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开直升机回老家撒钱,现在却过着被监视的生活,又一首富凉了?
2017年的国庆节,身家150亿元的“青海首富”肖永明,亲自驾驶直升机,回到老家四川安岳县石羊镇启元村探亲。
他刚安顿好,就开始在村里疯狂派发大红包。亲民大方的风范,引来村民们的啧啧赞叹,羡慕老肖家祖坟冒青烟了。
但此时,春风得意的肖永明并未想到,这次带有“炫富”色彩的回归,会成为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
从此之后,他便走起了下坡路。
先是被问责、刑拘,后来又被判刑,就在大众认为肖永明再也翻不了身时,他的案子却又迎来了反转,被无罪释放。
但肖永明的人生轨迹已然被改变,再也无法重现昔日辉煌。
这位凭借矿山赚钱,曾经造福乡里的企业家,其跌宕起伏的人生堪称传奇,如今他又过得怎样?
肖永明年纪轻轻便小有名气,只因他是当地的“富二代”。
1981年,17岁的肖永明就开始在父亲开办的塑料厂帮忙打理业务,并在副厂长的位置上一干就是15年,积累了一定的企业管理经验。
32岁那年,肖永明偕同妻子告别了“小富即安”的稳定生活,前往青海格尔木创业。
他们在那里开了一家饭店,取名“小小酒家”,经营得风生水起,赢得了不错的口碑,当时往返新疆、西藏、青海等几个西北省市的老司机,提起这个饭店都赞不绝口。
就在迎来送往之间,肖永明得到了一个可以让他暴富的消息。
原来,位于格尔木的察尔汗盐湖,含有多种天然矿物质,特别是钾含量丰富。
而钾肥又是农作物不可缺少的“食物”,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当时,又正好处于西部大开发初期,有多项利好消息。
肖永明看准了钾肥背后的庞大市场以及时代带来的机遇,毅然拿出积攒多年的积蓄,投入到新领域中。
经过了几年摸索试水,肖永明熟悉了钾肥的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
2002年,他正式注册成立格尔木藏格钾肥有限公司,决定在这方天地大展拳脚。
没过几年,肖永明的钾肥生意是红红火火,还耗资5个多亿,将当时的大国企昆仑矿业,整合到了自己旗下。
从此,察尔汗盐湖几乎一半面积的开发权,都被肖永明收于囊中。
2016年,藏格钾肥经过运作成功上市,肖永明以265亿的身价登顶青海首富,被称为“钾肥大王”。
第二年的国庆节,肖首富回到老家,积极回报当地父老乡亲。
先是拿出大量现金为村民发放福利,其中60岁以上老人每人1000元,12岁以下每人400元。
除此之外,他还为村里修路铺桥并投资兴建了2所学校。
然而万万没有想到,这次的衣锦还乡竟然是他人生的巅峰。返回格尔木的他,即将迎来数不清的麻烦。
不得不说,肖永明很有战略眼光。
在经营藏格钾肥的同时,他还投资开发了被称为“国之重器”的铜矿。
2006年,“国内第一铜矿”西藏巨龙铜业公司宣布正式成立,而肖永明就已经是最大股东。
他早就多方筹措资金,累计投入了150亿元,持股78%,将掌控权牢牢握在手中。
然而,山区采矿和盐湖采矿相比,要复杂得多,也困难得多。
资金不断投入,却少见回笼,仅2017到2019年,就累积亏损6.65亿元。这条“巨龙”犹如“吞金兽”,企业的资金缺口变得越来越大。
为了筹集资金,肖永明想尽了办法。
他跑了多家银行进行贷款,并把藏格钾肥上市筹集到的资金也投入进去,然而还是远远不够补上窟窿。
后来他又多次质押藏格股份,在多家银行再次贷款,可即便如此也依然无法推动巨龙铜业的正常运营。
而藏格这边,肖永明为了抵冲投资,只得将巨龙37%的股份纳入藏格,以便对公司有所交代。
但他的一系列操作,已经涉嫌严重违规。
2019年,深交所和青海证监局先后对肖永明及藏格股份的违规行为提出警告,宣布肖永明5年市场禁入,累计罚金150万元。
事态发展到这一步,肖永明只好宣布卸任一切职务并退出董事会。
他以为这样就可以息事宁人、暂停困扰,然而,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
2021年1月29日,肖永明被强制刑事拘留,接着被批准逮捕。
一年后,法院公布刑事判决结果:肖永明因非法采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期4年,并处罚金200万元,违法所得2.92亿元依法上缴国库。
对于这个结果,肖永明以及藏格集团表示不服并提出上诉。
2023年,二审宣布肖永明无罪。
可还没等他松口气儿,仅仅1年后,他又因涉嫌刑事案件被公安机关指定居所监视居住。
虽然半年后就重获自由,但连续6年来经受的心理煎熬和世事冷暖,只有他自己知道是什么滋味儿。
肖永明宣布卸任后,他的两个儿子接手管理集团公司。
随后几年,在两位“创二代”的带领下,藏格稳健发展,业绩也逐年攀升。
2022年,其净利润只有2.3亿,但到了2023年就达到34.2亿。
集团赚了钱自然要大手笔分红,就在肖永明饱受官司缠身的2022年、2023年、2024年里,藏格为股东累积分红75.8亿元。
离开肖永明的藏格,难道是开了外挂,轻松化解巨额债务?
当然不是,藏格能平稳交接并稳健发展,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是经肖永明布局多年,藏格早已拥有“钾肥、铜业和碳酸锂”这三个主要业务板块。
任意拿出一个,都可以再造个上市公司。
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有大佬对藏格伸出了援助之手。
2020年6月,紫金矿业收购了巨龙铜业51%的股份,为藏格减缓了38亿多的资金压力。
紫金矿业接管以后,巨龙很快满血复活,仅用了一年半时间就扭亏为盈。
2021年的净利润只有7.7亿,到2024年,4年的净利润合计超过100亿元。
这样一来,紫金矿业,巨龙铜业和藏格钾肥,三方实现了共赢。
尤其是藏格钾肥,这几年用来为股东分红的资金,很大一部分来自巨龙铜业,因为其手里还有30.78%巨龙的分红权。
可见,紫金矿业的加入,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藏格钾肥的资金压力。
可惜,由于之前的质押数据庞大,巨额债务仍是摆在藏格面前的主要问题。
据说,被称为“中国金王”的紫金矿业,将接手肖永明名下24.82%的藏格股份。
如果转让成功,肖永明的债务压力将得到进一步缓解,可若想彻底解决债务问题,肖永明和藏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曾经的小镇青年,用20年时间打拼,跻身省级首富行列,在此后的10多年间,却一直在应对各种官司纠纷,想尽办法偿还负债。
财务账上的数字债,可能会有还清的时候,但缠绕肖永明的焦虑和无措,将成为一道伤痕,穷尽一生也难治愈。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如果肖永明只是好好经营藏格系列产业,仅他麾下近半个察尔汗盐湖的采矿权,就足够他轻松玩出花儿来。
可是他超前的眼光,只看到了雪域高原铜矿的“含金量”,却对其开采过程和需要的资金,没有做出足够的预判。
盲目乐观,跨界扩张,让事态超出了自己的掌控范围,不但资金链断裂,还惹来官司缠身,悔之晚矣!
量力而行,量财而定,有多少头发挽多大的卷,老祖宗的这些话,适用于每个人,哪怕你是首富。
-END-
参考资料:
1.慧心引力佳:又一首富坠落!曾买直升机回老家撒钱,现在却过着被监视的生活
2.一号位故事:青海首富跨界惨败,输掉的铜矿竟成了别人的摇钱树
3.鹰眼商业观察室:青海首富“柳暗花明”:三年阔绰出手,五次分红74亿净利润
4.长江商报:肖永明遭资本反噬或81亿卖藏格矿业,资金矿业拟入主展现锂盐巨无霸野心
作者:汐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