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财经头条 > 正文内容

华为的救命恩人,没有她就没有华为的今天,连任正非也得惧她三分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提起华为,几乎所有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任正非。

  

但在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创始人背后,有一位女性,她的名字并不是如雷贯耳,但其分量却足以让任正非本人都用“敬重”来形容。

  

  

她,就是孙亚芳。

  

可以说,没有孙亚芳,华为可能早就夭折在了襁褓之中;没有孙亚芳,华为的“狼性”或许只是一盘散沙,而非如今纪律严明的铁军。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刚刚成立几年的华为,就像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随时可能倾覆。

  

1992到1993年间,公司两次陷入发不出工资的绝境,供应商天天上门催债,人心惶惶。在那个所有人都盯着订单和技术的时刻,一个女人的声音显得尤为独特和清醒。

  

当时,刚刚加入华为不久的孙亚芳,动用自己的资源和人脉,为公司争取到了两次至关重要的50万元贷款。

  

  

钱到账后,一个关乎公司生死的抉择摆在了面前。

  

任正非的想法是典型的创业者思维:把钱投入研发和市场扩张,去搏一个更大的未来。

  

但孙亚芳坚决反对,她的理由朴素却直击要害:“供应商没了可以再找,但员工的工资再拖欠下去,人心就散了,公司就真的垮了!”

  

  

最终,任正非听从了孙亚芳的建议。这笔钱优先发了工资。

  

这一决策,在当时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财务安排,实则为华为日后的企业文化奠定了第一块基石——“以人为本”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在生死存亡关头做出的真实选择。

  

孙亚芳用她的远见告诉所有人,技术和市场固然重要,但失去信任和凝聚力的团队,将一无所有。

  

  

这件事,也让任正非第一次真正看到了孙亚芳超越普通管理者的格局和魄力。

  

如果说,发工资只是孙亚芳“救火队长”角色的牛刀小试,那么1996年那场震动整个华为的“市场部集体大辞职”,则是她作为制度“架构师”的惊世之作。

  

当时,华为凭借CC08交换机的成功,业务飞速发展,但也催生了第一批“功臣”的懈怠和骄傲。

  

  

老员工论资排辈,形成一个个“小山头”,新人的上升通道被堵死,整个市场体系弥漫着一股暮气。任正非的“狼性文化”虽然激发了斗志,却也带来了野蛮生长的混乱。

  

如何驯服这群战功赫赫的“狼”,让他们既保持野性,又遵守秩序?

  

  

孙亚芳给出了一个堪称“狠辣”的方案:市场部7000余人,从她本人和26个办事处主任开始,全体提交辞职报告和述职报告,然后重新竞聘上岗。

  

这一招,无异于在公司内部投下了一颗炸弹。

  

这意味着所有人的功劳簿一夜归零,一切凭能力说话。

  

  

结果是震撼的:6名办事处主任被直接拿下,从普通员工做起。

  

这场“运动式”的改革,不仅在短短三个月内让华为的销售回款速度提升了42%,更重要的是,它用最激烈的方式,在华为内部砸碎了“铁饭碗”,建立了“干部能上能下”的核心机制。

  

从此,华为的“狼性”不再是杂乱无章的嚎叫,而是被置于一个严密、公正的制度牢笼中。

  

  

孙亚芳用这一石破天惊的举动,为任正非的宏大战略构想,搭建了最坚实的执行骨架。

  

她不是在压制狼性,而是在“驯化”狼性,让其成为一种可持续、可复制的组织能力。这套制度的雏形,后来演变成了华为著名的干部任职资格体系和末位淘汰制,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如果说内部整顿展现了孙亚芳的“狠”,那么处理外部危机则体现了她的“准”。

  

  

2003年,美国巨头思科对华为提起世纪诉讼,指控其盗用源代码,意图一举将这个来自中国的挑战者扼杀在摇篮里。当时,任正非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甚至一度患上抑郁症。

  

在这一华为的至暗时刻,孙亚芳再次站到了台前。

  

经过长达一年的拉锯战,思科最终选择和解。

  

  

此役过后,华为不仅没有被打垮,反而在国际上一战成名,为其全球化扩张扫清了最大的障碍之一。

  

孙亚芳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扮演了总指挥的角色,其杀伐果断的风格,让整个业界为之侧目。

  

  

这种“狠辣”同样体现在对“叛将”李一男创办的港湾网络的狙击上。

  

面对这个从华为内部出走、并挖走大批核心人才的对手,孙亚芳再次出手。2005年,她力主成立“打港办”,投入4亿巨资,策略只有一个:凡是港湾参与的项目,华为不计成本也要拿下。

  

这种近乎惨烈的焦土战术,最终在2006年以华为收购港湾网络告终。孙亚芳用行动表明,任何威胁到华为根基的行为,都将遭到最无情的打击。

  

  

正是这种对内建立秩序、对外强硬御敌的能力,让孙亚芳在华为内部获得了无人能及的威望。

  

1998年,任正非提议由孙亚芳出任公司董事长及法人代表,并获得全票通过。

  

这在任何一家创始人仍在位的公司里,都是极其罕见的。任正非甘愿退居总裁之位,将公司的最高“名分”交给孙亚芳。

  

  

从此,华为进入了长达二十年的“左芳右非”时代。

  

任正非负责仰望星空,思考公司的战略、方向和精神内核;孙亚芳则负责脚踏实地,将这些天马行空的思想,转化为严密的制度、清晰的流程和可执行的方案。

  

在华为内部,只有他们两人的称谓可以被简称为“任总”和“孙总”,其他人则必须称呼全名,这种细节足以体现两人独特的地位。

  

  

任正非脾气火爆,经常在会议上痛骂下属,但唯独对孙亚芳,他给予了最大的尊重和信任。

  

甚至在任正非因家事分心时,也是孙亚芳第一时间出面处理,这种超越工作关系的信任,是他们黄金搭档关系的基石。

  

任正非曾坦言自己有半年时间做噩梦,感觉无法控制公司,是孙亚芳团结了员工,稳住了局面。

  

  

2018年,孙亚芳低调卸任董事长。

  

没有盛大的仪式,甚至没有一封内部告别邮件。她就像自己亲手打造的那些制度一样,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华为的体系之中,功成身退。

  

她的离去没有在华为引起任何波澜,这本身就是对她工作最大的肯定——她建立了一个不依赖于任何个人的强大组织。

  

  

如今,到了2025年,华为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为工资发愁的小作坊。

  

根据其2024年的财报,公司年收入重返8600亿人民币的水平,终端业务强势回归,智能汽车业务也首次实现盈利。

  

  

在持续的高压之下,华为依然保持着每年近1800亿人民币的巨额研发投入。

  

这艘巨轮之所以能在惊涛骇浪中稳健前行,离不开它坚韧的内部结构和强大的组织能力。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深深烙印着孙亚芳的印记。

  

来源:华为董事会换届:孙亚芳让贤,任正非未退休

  

2018-03-30 11:31·广州日报

  

华为的救命恩人,没有她就没有华为的今天,连任正非也得惧她三分

相关文章

A股:是主动回调,还是见顶了?股民们准备好,明天会怎么走

A股:是主动回调,还是见顶了?股民们准备好,明天会怎么走

   A股今天创出10年来新高,对各方面来讲,都是一件值得纪念的事情,今天的赚钱效应很好,也是广大股民开心的时刻。那么,明天A股会怎么运行?奔奔说一下个人看法...

关店赔房到1800家店,他取消KPI让2000店长泪奔:餐饮业该醒了(梁文锋为何

关店赔房到1800家店,他取消KPI让2000店长泪奔:餐饮业该醒了(梁文锋为何

   你吃过米村拌饭吗?有消费者发现,米村拌饭官方微信小程序界面上,此前的 “3元丐版套餐” 变成了免费,顾客可免费在店内食用米饭、海带汤和小菜,在社交媒体的...

关税突发!特朗普宣布:50%! ,中国银行(601988)7月9日主力资金净买入

关税突发!特朗普宣布:50%! ,中国银行(601988)7月9日主力资金净买入

   美东时间7月9日周三,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受科技巨头股价整体走强影响,纳指刷新历史纪录。截至收盘,道指涨0。49%,报44458。30点;标普500指...

广发证券:增量资金或接力入市 打开证券板块业绩与估值空间

广发证券:增量资金或接力入市 打开证券板块业绩与估值空间

  7月1日,广发证券发布证券板块中期策略称,由于前期估值抬升以及行业政策变动,证券行业上半年表现显著弱于市场。稳市举措持续落实,推动各项业务回暖。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提升背景下增量资金入市...

农药行业上半年业绩冷暖不均:利民股份利润翻七倍,红太阳预亏超1.68亿元

农药行业上半年业绩冷暖不均:利民股份利润翻七倍,红太阳预亏超1.68亿元

  同样是农药行业的企业,悲喜并不相同。   在利民股份(002734.SZ)上半年净利润增长747.13%,先达股份(603086.SH)净利润预计增长2443.43%...

午评:科创50指数半日涨超4% 芯片股再度爆发

午评:科创50指数半日涨超4% 芯片股再度爆发

  财联社8月27日电,市场早盘震荡分化,创业板领涨,科创50指数涨超4%。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1.73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483亿。盘面上热点集中在算力和芯片方向,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