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A股缩量回调,倒车接人?还是见顶?数据告诉你,空仓满仓看
进入9月,A股市场正站在一个关键的转折节点上。
从月初的“开门红”到近期的震荡回调,市场情绪经历了从亢奋到冷静的快速切换。
然而,表面的波动之下,实则暗流涌动,正在共同塑造本轮行情的底层逻辑。
所以,综合来看,小猎豹认为当前市场的调整并非趋势逆转,而是健康运行的必要过程。
如果大家认可这个观点,那么下面就是我的一些逻辑,如果大家不认同这个观点,欢迎大家指正批评。
一、科技股“补跌”?别慌,那是估值再平衡
今天创业板和科创50领跌,导火索是中芯国际复牌“补跌”、寒武纪权重下调、CPO三剑客(易中天)被部分资金兑现。
市场在讨论是不是“科技主线没了?”
其实,总不能指望一个去年涨了80%、PE冲60倍的板块,永远只涨不跌吧?
寒武纪权重从15%砍到10%,机构被动调仓,短期抛压难免,但这改变不了AI芯片长期渗透率从12%向更高迈进的趋势。
真正聪明的钱,不会在科技股回调时恐慌,反而会问:“现在是不是比三周前更便宜了?”
更何况,科技板块内部也在轮动。
上游算力硬件涨多了,资金自然流向下游应用端,还有人形机器人,创新药等。这些板块整体估值相对不高。
这种轮动不仅缓解了市场整体估值压力,也提升了行情的可持续性。
历史经验表明,真正持久的牛市往往不是“一枝独秀”,而是多板块接力推动。
中长期资金提供了低吸优质标的的机会。“轻指数、重结构”已成为当前阶段的核心策略。
二、全球流动性拐点
如果说内部结构轮动是行情的“骨架”,那么美联储转向则是支撑本轮行情的“血液”。
美国8月非农数据大幅不及预期,强化了市场对9月16-17日议息会议降息25个基点的共识。
高盛、摩根大通、道明证券等主流机构均认为,存在一次性降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
这一宏观变化将通过三大渠道利好A股:
1、外资回流加速,美元资产收益率下行,推动国际资本从美债、美股流向新兴市场。
2025年上半年北向资金净流入已超830亿元,境外持有A股市值突破3万亿元,显示出外资对中国资产的长期配置意愿增强。
2、资源品价格重估,美元走弱直接推升黄金、铜、白银等大宗商品价格A股上市公司。
COMEX黄金已突破3480美元/盎司,创四个月新高,带动A股贵金属板块单日涨幅超8%。
3、成长股估值扩张,降息周期降低全球无风险利率,有利于高成长、长周期资产的估值提升。
AI、半导体、创新药等板块虽短期承压,但中长期研发动力和融资环境将显著改善,为下一轮上涨蓄力。
可以说,当下,全球市场的风险偏好正在从“避险”转向“逐利”。
三、慢牛节奏
尽管近期市场出现回调,上证指数一度逼近3800点关口,但从技术结构看,本轮调整属于健康的技术性修正,而非趋势反转。
关键支撑位经受住了考验:
20日均线被连续三日站稳,此前短暂跌破已被确认为“假摔”,该线作为本轮行情的生命线,其有效性得以巩固;
布林中轨(约3793点)提供强支撑,盘中最低探至3791点即止跌反弹,显示下方承接力量充足;
指数仍运行于5周线上方,周线级别趋势未破。
量能方面,虽然全市场成交额回落至2.15万亿元(本月新低),但这是在前期连续高成交后的自然缩量,反映的是部分短线资金兑现后的观望情绪,而非系统性撤离。
只要后续能在3800点上方企稳并再度放量,指数有望重新向4000点发起冲击。
更重要的是,市场运行节奏已从4-8月的“快牛”切换为“进二退一”的慢牛模式。这种温和上涨、间歇调整的走势,反而更有利于行情走得更远。
写作最后,静待新一轮升势
当下不必因短期回调而恐慌,反而应在震荡中甄选结构性机会。小猎豹认为,A股这轮慢牛行情,才刚刚进入中场加速阶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小猎豹坚持的动力~周二A股缩量回调,倒车接人?还是见顶?数据告诉你,空仓满仓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