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股民要做好心理准备,周末三大消息!满仓、空仓的都来看! ,俄罗斯发起“斩
朋友们,周末市场的喧嚣暂时褪去,但有些信号值得所有投资者冷静思考。以下三个关键点,无论你是空仓还是满仓,都需要客观审视。
一、中概股回调:科技股的 “配角困境” 与结构性机会1。中概股普跌背后的逻辑周五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超 3%,腾讯、阿里等龙头领跌,反映出海外资金对中国科技企业的短期谨慎情绪。核心原因包括:美国对华科技管制加码,半导体、AI 等领域面临新限制;部分企业 Q1 财报不及预期,市场对盈利复苏节奏存疑。A 股科技股的 “配角定位”:
A 股科技企业多为中概股、恒生科技成分股的供应链环节(如消费电子代工厂、芯片封测商),若主角(终端品牌、核心技术企业)表现疲软,配角的业绩弹性将受限。例如,某手机 ODM 厂商 70% 营收依赖中概股客户,若客户销量下滑,其股价难独善其身。2。科技股的 “磨底周期” 与结构性机会调整时长测算:历史上科技板块深度调整周期通常为 6-12 个月,当前仅 2 个月,套牢盘消化尚不充分,需警惕 “抄底早于磨底” 风险。细分领域例外:国产替代加速领域:半导体设备(北方华创)、工业软件(中望软件)等 “卡脖子” 环节,政策补贴 + 订单增长支撑业绩,抗周期能力较强;AI 应用落地场景:AI + 医疗(卫宁健康)、AI + 工业(宝信软件)等能快速转化为营收的方向,机构调研频次环比增加 30%。二、陆家嘴论坛:金融政策如何影响大资金布局?1。政策预期:机构友好型改革导向2025 陆家嘴论坛将发布 “若干重大金融政策”,结合前期吹风会,可能涉及:扩大 QFI/RQFII 投资范围(如允许投资科创板做市商 ETF);优化衍生品工具(如推出中证 1000 股指期权);试点跨境 ETF 互联互通。政策本质:吸引中长期资金(如主权基金、养老金)入市,提升 A 股在全球指数中的权重(MSCI 中国指数权重或从 4% 提至 6%),这些政策更利好大资金而非小散户。2。小散户的 “生存现实”规则设计的 “门槛效应”:
衍生品工具(如 ETF 期权)、跨境投资(如港股通)等玩法需 50 万以上资金门槛,将 90% 的小散户排除在外。机构可通过多空对冲平滑波动,而小散户只能 “单向做多”,天然处于劣势。应对策略:承认自身局限,放弃 “精准博弈”,转向指数基金定投(如沪深 300ETF、科创 50ETF),用时间平滑风险;聚焦 “简单易懂” 的投资逻辑,例如:
・高股息策略(银行、电力 ETF,年化股息率 4%+);
・行业主题基金(如军工 ETF、消费 ETF),避免个股黑天鹅。
残酷真相:A 股本质是 “资金博弈场”,小散户的优势不在专业而在灵活,与其抱怨规则,不如适应规则 —— 用 “少而精” 的策略替代 “多而杂” 的操作。
三、机构减空 ETF 空单:多空博弈的 “暗线信号”1。衍生品市场的 “多空再平衡”盘后数据显示,机构大幅减空 ETF 衍生品空单,反映出:对短期市场过度悲观预期的修正(如 5 月 CPI 数据回升至 1。8%,缓解通缩担忧);为政策利好(陆家嘴论坛)提前布局,降低对冲仓位。小散户的认知差:
机构做空 ETF 并非单纯看空,而是通过 “现货多头 + 期货空头” 锁定利润(如某基金持有 10 亿宁德时代,做空创业板 ETF 对冲系统性风险)。小散户跟风做空容易 “双杀”,因缺乏现货头寸对冲波动。2。市场专业化的 “降维打击”玩法迭代:
过去 5 年,A 股衍生品规模增长 300%,期权、互换等工具成为机构标配,而小散户仍停留在 “看 K 线猜涨跌” 阶段。例如,某量化私募通过 “ETF 期权波动率套利”,在市场震荡中实现年化 15% 收益,而散户却在追涨杀跌中亏损。破局之道:放弃 “成为专业投资者” 的幻想,选择 “借力”:跟随机构持仓变化(如北向资金连续增持的标的)、配置 “固收 +” 产品(债券 + 少量衍生品增强收益);设定严格纪律:单笔投资不超过本金 10%,年交易次数不超过 12 次(避免频繁操作损耗收益)。猎人中心化:在 “机构化” 浪潮中找到自己的生存坐标
市场正在加速分化:一边是机构通过专业化工具博弈,另一边是小散户在信息差与工具差中挣扎。但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有几点永恒不变:
敬畏市场:承认自己无法预测短期波动,用 “模糊正确” 替代 “精准错误”;聚焦本质:投资的核心是 “买资产而非买代码”,关注标的背后的现金流、护城河;提升认知:与其抱怨规则不公,不如花时间学习财报分析、行业研究,让自己的认知匹配账户规模。
周末分享这三点,不是为了制造焦虑,而是希望大家在喧嚣中保持清醒 —— 股市从来不是 “提款机”,但也绝非 “绞肉机”。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与策略,比盲目跟风更重要。
即将到来的俄乌谈判,并没能阻止两国在前线展开激烈较量,战争已进入白热化状态。当下,在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苏梅州等方向,俄军发起了猛烈进攻,不甘示弱的乌军,也在局部方向反攻了俄军。
当然,从整体上看,俄军占据着主动与优势。根据俄罗斯国防部在5月29日的表态,俄军使用“伊斯坎德尔”导弹与“天兰葵-2”无人机,对乌克兰发起了斩首袭击,并成功摧毁了乌军特种作战中心“南部”指挥部,地点在尼古拉耶夫州。
为了证实“没有说谎”,俄罗斯军方还公布了乌军指挥部被摧毁的视频。
普京或许也没想到,俄军发起斩首行动后,不到48小时,俄罗斯就迎来了3个噩耗。
第一件事,谁干的?俄罗斯后院又起火了。5月31日,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俄罗斯一座桥梁突然坍塌了,随后,一辆列车因此脱轨,地点在布良斯克州。
很快,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就介入了调查,俄罗斯救援人员迅速抵达当地。为了快速救助车上乘客,这一次,俄罗斯投入了大量救助人员与设备。
让普京心碎不已的是,虽然俄罗斯迅速采取了救援行动,但这起悲剧还是造成了大量伤亡。
俄罗斯称,该事故已造成7人死亡、69人受伤。
不确定的是:随着时间推移,伤亡人数会不会持续增加。
那么问题来了:导致桥梁突然坍塌的原因是什么?是意外造成的悲剧,还是不怀好意的势力干的?
按照俄媒的表态,破坏桥梁的是自制爆炸装置,这是一起人为制造的爆炸事件。
俄媒称,在桥墩以及支座的位置,俄罗斯找到了4个爆炸装置。
简而言之,有俄媒认为,桥梁之所以会突然坍塌,与爆炸密不可分。
但截至目前,俄罗斯仍未给出最终调查结果,乌克兰没有就此事表态,美英法德选择了失声。
不出意外的话,普京会要求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彻查此事,以给俄罗斯民众一个交代。
从以往的例子看,这件事应该没那么简单。
第二件事,默茨即将访问美国,德国与俄罗斯撕破脸。德国在5月31日证实,默茨将在6月初访问美国,到时候,默茨会与特朗普举行会晤,以讨论俄乌冲突、中东局势,以及美欧贸易谈判。
这将是默茨执掌德国以来,首次访问美国。在俄乌冲突悬而未决、德国取消援乌武器射程限制、德国有可能为乌克兰提供“金牛座”导弹、马克龙威胁俄罗斯的当下,默茨对美国抛出橄榄枝,意义不言而喻。
在这之前,默茨已经访问了法国与波兰,还在柏林热情招待了远道而来的马克龙。默茨承诺,将为乌克兰提供价值50亿欧元的军事援助。
默茨非常担心一件事:美国削减甚至是暂停对乌克兰的军事与情报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默茨访问德国的时间,恰好在俄乌第二轮谈判结束后,这不是无缘无故的。默茨与特朗普都在等待伊斯坦布尔会谈的结果。能预料的是,如果俄乌谈判再次破裂,恼羞成怒的特朗普,就会用实际行动敲打俄罗斯,比如对俄罗斯扩大制裁。
对默茨而言,那将是拉拢特朗普对付普京的好机会。到时候,德国可能会落实援助乌克兰的计划,比如送上“金牛座”巡航导弹。
泽连斯基在5月31日表示,乌克兰不清楚俄罗斯将在伊斯坦布尔谈些什么,土耳其与美国也不清楚。泽连斯基释放的信号很明确:基辅与全世界都希望俄罗斯结束战争,乌克兰希望美国果断使用制裁去推动和平,俄罗斯必须为实现停火目标采取行动。
不难看出,泽连斯基这是在对俄罗斯发出最后通牒。问题在于:普京是否愿意妥协?
默茨坚定支持乌克兰,让泽连斯基看到了新的希望。怒不可遏的俄媒,甚至发出了一旦“金牛座”导弹被用于打击莫斯科,那么俄罗斯就会轰炸柏林的威胁。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结果:俄罗斯与德国互相威胁,且都不肯让步。美英法与世界各国都想知道一个答案:一旦“金牛座”巡航导弹落在了俄罗斯本土,普京是否有胆量轰炸德国?
要知道,根据北约的集体防御条约,俄罗斯对德国本土发起导弹袭击意味着,俄罗斯与美国主导的北约开战。到时候,北约数十国都会支持德国。
现在的德国,已经不再将俄罗斯的威胁当回事了,默茨不太可能对普京妥协与让步。
第三件事,波兰要对俄罗斯趁火打劫?据俄新社5月31日报道,波兰前法官施密特表示,波兰正在加里宁格勒边境“加紧修建军事设施”,为了实现目标,波兰还驱逐了生活在那里的居民。
几乎同时,北约32国还在俄罗斯边境举行了联合军演。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认为,芬兰与瑞典加入北约意味着,北约试图将目标指向北极地区,这不可接受。
为了更好地保护北约盟友与威胁俄罗斯,德国还打算在立陶宛部署一个师,人数高达5000。,这引起了俄罗斯的愤怒。
当下,北约正在大规模扩军。北约甚至认为,德国有必要为北约提供4万兵力。
这不由得让人疑惑不已:波兰与北约到底想干什么?
最后,怎么看待目前的俄乌冲突?
能预料的是,在俄乌都不愿意做出巨大让步的情况下,第二轮谈判应该会无果而终。俄罗斯有不能让步的考量,乌克兰也有不能认怂的理由,最终结果就是不欢而散。
还有就是,谈不拢的结果就是继续打,俄罗斯发起夏季攻势,显然是为了占领更多乌克兰领土还有增加谈判筹码。但乌克兰也迎来了好消息,因为德国成为了基辅的新靠山。
当然,俄乌都不希望看到美国退出谈判,乌克兰还想获得来自美国的支持。
美前国务卿蓬佩奥在5月31日表示,美国绝不能在某一天停止支持乌克兰,美国绝对不能一走了之。蓬佩奥认为,乌克兰不是美国可以牺牲的棋子,停止支持基辅意味着,美国会成为全世界的笑话。
但可以肯定的是,特朗普不会听蓬佩奥的,没有谁知道特朗普接下来会怎样出招。美国可能会加大军援乌克兰的力度,也有可能彻底抛弃乌克兰,还有可能会拉拢俄罗斯。
国际局势变化之快,常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俄乌冲突存在太多变数。
过去三年,法国、德国还有美国,都调整过对待俄乌冲突的态度。
一开始的时候,法国不愿意深度介入,但在2024年,法国居然打算出兵乌克兰。在朔尔茨时代,德国虽然是军援乌克兰力度最大的欧洲国家,但朔尔茨不愿意为乌克兰提供“金牛座”导弹,默茨却有意这么做。
美国的反转,更是让人感到瞠目结舌。只是换了一个白宫之主,美国就迅速变脸了。
对此,泽连斯基只能长叹一口气,却又无力改变现状。
不管怎样,还是呼吁美俄欧乌保持克制,这场战争已经造成了大量死伤。继续打下去,结果只能是俄乌两败俱伤。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让俄乌握手言和呢?
打到最后,世界各国没准会发现,俄罗斯得到了土地,美国获得了利益,欧盟得到了债务,留给乌克兰的,却只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