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大涨,还有大消息!黄金板块,要主升浪?空仓满仓看(附股
2025年9月9日,国际金价盘中触及3698美元/盎司,离3700仅一步之遥。
这个数字5年前几乎不可想象,当时金价长期在1800–2000美元区间震荡,像一根被压紧的弹簧。
白银也不遑多让,同期涨幅接近翻倍,国内期货主力合约一度逼近9965元/千克,距离2012年高点只剩一层窗户纸。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贵金属的带动下,锑、钴、镨、钕、铋等小金属价格持续走强。
而A股上,紫金矿业、洛阳钼业、北方稀土、中国宏桥等一批资源类公司股价大幅跑赢大盘。
尤其港股市场的中国宏桥(生成铝的),自2024年初至今复权涨幅达4.7倍,比多数AI概念股走得更坚决。
这一切背后,是有什么逻辑在支撑?
我认为有。而且这个逻辑,可能才刚刚开始。
一、黄金不是商品,是利率的影子
很多人把黄金看作“避险资产”,但这太模糊了。
真正决定黄金长期走势的,是实际利率,也就是名义利率减去通胀预期。
逻辑很简单,当实际利率下降,持有无息资产的代价变小,黄金就贵了。
相比铜、铝等工业金属而言
从这个角度看,2024年以来的金价上涨,并非突如其来。
另外就是上周美国非农数据不及预期。根据某国际利率观测工具,市场对9月降息的定价迅速升至99.4%。
资金反应极快:美债收益率掉头向下,黄金跳涨,TIPS隐含的实际利率回落。
这一幕似曾相识:2007年、2019年、2020年,每一次降息周期启动前,黄金都提前半年以上见底上涨。
所以,这一轮黄金的强势,本质上是对流动性环境变化的提前定价。
它或许不是一个独立事件,而是信号灯。
二、谁在买黄金
另一个常被误解的观点是:“消费需求或散户情绪推高了金价。”
其实不然。
过去几年里,真正支撑金价底部的,是全球央行持续性的购金行为。
IMF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球官方部门对黄金的净购买量维持在较高水平。
多个国家的央行连续多月增持黄金储备,这一趋势已持续数年。
这种行为背后,反映的是机构投资者对资产组合韧性的重视。
黄金作为一种非信用背书、无主权风险的资产,其独特价值在于,它不依赖于任何单一经济体的财政或货币政策稳定性。
在宏观不确定性上升的阶段,这类资产的配置意义自然凸显。
更重要的是,相对来说黄金的工业用途有限,需求弹性低,因此其价格波动更多由金融属性驱动。
这意味着,一旦大级别资金开始系统性配置,市场供需格局就会发生结构性偏移。
三、黄金的领先性:它常常是周期的起点,而非终点
一个被忽视的历史规律是:黄金往往是大宗商品周期的先行指标。
复盘一下,看数据
1、1999年黄金见底,2001年后全球商品开启长期牛市;
2、2003年黄金突破长期盘整,领先CRB指数约8个月;
3、2018–2019年黄金率先反弹,2020年迎来商品全面上涨。
原因很简单,黄金对利率最敏感,而每一轮经济周期的起点,通常是货币政策率先转向宽松。
其他工业品(如铜、油、钢铁)则还需等待实体经济复苏、库存周期触底、企业资本开支回升,反应更滞后。
当前情形高度相似:
黄金已突破多年区间+工业金属价格仍处低位+全球PPI尚未转正+企业盈利处于修复初期。
这说明什么?说明周期可能才刚刚开始。
黄金不是涨得太多,而是其他资产还没跟上。
还有一点值得思考:GSCI商品总回报指数与标普500的比值目前为0.63,远低于历史中位数3.93。
这意味着A股上市公司,相对于股票,商品整体仍处于极端低估状态。
如果未来一年全球经济实现温和复苏,商品的补涨空间也会很大,而黄金,往往是第一个打开这个空间的钥匙。
写在最后
现在市场热衷于讨论AI、算力、机器人、自动驾驶。这些领域代表着未来的技术方向,没错。
但当实际利率开始下行,当全球资产配置逻辑悄然转变,这些变化不会立刻在数据里,也不会写在企业财报上。它们最先反映的地方,就是黄金的价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小猎豹坚持的动力~突发,大涨,还有大消息!黄金板块,要主升浪?空仓满仓看(附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