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财经头条 > 正文内容

美国打压成功?中国GDP降至美国的59%?全球老二的崛起被打断?

2小时前今日财经头条1

  最近看到网上热议中国GDP占美国比例降到59%,不少人觉得这是美国打压见效了,中国这个全球老二的崛起势头被掐断了。但仔细扒拉扒拉数据和背景,你会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GDP比例下滑的迷雾重重

  根据2025年上半年数据,中国GDP按美元计价只占美国的59%,这是从2017年以来最低点。很多人一看就慌了,以为中国经济出大问题了,美国的贸易战和科技封锁终于奏效,把咱们摁住了。其实不然,这数字背后藏着不少猫腻,主要受汇率波动、通胀差异和统计方法影响。

  比方说,美元强势加息周期让人民币贬值了点,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比去年同期低了大约5%,这直接拉低了以美元算的中国GDP规模。本来中国经济实际增长不错,但换成美元一除,就显得小了。

  

  再有,美国那边通胀高企,2025年一季度CPI同比3.5%,失业率升到5.1%,名义GDP被虚抬了不少。中国呢,低通胀环境,物价稳稳的,实际经济增长更靠谱。一季度中国GDP增速5.4%,上半年累计5.3%,这在大国里是头一份。

  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到1.2%,个人消费支出增速只有1.4%,关税政策反倒推高本土成本,加剧了通胀压力。统计方法也玩花样,美国用环比折年率,短期波动大,看起来增速忽高忽低;中国用同比,更稳当,不容易被误导。所以单纯看比例,容易被表面迷惑。

  中国实体经济韧性强,新能源汽车产量销量猛增,出口拉动明显,锂电池等产品出口率涨了15%。这些实打实的增长,GDP数字没全反映出来。中国从2021年峰值77%降到现在59%,更多是短期因素闹的,不是长期趋势崩了。

  

  美国打压招数的双刃剑效应

  美国对华打压从2018年贸易战就开始了,特朗普上台后加码,2025年第二任期更猛。关税壁垒层层叠加,从最初的25%到后来对等关税高达145%,还扩展到非关税措施,像芯片禁令、投资限制啥的。

  比方说,2022年10月美国商务部禁售先进半导体设备,2023年8月拜登签令限敏感技术投资,2024年底又扩到AI和军用芯片。

  特朗普2.0后,从4月起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对中国商品平均税率可能升到40%-50%,意图重塑全球贸易格局,逼制造业回流美国。

  

  但这招数真管用吗?从效果看,美国自己也疼。关税推高本土生产成本,企业转向越南印度设厂,但供应链中断频发,物流延误。2025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增速下滑,滞胀风险加剧,债务利息支出超军费,国债破36万亿。

  贸易战反噬效应明显,没带来预期制造业回流,反而让美国企业销售额损失、客户关系破裂。中国这边,虽然出口受压,但自主创新加速了。芯片自主率从2018年15%升到2024年30%,中芯国际订单增23%,5纳米工艺2026年投产。

  华为麒麟芯片自力更生,昇腾芯片虽遭禁,但国际市场份额没崩。稀土加工中国占全球90%,美国短期找不着替代,供应链卡脖子。美国想通过封锁遏制中国高科技,但反倒逼中国加大研发,量子计算等领域投资新规生效,美国企业利益也损。

  经济学家说,贸易战美国更容易受伤,像大豆出口,中国转买巴西,美国农民叫苦。总体看,美国打压短期制造麻烦,但长期看像双刃剑,伤敌也自伤。

  

  中国韧性显露,崛起势头未断

  面对美国层层施压,中国经济没趴下,反而显出韧劲。2025年上半年实际增速5.3%,超出预期,主要靠内需和新兴产业拉动。

  消费市场扩大,抵消外部压力,商场家电销量稳涨。新能源汽车领域大放异彩,全球销量占60%,比亚迪等企业出口200万辆,带动产业链升级。

  稀土出口管制从2023年7月起,中国用这张牌在博弈中占上风。贸易多元化战略见效,与东盟贸易额增20%,农产品制造业往来频繁,实现互赢。

  

  高科技突围更亮眼,尽管美国禁运,但中国通过一带一路项目输出技术和资金,帮发展中国家建基础设施,拓展空间。2025年数字治理倡议落地,参与气候变化规则制定。

  中国经济预测稳定在4.5%-4.7%,高盛等机构调低美国增速到0.5%。特朗普关税战下,中国可能用人民币贬值和财政刺激应对,保持商品竞争力。

  国际机构乐观,中国经济笃定前行,不会重蹈苏联日本覆辙。因为中国有庞大市场、完善产业链、金融护盾和开放态度。展望2025,中国出口或回落,但对GDP拖累有限,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全球南方国家集体崛起,货物贸易占全球45%,经济总量超40%,贡献增长80%,南南合作抵御美国贸易霸权。中国角色转变,积极推动多边贸易体制。说崛起被打断,为时尚早,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大国转型,势头稳健。

  

  全球格局重构,中美博弈长远看

  中美经济博弈不止两国事儿,已重塑全球格局。2025年,特朗普政策催化,世界经济加速重构。美国例外论褪色,非美经济体推进战略自主。去美元化趋势加快,美国过度印钞,货币政策空间逼近极限,全球货币背离美元霸权。

  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助力发展中国家,提升基础设施。地缘政治风险加大,大国竞争激烈,但全球贸易需求巩固,世贸组织预测2025年增长增强。

  

  关税战下,贸易流向重塑,中国陶瓷出口跌30%,但整体外贸形势严峻中求变。特朗普贸易战2.0从对华10%关税,到加拿大墨西哥25%,让盟友也吃亏。日本韩国欧盟签下新协议,协调芯片管制,但内部矛盾凸显。

  2025年中美日内瓦谈判后,关税暂停90天,但谈判艰难,芯片软件稀土争议多。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人工智能、地缘冲突、气变应对成趋势。

  惠誉上调全球增长预期到3.0%,但中美关税紧张降级是关键。中国经济动能再平衡,特朗普新变化是变量,但基准情形下,降息周期与全球再通胀并行。

  

  长远看,中美博弈是综合国力较量,胜负在创新和治理能力。中国在多个领域竞争力提升,美国面临内部矛盾。2025年世界经济值得关注,美国政策、多边机制边缘化、供应链变化、AI影响、非经济风险。

  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全球南方崛起,百年变局清晰。中国经济破浪前行,不会因短期比例下滑就停步。这只是博弈一环,中国实力在积累,未来路径宽广。

  

美国打压成功?中国GDP降至美国的59%?全球老二的崛起被打断?

相关文章

学者建议:引入退休教师参与课后服务,为教师“减负”

学者建议:引入退休教师参与课后服务,为教师“减负”

  4月20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发文介绍,近两年,中国教科院课题组针对义务教育阶段1-9年级教师开展“课后服务与教师负担情况调查”,以期摸清课后服务对教师造成负担的真实情况,并...

上证早知道|春节档新片 突破200亿元;DeepSeek 启动“开源周”;华为预

上证早知道|春节档新片 突破200亿元;DeepSeek 启动“开源周”;华为预

  今日导读   ·据网络平台数据,2025年2月24日18时,2025春节档上映新片总票房(含预售)突破200亿元。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含预售总票房超136亿元,成...

睿昂基因耗资逾1700万元完成回购计划 累计回购占总1.20%公司股份

睿昂基因耗资逾1700万元完成回购计划 累计回购占总1.20%公司股份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2月20日,...

2025新一线出炉!重庆苏州青岛谁逆袭?城市竞争藏3个信号

2025新一线出炉!重庆苏州青岛谁逆袭?城市竞争藏3个信号

  2025年8月,第一财经发布新一线城市排行榜,15城名单引发热议:重庆稳居第三,苏州反超西安跻身第七,青岛守住北方最高位次第十二。这场排名变动,藏着中国城市竞争的新密码。...

韵达股份:上半年净利润5.29亿元,同比下降49.19%

韵达股份:上半年净利润5.29亿元,同比下降49.19%

        南方财经8月29日电,韵达股份公告,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

AI端侧应用有望拉动存储芯片需求

AI端侧应用有望拉动存储芯片需求

  近期A股多家存储芯片上市公司表示,当前公司产品价格下行的空间有限,未来有望企稳回升。多家机构也发布研报称,存储芯片价格或将于年内再次启动涨价。   回溯2024年,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