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超预期,涨100%!这个板块迎来黄金时代?还能追?(附股)
这两天,市场除了AI科技方向之外,其实固态电池在这周出现一定回调之后,这两天也开始企稳。
行业龙头最近两周涨幅超100%。
目前,全球新能源产业正站在新一轮的临界点。
在智能手机续航焦虑仍未彻底解决
电动汽车频频遭遇冬季“趴窝”
低空飞行器与人形机器人亟待突破能源瓶颈
固态电池,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逻辑主线,技术成熟或许打开了可能性,行业支持可能构建了发展框架,而多元应用场景有希望点燃了真实需求。
一、技术跃迁:从“可能”到“可行”的关键跨越
传统锂离子电池依赖液态电解质传导锂离子,虽然技术成熟,但存在难以逾越的物理极限。
能量密度接近天花板(普遍低于300Wh/kg)、热稳定性差、易燃风险高、循环寿命有限(通常1000–2000次)。
更严重的是,它的电解液是有机溶剂,易燃;它的负极用石墨,能量密度快到天花板;
它在低温下反应迟钝,在快充时容易长出“锂枝晶”,刺穿隔膜,轻则报废,重则起火。
换句话说,我们是在拿一个1991年索尼发明的技术,支撑2025年的智能世界。
而固态电池干了一件事,把那层易燃的液体,换成一块固体电解质。
一旦走通,好处是系统性的:
1、能量密度从现在的~250Wh/kg,冲到500Wh/kg以上(丰田实验室已做到500+);
2、循环寿命从1000次拉到8000次以上,电池比车活得久;
3、安全性从“靠BMS拼命监控”变成“材料本身就不着火”;
4、工作温度从–20℃勉强运行,扩展到**–40℃到150℃**,极寒高原也能打满战斗力。
从“可能”到“可行”的关键跨越
二、需求共振
再先进的技术,若缺乏应用场景也难成气候。
而固态电池恰恰生逢其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需求爆发窗口。
1、电动汽车
有人说,电动车现在续航都700公里了,还要固态电池干嘛?
这就像当年说:功能机待机三天,谁还用智能机?
历史反复证明,体验升级一旦跨过临界点,需求就会重新被定义。
其实大家对电动车的核心诉求从未改变:更长续航、更快充电、绝对安全。
当前液态电池已逼近性能极限,而固态电池正是破解这些痛点的理想方案。
部分车企已提出在2027年前后小批量搭载全固态电池的计划,但是否能如期落地,仍取决于材料体系稳定性与制造良率的进一步提升。
2、低空经济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是2025年最火的概念之一。
(eVTOL)对电池的要求极为苛刻,既要轻量化以提升载重比,又要高能量密度延长航程,更要绝对安全以防空中事故。
固态电池因其高比能、高安全性和耐高温特性,成为该领域最有可能的电源解决方案。
3、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特斯拉Optimus、Figure 01这些人形机器人,每天训练几小时就得插电。
为什么?因为背一块10公斤的电池,只能撑5小时。
而固态电池的高能量密度+轻量化,能让机器人真正“自由行走”A股上市公司。
最后,根据EVTank预测,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614GWh,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超过80%。
其中,中国市场有望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增长极。
写在最后
我必须泼点冷水:固态电池不会在2026年突然取代所有锂电池。
原因很现实:
成本太高(当前是液态电池的2–3倍)
生产工艺复杂(尤其是硫化物对湿度极度敏感)
产业链配套不成熟(从材料到回收,都得重建)。
但它会从高端场景切入,逐步渗透。
从技术路径与产业动态观察,固态电池仍处于早期商业化阶段,能否突破成本与工艺瓶颈,将是决定其规模化节奏的关键变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小猎豹坚持的动力~突发,超预期,涨100%!这个板块迎来黄金时代?还能追?(附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