让给恒大集团。
双方在业务上的深度绑定,也让人一度对两家巨头合作的前景充满期待。
结果没想到后面恒大集团陷入了严重的债务危机,资金链断裂,楼盘停工、烂尾等负面新闻不断。
很多战略投资者都被牵连,正威集团也不例外,而且据说后面不止50亿,投进去了差不多得有900亿。
投出去的得不到回报,甚至正威集团的资金链都出现了问题。
在正威集团过往的宣传中,一直强调自身拥有庞大的矿产资源。
但深入调查却发现,正威集团在实际生产中,其电解铜全部依赖外部进货,所谓的庞大自有矿产资源,在实际运营中并没有发挥相应的供应作用。
而且正威一直在建各种园区,不断往里面投钱,但是这些项目都不是一下就能盈利的。
另外他还和银行借了不少贷款,资金链断裂,截至2025年,王文银已经多次被列为被执行人或限制高消费。
正威集团旗下多家公司也陷入经营困境,多地工厂出现拖欠员工工资的情况。
从2023年开始,公司就开始停发员工的底薪、绩效工资和生活补助。
甚至还有不少承包过正威项目的公司都因为拿不到钱向王文银施压过,威集团旗下的公司一些项目,同样面临停工、烂尾的局面。
2024年2月,正威公司的48亿资产被冻结,今年王文银将公司名字给改成了“九鼎新材”,结果又再次被执行,股权继续被冻结。
世界500强的假面自此被揭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