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财经头条 > 正文内容

一把火,烧出了光伏企业的众生相! ,跌懵了!拼多多增长神话“崩塌”背后及感觉这次

2个月前 (05-29)今日财经头条7

  

前两天上海一座高架桥的光伏声屏障起火了,不过这个事情似乎很快就被压下去了,因为影响不好。

  

这个高架桥比较特殊,是我们第一个 #34;光伏 + 隔声屏#34; 的示范工程,组件也比较特殊,采用的是柔性组件。

  

而且,这个东西才用两周的时间,说出去也太不好听了。

  

其实新能源的防火问题,一直都是难点。

  

不管是光伏,还是储能,还是动力电池,起火的风险从来就没消除过。

  

动力电池就不用说了,所有车企都是胆战心惊,生怕哪天就冒出来一起,网络上肯定是满屏风言风语。

  

储能是重灾区,因为密度太大了,集中式储能起火的风险尤其高,这让我想起阳光电源年报里的一句话:“所有参与的储能项目未出现一例安全事故”。

  

除了阳光电源,没有哪家公司敢这样说,包括宁德时代。

  

当然阳光电源今年的年报还会不会这样说,就不知道了。

  

光伏组件其实也很容易起火,如果光伏板被各种残渣或者树叶遮挡,组件的局部温度可能会超过 130℃,这么高的温度,当然就很容易起火。

  

那能不能做到尽可能高的防火性呢?

  

当然可以,但是成本就高了。

  

光伏和锂电现在都卷成什么样了,都恨不得把成本压榨之后再烧成灰,能多低就多低,不然哪卖得出去。

  

即便是这样,该亏还得亏。

  

如果按经营净利润的标准来算,TCL中环亏损108亿,隆基去年亏损87亿,通威股份亏损81亿,晶澳科技亏损51亿,后面就不排了。

  

都已经亏到这个份上,谁还有心思去把同样的产品增加成本?

  

这些光伏企业的年报数据,肯定是有水分的,不过短期内的财技调节,是没问题的。

  

比如晶科能源,去年是唯一赚钱的光伏巨头,公司的老会计不知道熬掉多少脑细胞,才终于把年报做成了盈利不到一个亿,保住了光伏最后一丝颜面。

  

不过这种方式肯定是不能持续的,你看晶科今年一季度立马就亏了14亿。

  

TCL中环的大硅片,一直是公司强调的买点,也确实有优势,但是当市场价格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些都是浮云。

  

压力最大还是通威股份,通威霸气的风格,要做就要做第一,所以产能狂飙,而且还要做全产业链一体化,硅料、电池和组件通吃。

  

产能太大了,规模太庞大了,通威肯定是全行业最希望尽快结束这场内卷噩梦的,因为那么多生产线,上面的灰尘每多一层,账上的计提就要多几个零。

  

今年一季度,通威亏损扩大到30亿,成为了新的亏损之王。

  

隆基绿能是最不想行业技术突破的,他把全部身家都压在BC上面了,公司的说法是这两年要把所有的产能都换成BC产能。

  

本来行业内还有个爱旭,也是混BC的,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估计爱旭未来会沦为隆基的代工厂了。

  

跟着大哥喝口汤也好,光伏的水太深了,爱旭这个小胳膊小腿的,真经不起那个风浪。

  

这段时间关于钙钛矿电池的消息也挺多的,虚虚实实弄不清楚真正的含金量,反正隆基是最不希望看到钙钛矿技术发展太快的,因为BC都还没成熟,都还没来得及吃上肉,又冒出来一个新技术,自己的脸往哪搁?

  

说到面子问题,前两天还有位会员朋友在问我关于隆基创始人离任的影响,我说老李和老钟没有交接的问题,隆基最大问题是不要在自己打脸了。

  

上图是隆基2024年的年报,公司很诚实,主动承认HPBC1。0产品功率、成本没有与竞品拉开差距,之前公司可不是这样说的。

  

我就不把公司之前的话拿出来了,免得火上浇油的嫌疑。

  

当然不是说隆基不好啊,我从不说假话,也不说片面的话,是怎么样就怎么样。

  

隆基只要保证HPBC2。0不出问题,只要别在今年的年报再这样来一次承认错误,只要2。0产品是成功的,那我是看好隆基的。

  

正好还有半年的时间,老钟得加把劲。

  

另外前段时间不是传出一个消息吗,说几大硅料龙头组团收购其他硅料企业的产能,然后把落后产能给关了,行业自然就恢复正常了。

  

道理很对,但是逻辑不通,也没有可执行性。

  

商场又不是过家家,不排除有部分企业是愿意出售旗下硅料产能的,但是这六家就想一统江湖,开什么玩笑,这不符合人性。

  

不要觉得硅料企业数量很少,我们平时经常说硅料四大天王,除了这几家巨头,还有非常多的小产能企业。

  

以什么样的价格收购,这个钱谁来出,会不会有人坐地起价等等,一大堆的问题,根本不现实。

  

而且退一万步来说,就算真这样做了,也没用啊。

  

去年通威股份、新特能源、大全能源、协鑫科技这四家的销量是113万吨,再加上两家小的,肯定也不超过140万吨。

  

但是你们知道他们的产能有多大吗,粗略估算一下也有240万吨左右,也就是只算他们六家,产能就已经过剩了100万吨。

  

买不买别人的产能,还有意义吗?

  

所以硅料行业想要恢复供需平衡,四大天王必须拿自己开刀,他们自己不砍产能,说什么都是假的。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行业现在是底部,不会再差了,或者说产能已经是顶峰了,不会再高了,因为从今年开始,多晶硅的项目审批,已经被上面收走了,地方上没有审批多晶硅生产线的权限了。

  

从历史上来看,这个权限的收与放,总共经历了四次。

  

在2009年之前,审批权限是下方的,所以很多地方都大肆建硅料产能,到了2009年,因为多晶硅产能过剩,审批权就被收上去了。

  

市场经过2012年的“双反”重创之后,行业非常低迷,所以2013年又把审批权限下方了,一直到今年,再次收上去了。

  

很多人可能会问,前两年就明显产能过剩了,为什么不早点收?

  

没办法,也要考虑经济和就业,这两年的大事特别多,几家光伏企业不算什么。

  

既然行业不会再大规模扩产了,那就是在现有的盘子里竞争,现在行业产能超过300万吨,产能至少过剩一半。

  

为了活到最后,各家的看家本领还都不一样,大全是躺平的,反正不欠钱,就躺着看你们斗。

  

协鑫是差异化竞争,使劲推他的颗粒硅。

  

新特是有大树当靠山,家里既有煤矿,还有电厂,卷成本根本不怕。

  

通威是靠巨大的产能,和优惠的电价,据说通威的成本是最低的,但是几家公布的成本,我觉得都不靠谱,不符合逻辑。

  

用我们外人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方式来说,怎么就这么难,硅料企业相对来说,其实算是集中度比较高的,几个巨头协商一下,都按比例减减产能,不就完了吗。

  

事实没这么简单,虽然几个巨头的产能就足够满足行业的需求,但是外部毕竟还是有一百多万吨的产能,这部分虽然分散,但是这要还存在,巨头就不敢减产。

  

如果是他们几个瓜分市场那没问题,相信很容易就达成一致,但是他们肯定都不愿意其他中小企业分一杯羹,凭什么我给他人做嫁衣?

  

所以难难难!

  

另外听说好像又要退出组件期货了,也不知道是谁出的主意,当然真的假的还不知道啊,只是有这个传闻。

  

这肯定不是好主意,碳酸锂推出期货后,价格是什么走势?工业硅推出期货后,价格是什么走势?这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当然不是说期货不好,也不是说期货是导致产品价格大跌的元凶。

  

但期货不是这样玩的,套期保值也不是这样玩的,这样只会给行业雪上加霜。

  

不过咱就是一凡夫俗子,人微言轻,随口那么一说而已。

  

这就是光伏企业的众生相,在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一把火之后,只会有更多的火烧起来。

  

我做了下面这张《A股核心资产研究汇总》表,里面精选了上百家优质公司,并附数万字的分析方法。

  

所有分析过的公司都会在上面这个表里更新数据。

  

#财经#。

  

摘要:至暗时刻与重生之门(欢迎关注杠杆游戏)!

  

撰文杆姐编辑爱丽丝。

  

拼多多似乎在经历增长神话的破灭。

  

2025年5月27日,拼多多一季度财报披露:总收入增长约10%的“体面”之下,净利润同比跌超47%,创上市以来最大降幅,堪称崩塌。当日美股开盘,其股价一度狂泻15%,以13。64%的跌幅收盘,市值蒸发超200亿。

  

截图来源东方财富(特此感谢)。

  

市场惊愕之余,一个残酷问题浮出水面——拼多多为何突然失速?

  

1、营收失速。

  

2025年一季度,拼多多总收入956。7亿元(约合 131。84 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0%,与市场预期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麦格理研究报告指出,拼多多收入较该行预期及市场预期分别低14%、8%。

  

图表来源东方财富(特此感谢)。

  

纵向比较杠杆游戏发现,拼多多仅10%出头的营收增速,相对其往期也是低到尘埃,要知道2024年1季度其营收增速还高达130。66%。

  

从收入结构来看,1季度拼多多在线营销服务和其他收入同比增长15%至487。222亿元,交易服务收入同比增长6%至469。5亿元。其中交易服务收入增长显著放缓,去年第四季度按年增长为33%。

  

曾被寄予厚望的Temu业务,如今成为拼多多的“阿喀琉斯之踵”。如花旗报告称,Temu从全托管模式向半托管模式转型,直接导致交易服务收入增长放缓,对整体营收增长产生明显拖累。

  

全托管模式下,Temu对商品的定价、库存管理等方面有较大掌控权,能更好地保证商品质量和配送效率。这种模式虽能快速起量,但履约成本高企。

  

半托管模式赋予商家更多自主权,有助于吸引更多商家入驻,提高商品丰富度,却也增加了管理难度。花旗指出,这种转型导致“投资与回报周期错配”,短期成本激增却未见收入反弹。

  

此外,Temu转型阵痛还遇到地缘政治困局, 可以说是雪上加霜。美国对跨境电商加征关税,迫使Temu提前3-5个月囤货。麦格理测算,仅此一项便可能吞噬其15亿元现金流。

  

中美博弈目前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Temu的合规成本与供应链稳定性有可能持续承压。

  

2、利润大跌!

  

利润方面,如杠杆游戏文初所言,拼多多1季度归母净利润仅为147。4亿元(20。315 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279。978亿元大幅下降约47。35%,近乎腰斩。非GAAP净利润也下降45%。下滑幅度亦超出市场预期。

  

这背后,是拼多多成本端烧钱数量居高不下。

  

除了海外烧钱,国内照样烧钱。大和研报指出,拼多多的中国境内销售和营销费用将维持高企,因为市场竞争激烈。

  

财报显示,1季度拼多多总营业费用386。4亿元,比2024年同期的281。4亿元增长约37。3%,其中销售和营销费用334。027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34。107亿元增长约42。7%,主要是由于促销和广告活动支出增加。

  

相比10%的收入增速,43%的销售和营销费用增速显得刺眼。

  

拼多多董事长兼联席首席执行官陈磊表示,公司在第一季度对平台生态系统进行了大量投资,以在外部环境快速变化中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支持。

  

拼多多执行董事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赵家珍强调,加强商户支持对于构建健康的商户生态系统至关重要,这一战略决策旨在帮助中小企业商家群体推动销售并降低成本。

  

然而,这种投资策略必然会对短期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如麦格理所述,拼多多承诺对平台生态投资,将为盈利前景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下调了盈利预测。

  

基于以上种种,麦格理将目标价从153美元砍至126美元,大和从180美元降至145美元,花旗从165美元下调至152美元。

  

3、至暗时刻与重生之门?。

  

在杠杆游戏看来,拼多多股价过去三年的飙升,是建立在“GMV高增长-变现率提升-规模效应释放”的三角模型上。

  

而当总营收跨过千亿门槛后,拼多多似乎未能通过规模摊薄成本。数据显示,该司1季度非公认会计准则(non-GAAP)经营利润率跌穿20%,为19。1%。这是否意味着曾经的增长逻辑失效?

  

图表来源东方财富(特此感谢)。

  

如今的拼多多似乎正陷入战略撕裂:既想维持低价心智,又试图向“高质量增长”转型。这种矛盾在财报中具象为双重悖论。

  

其一就是前面杠杆游戏提到的,规模增长逻辑失效!

  

其二技术短板明显。1季度尽管拼多多研发费用从去年同期的29。1亿元增至35。8亿元,但在AI、物流等关键领域,拼多多仍落后于阿里、京东。管理层口中的“技术赋能”似乎尚未转化为护城河。

  

综上,拼多多一季度利润崩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但不限于激烈竞争下成本费用激增、转型期战略投入增加、外部环境冲击等。

  

然而,拼多多管理层的长期主义理念和对平台生态的持续投资,也为其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如陈磊所言,短期阵痛是为长期健康。

  

但也不得不考虑到,若持续投入换不回商户质量与用户黏性提升怎么办?资本恐怕没有太大耐心去搞不确定性下的长期主义。

  

可以确定的是,拼多多第一阶段的故事已告一段落,后期需要在短期业绩压力和长期战略投入之间找到平衡,并应对市场竞争和政策环境的变化,同时讲出新故事。

  

本文未标注出处的图表,均源自企业官网或公告,监管部门披露,特此说明并致谢。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系杠杆游戏创作,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另,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杠杆游戏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学习交流探讨用,非投资建议。用户据此进行的一切投资,请自负责任。文章如有疏漏、错误欢迎批评指正。

相关文章

晓数点|一周个股动向:沪指周跌3% 立讯精密获500家机构关注

晓数点|一周个股动向:沪指周跌3% 立讯精密获500家机构关注

  本周(4月7日至4月11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沪指周跌3.11%,深成指跌5.13%,创业板指跌6.73%。   牛熊股:11只个股涨超40%,这只种业股周涨幅居...

徐小明:周二操作策略及6.30主力资金最大买入个股清单

徐小明:周二操作策略及6.30主力资金最大买入个股清单

   今天市场继续上升,个股方面两市也是涨多跌少,超过了3000家股票上涨。   ...

马云又出国了,现身比利时,他的生意遍布世界,走出困境东山再起 ,这就是人性!贵州

马云又出国了,现身比利时,他的生意遍布世界,走出困境东山再起 ,这就是人性!贵州

   马云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企业家,他创造了很多让人称赞的事迹。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老师,到全球知名商人,马云一直引领创业着潮流。只不过,前几年马云事业受到一些影响...

DeepSeek概念股遭热炒 多家公司提示:交易风险较大!

DeepSeek概念股遭热炒 多家公司提示:交易风险较大!

        DeepSeek(深度求索)带起...

农村闷声发大财的3个生意,放下面子去干,收入超乎想象!-刘强东入局汽车,注册新商

农村闷声发大财的3个生意,放下面子去干,收入超乎想象!-刘强东入局汽车,注册新商

   如今,城市里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不少企业经营困难,降薪裁员成了常态,物价却依旧居高不下 。但很多人都忽略了,其实农村藏着不少商机,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三个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