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外长不满阅兵?不到24小时中国反制,欧洲猪肉行业要遭殃了
欧盟外长对阅兵表示不满,不到24小时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宣布对欧盟猪肉加征关税。
中国商务部2025年9月5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猪肉及猪副产品,被初步裁定存在倾销行为,决定自9月10日起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保证金比率为15.6%-62.4%。
中国商务部采取的这一措施,将对中欧猪肉贸易的格局,以及有关欧洲国家产生深远影响。
作为中国人我们都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消费国,欧洲人又不怎么爱吃猪肉,但是他们反而是中国最大的猪肉来源进口地。每年我们从欧洲进口的猪肉和猪副产品,高达数十亿欧元。
欧盟对华出口的产品以猪副产品为主,包括猪耳、猪脚、内脏等欧洲本地消费量极低的部位,这些产品占欧盟对华出口总量的70%以上。欧盟通过低价倾销消化他们的过剩产能,严重挤压了中国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
这次中国的反倾销措施落实,会带来什么影响?
临时反倾销措施实施后,欧盟猪肉进口成本将显著增加。预计 2025年欧盟对华猪肉出口量将减少30%-50%,直接影响西班牙A股上市公司、丹麦等国的农业经济,西班牙对华猪肉出口占其总出口的25%,丹麦皇冠公司约15%的营收依赖中国市场。
考虑到整体的产业链影响,欧盟猪肉产业链涉及约80万就业岗位,按照欧盟猪肉对华出口的规模,预计至少有四分之的岗位,也就是20万岗位受到影响。这些岗位的欧洲人民,会怎么想呢?他们大概率会通过抗议游行的方式,敦促欧盟回归对华关系的正常轨道。这也就是“钞票就是选票”的逻辑。
事实上中国对欧盟的贸易反制,一直采取的是审慎克制的态度,此次反倾销措施是中欧贸易摩擦的缩影。中方强调“审慎克制”使用贸易救济措施,2025年以来,中国商务部仅对白兰地、共聚聚甲醛,这两起案件作出终裁,而欧盟同期对华发起多起调查,凸显双方在贸易规则上的分歧。
如果欧盟不调整对华出口策略,未来可能在更多领域遭遇中国反制,影响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综合影响来看,以猪肉贸易为代表的“黄金时代”,已经因为中方的反倾销措施终结。
欧盟国家将面临出口锐减、产业过剩、区域经济失衡等多重挑战,而中国市场的结构性调整,即将重塑全球猪肉贸易格局。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这些要怪就怪欧盟自己,是欧盟在中国核心利益上反复挑衅,在阅兵之后发表一些所谓的不满言论,在乌克兰危机停火问题上,欧盟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中国负责,这些行为都使得中欧之间的互信越来越低。欧盟需要反思,为什么中国和美国都不待见他们了。欧盟外长不满阅兵?不到24小时中国反制,欧洲猪肉行业要遭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