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四轮谈判前翻脸,特朗普想逼中方屈服答应,他才能干成这件事
原来特朗普着急举行第四轮中美经贸谈判的真相,已经彻底暴露无疑了,因为只有逼中方屈服,他才能干成这件事。
(第四轮经贸谈判前夕美对华发动制裁)
就在9月12日商务部刚揭露中美第四轮经贸交锋的时间和内容,仅仅不到一天,美国就将超20家中国实体新增入管制清单。
中美芯片大战,似乎一触即发。
因为美当地时间12日,北京时间13日,美BIS部门突然将上海微电子、中科院空天等23家中方实体拉入制裁清单,而其中近一半实体均涉及芯片半导体产业。
(商务部第一时间回应美国制裁)
相比之前,美商务部的理由给的很荒唐:因为这些中方实体给中国先进的半导体、生物工程等提供支持,威胁了美国安全。
而中方这23家实体的后果就比较严重了,他们在国外的供应链将彻底被切断。
特朗普明明知道中美第四轮谈判日期逼近,反而接连发布重磅制裁,跟第二轮谈判前夕禁EDA软件、禁C919发动机一般,美国的手段还是那样换汤不换药。
同时超乎中方意料的是,用关税迫使欧盟日本等听话后,特朗普正在全球发动对华的贸易攻势,同时以”涉俄”强行逼迫欧洲对华加征100%关税,意图借刀杀人,然后坐山观虎斗。
9月13日特朗普在社媒上宣布了他马上要做的一件大事,他将敦促所有北约国家抓紧对华加征50%到100%的二级关税,理由是购买俄油。
一旦北约乖乖听话加税,特朗普承诺美国将火速跟上。
而在此之前,美国已经强硬呼吁欧盟和G7国家对华追加100%关税。
事出反常必有妖,特朗普为何倾尽全力让北约或者欧盟来当这个出头鸟呢?
答案只有一个,因为美国不敢自己亲自加,美国直接正面硬刚中方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两败俱伤。
其次特朗普直接对华加加征100%关税,其实他试过,4月份中美关税互征打的那叫一个猛,美国那时对华关税最高来到了245%,结果还没等到施行,中美就在瑞士第一轮谈判后互相撤销了“斗气”的关税。
其实这次美国对华加征245%关税,更多是出于情绪激动,并不是想真正加,毕竟特朗普心底也没有底能打赢这场贸易战。
于是他逼欧洲来干这件事,自己坐收渔翁之利,一旦中方处于下风,他或将才会下场。
因为在马克龙等欧洲七大巨头给泽连斯基访美护法时,特朗普瞅准了欧洲想坐在俄乌和平协议的谈判桌上,他知道现阶段欧洲急切想在对俄地缘上占据有利地位。
特朗普于是顺其自然的拿欧洲来当炮灰。
话说回来,特朗普强迫欧洲对华加税,除了让中欧两败俱伤外,他还有一个着急的事,希望中方迫于压力帮他干成,那就是让中方给俄施压,比如用关税逼迫中方停止进口俄原油。
现在的特朗普几乎快对普京失去耐心了,这话是他自己在9月12日参加福克斯一档节目亲自说的,特朗普称自己将强硬对待俄罗斯,他用了“非常、非常强硬”的这句话来形容自己愤怒的情绪。
(特朗普在节目上吐槽)
自从美俄元首阿拉斯加会晤以来,特朗普满心期待普京会尽快与泽连斯基会晤和谈,结果过了这么久,两人还在互相打嘴皮子仗,于是特朗普现在正迫切用“强硬手段”逼普京屈服。
而他所谓的强硬手段之一,就是借欧盟之手逼中方停购俄油,以此切断俄的能源经济命脉。
关键现在欧盟也开始蠢蠢欲动,像奥地利外长赖辛格就直接公开扬言:中方应该给俄施加压力,让俄尽快参加和平谈判,不然欧美各国将对华采取进一步制裁措施。
明明中方再三声明自己并未干涉、参与俄乌冲突,但特朗普和欧盟一些高层就是要往我们身上扯,特朗普现在就是要我们下场来助他一臂之力。
总体来说,所以在中美第四轮关税谈判突然举办前夕,美国对华人为制造新一轮的制裁攻势,缘由就有迹可循了。
因为只有这样,美国才能有筹码在谈判桌上逼迫中方点头,特朗普才能拿到他想要的结果。
但中方吃这一套真的吃腻了,也吃烦了,这次谈判前夕我们的反击也是火速和强硬,与特朗普争锋相对,丝毫不让步,势要压下美国的嚣张气焰。
就在9月13日同一天,中方在芯片领域发起了两波反攻。
首先中方决定对从美国进口模拟芯片,统一进行反倾销调查,说白了今后美国40nm工艺以上的成熟芯片,中方获奖不再需要了。
美国在高端芯片上对华封锁、在中低端芯片上把中方市场当作倾销地的时代,或将要结束了。
但中方的反制远比美国想的更加猛烈,我们的另一个反制,就是针对美国对华芯片产业的措施,发动了一个“反歧视调查”。
商务部更是直接反问美国:在中美西班牙经贸谈判前夕进行制裁,到底想干什么?
随后中国半导体协会和中国机电商会发文全力支持商务部的调查动作,就在一天之内,中方芯片全行业火速拧成了一条绳,这预示着中国市场的芯片份额,将迎来大洗牌的时刻。
继2018年中美芯片大战过后,中方芯片产业已经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再像2018年那样被动的应战,而是主动应战、迎战,并发起大规模的反击。
第四轮关税谈判前夕,中美意料之外的爆发了芯片战,今时不同往日,中方的定力足以让美国为无端的制裁付出代价。中美四轮谈判前翻脸,特朗普想逼中方屈服答应,他才能干成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