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理发店陷入倒闭潮,不是没客人,而是自己把自己玩黄了!
你有没有发现,家楼下的理发店换得越来越勤了?
前阵子还在搞“开业五折”的店,没俩月就贴出“转让”告示;以前周末去剪发要排队等一小时,现在推门进去,店员比顾客还多。
更让人意外的是,2024年全国倒闭的理发店居然超过了30万家,一线城市明年的闭店率预计还要飙到18.73%,三四线城市更惨,快摸到26.3%的门槛。
明明大家还是要剪头发、烫染造型,需求没减,为啥理发店却一家接一家黄?
有人说是电商冲击,但理发总不能在线上做吧?也有人说是经济不好大家舍不得花钱,但10块钱的快剪店反而越开越多。
其实答案没那么复杂,不是没客人,是理发店自己把路走死了。
一边贴着招聘,一边贴着旺铺出租
行业现状
先说一组扎心的数据:2024年一年,全国就有超过30万家理发店关门,这个数字比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还多。
以前理发店是“香饽饽”,2020年一年就新增18.5万家,现在倒好,开的速度赶不上关的速度,尤其是商圈里的大店,平均寿命连半年都不到。
更关键的是,大家去理发店的次数变少了,25到40岁的主力消费人群,2019年还平均一个月剪1.2次头发,2024年直接降到每季度1.5次,降幅超过60%。
不是不想美,是去理发店越来越不划算,随便剪个头发就要五六十,烫染一下上千块,花了钱还未必满意,还不如自己在家搞定。
这两年家庭理发工具卖得有多火?数据显示销量涨了210%,尤其是男士专用的电动推子,很多人买回去自己推寸头,20多天剪一次的钱省下来,一年能多买两双鞋。
还有烫染,短视频上全是“在家染头发教程”,几十块钱买盒植物染发剂,染出来的效果和理发店上千块的没差,谁还愿意当“冤大头”?
就连理发店的“基本盘”洗剪吹,也被快剪店抢了生意。10块钱一位,不洗头、不推销、不办卡,剪完就走,上班族和学生党都爱去。
虽然有些快剪店也因为房租太高撑不下去,但整体规模还是涨了200%,这说明不是大家不剪发,是传统理发店没跟上需求。
信任危机
理发店最让人反感的,莫过于“办卡套路”。
一进门店员就围着你说“充5000送3000”“办卡打五折”,不办卡就给你脸色看,剪发时还不停叨叨,本来想放松一下,结果搞得一肚子气。
更坑的是,很多店收了钱就跑路,顾客卡里剩几千块都要不回来,网上随便一搜,全是“理发店倒闭,会员卡余额怎么办”的吐槽。
好在2025年5月1日起,《预付式消费纠纷司法解释》要实施了,明确规定“七日无理由退款”,店家迁店、转让必须经过顾客同意,不然就能索赔。
但新规出来前,多少人已经吃了亏?2024年4月全国理发店投诉量就有1.52万件,解决率却只有55.94%,一半多的投诉石沉大海,谁还敢轻易办卡?
除了办卡,技术差也是大问题,以前理发师要学好几年才能出师,现在有些人培训几个月就敢当“高级总监”,剪发全靠“自由发挥”。
你说要修刘海,他直接给你剪到耳垂;你说要烫大卷,他给你烫成“羊毛卷”。网上流传的“没人能笑着走出理发店”,早就不是梗,是真实现状。
服务态度更不用说了,你要是不办卡、不烫染,店员立马变脸,洗头时用力拽头发,剪发时敷衍了事,仿佛你花的钱不配得到尊重。
深圳有调查显示,58%的人放弃高端理发店,就是因为受不了过度推销和区别对待。
顾客是来消费的,不是来受气的,信任没了,生意自然做不下去。
钱全花在装潢上,技术却没跟上
理发店的成本确实高,但钱没花在刀刃上,成熟的理发师月薪要6000到8000元,学徒虽然便宜,却没法独立服务。
商圈里的门店月租要4到6万,是社区店的3倍;还有烫染设备、洗发水这些耗材,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但问题是,很多店把钱全砸在了装潢上,墙面贴大理石、灯光搞网红风、店员穿统一西装,看起来高端,实际上没什么用。
顾客要的是剪得好,不是环境好,结果这些装潢成本全摊到价格里,同款发型以前50块,现在要500块,涨了10倍,谁能接受?
更可笑的是行业“内卷”,大家不比技术比排场,你家装修好,我家就请“明星设计师”;你家办卡送护理,我家就送旅行套装,唯独没人比谁剪得好、染得匀。
中国美发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美发投诉里,68%是因为“剪出来的效果和预期不一样”,技术不过关,再花里胡哨也没用。
还要面对替代行业的挤压:快剪店抢洗剪吹生意,植物染发剂抢染发生意,戴森卷发棒抢造型生意,就连影楼都把化妆业务从理发店手里分走一块。
理发店本来该靠技术立足,结果现在成了“谁都能啃一口的小虾米”,不倒闭才怪。
新规堵漏洞,有人靠性价比活下来,有人靠技术突围
好在现在有政策兜底,预付卡新规能管住“卷钱跑路”的乱象,让顾客敢消费。
有些连锁品牌已经开始调整,比如推出“次卡”“周卡”,不用一次性充很多钱,还能随时退款,复购率一下涨了30%。
规范经营不是枷锁,是让行业走得更远的保障。
行业里也有活下来的例子,社区里的平价店,老板自己剪发,不雇多余员工,不搞推销,剪一次30块,存活率高达82%。
杭州有家“染发膏专门店”,只做染护,不剪发、不办卡,把植物染发剂的成分全标出来,靠透明和专业吸引顾客。
还有高端店开始加“情绪价值”,理发师会听顾客需求,剪完还会教怎么打理,靠服务留住人。
技术创新也很关键,现在大家都怕化学染发伤头发,植物染发剂成了趋势,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已经有21亿美元,预计2031年能涨到32.63亿美元。
有些理发店已经开始用植物染发剂,还会给顾客做头皮检测,靠技术差异化突围,这才是正确的方向。
要么靠性价比,要么靠技术,玩套路的迟早被淘汰
以后理发店会越来越“两极分化”:社区店靠性价比活下去,剪发30到50块,满足基础需求;高端店靠技术和服务立足,做定制化造型,价格贵但值;中间那些“又贵又不专业”的店,只会加速被淘汰。
核心还是要回归本质,理发是技术活,不是传销活。
少搞点办卡套路,多花点时间练技术;少砸点钱搞装潢,多听听顾客需求;建立“服务反馈机制”,剪得不好就免费修改,而不是推诿责任。
只有让顾客觉得“花钱值”,才能留住人。
政策和市场会一起推着行业变,新规会淘汰那些不规范的店,消费者会用脚投票选出好店,技术创新会让行业升级。
理发店不是没客人,是以前的路子走错了,只要别再“自己玩自己”,把心思放在服务和技术上,就还有机会。
说到底,任何行业都一样,想长久发展,靠的是诚信和实力,不是套路和忽悠,全国30万家理发店倒闭,不是市场的错,是自己把路走死了。
希望剩下的店能吸取教训,别再让“没人能笑着走出理发店”成为常态,也别再让“理发店倒闭潮”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