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土拍单日成交超130亿元 海淀两宗地块受关注及两大芯片巨头官宣并购!条款亮了
本报记者陈潇。
6月5日,北京土地市场共成交4宗地块,总成交金额达130。6亿元,范围涵盖海淀、石景山、昌平三区。其中,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建壹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壹品”)摘得海淀区宝山村2宗地块,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与此同时,继通州区联合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蛇口”)共同开发八里桥地块后,贝好家(北京)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好家”)再度出手,与多家房企组成联合体,以底价获得昌平北四村地块,加码北京市场的意图更加明确。
分析人士表示,随着近期优质地块供应节奏加快,部分行业企业正借机完成核心城市战略落子,释放出长线布局的积极信号。
此次成交的4宗地块中,最受瞩目的当属海淀区宝山村0016、0017两宗。其中,经过多轮现场竞价,0016地块最终由中建壹品以27。78亿元成交,楼面价约5。51万元/平方米,溢价率1。76%;0017地块最终由金隅集团以33。64亿元成交,楼面价约5。6万元/平方米,溢价率1。48%。
“从位置上看,成交的2宗海淀区地块交通便捷,距离地铁6号线廖公庄站步行距离约700米;临近西五环入口约800米。教育配套方面,规划中明确将配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目前拟引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育资源。”中指研究院土地市场研究负责人张凯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宝山村地块核心价值体现在其稀缺的五环内区位、明确的教育资源引入计划以及相对合理的价格梯度。
此外,石景山区西黄村地块则由中海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地产”)以底价45。23亿元摘得,成交楼面价约2。75万元/平方米;昌平区北四村地块由越秀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等房企和贝好家组成的联合体以底价23。95亿元摘得,成交楼面价约3万元/平方米。整体来看,本轮供地延续了北京今年以来的“稳量提质”的出让节奏,拿地企业以央企、国企和品牌民企为主。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贝好家在北京加速布局。5月29日,贝好家与招商蛇口和中海地产,就北京通州八里桥棚户区改造项目地块达成联合开发合作。
此前,贝好家在北京的首个项目为公司与中国电建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的门头沟区域长安华曦府,该项目2024年12月15日开盘,2。5小时内首推所有房源即售罄,销售额16亿元。
贝好家北京区域总经理宋兴华表示:“得益于北京北部区域的望京、中关村和上地、清河等科技产业中心长期发展势能,地理位置接近的昌平区一直以来都是发展热土,生命科学园区域在自有新兴产业支撑下,具备巨大发展潜力。”?。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126 原标题:北京土拍单日成交超130亿元 海淀两宗地块受关注
6月5日晚,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国科微(300672)披露重组预案,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中芯集成电路(宁波)有限公司(简称中芯宁波)94。37%的股权。
通过本次交易,公司将具备在高端滤波器、MEMS等特种工艺代工领域的生产制造能力,构建“数字芯片设计+模拟芯片制造”的双轮驱动体系。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6月6日开市起复牌。
中芯国际(688981)也公告称,全资子公司中芯控股拟向湖南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出售所持有的中芯集成电路(宁波)有限公司14。832%的股权。交易完成后,中芯控股将不再持有中芯宁波的股权。
记者梳理发现,“并购六条”以来,“好制度”正鼓励更多“好公司”推出“好方案”。2024年9月以来,深市公司新增披露的资产收购类重组中,产业并购近八成,新质生产力行业占比超七成,集中在半导体、基础化工、信息技术、装备制造、计算机等领域。
根据重组预案,并购标的中芯宁波是国内少数可以提供覆盖SUB6G全频段、全工艺滤波器的晶圆制造企业,掌握高端BAW滤波器芯片制造技术;标的公司生产的滤波器产品已应用于国内某头部移动通讯终端企业的旗舰机型。
一位芯片行业业内人士分析,滤波器是射频前端的核心器件,提供手机无线通信功能,技术研发难度较高。中芯宁波产品在手机端的成功搭载,标志着已打破海外厂商在滤波器制造领域的工艺垄断,有望破解我国通信芯片行业长期面临的“卡脖子”问题。
提升上市公司市场竞争力。
市场预期,国科微作为芯片设计企业,通过本次收购可具备晶圆制造能力,加强在产业链更广泛的能力基础。在通信芯片领域,中芯宁波的滤波器产品和国科微的WiFi芯片产品面向共同的客户群体,两家公司可以共同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同时,本次交易将有助于促进双方市场与客户资源融合,提升上市公司市场竞争力,共同推动加强与战略客户的全面合作关系。
预案显示,由于中芯宁波处在产能爬坡期,产品结构、工艺优化及产能利用率未达到最佳状态,业绩尚未实现盈利。
从财务数据来看,中芯宁波近几年亏损金额仍较大。2023年、2024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13亿元、4。5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43亿元、-8。13亿元。
上述芯片行业业内人士分析,芯片制造企业因资产规模较大,产能爬坡期间需正常计提折旧,亏损属正常现象,随着产能稳步释放及折旧结束,毛利率等财务指标有望显著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中芯宁波已与国内头部移动终端企业就滤波器产品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2025至2028年间,该企业将从中芯宁波采购其移动终端产品所需射频滤波器总量的50%。
方案充分考虑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
记者发现,本次交易方案对于相关减持限制较为严格,符合鼓励耐心资本导向。
根据重组预案,交易对方三年内不减持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三年届满后,若中芯宁波实现盈利,交易对方可以依规减持其持有股份;若中芯宁波未实现盈利,则交易对方投资期限未超过十年的仍不减持,超过十年的可以减持50%持有股份,后续待中芯宁波盈利后,方可减持剩余股份。同时,减持价格不得低于本次发行价。
此外,股东会表决阶段,国科微控股股东及同时持有国科微及标的公司股份的大基金均不参与表决,将选择权充分交给中小投资者。
一位资本市场资深人士表示,前述中小股东保护机制充分体现了对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关注与重视,重组若能成功,将成为资本市场支持新质生产力、平衡投资者保护的典范。
收购优质未盈利资产案例不断涌现。
2024年9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提出支持上市公司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布局,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聚集;支持上市公司结合自身产业发展需要,在不影响持续经营能力并设置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相关安排的基础上,收购有助于补链强链、提升关键技术水平的优质未盈利资产。这些措施旨在持续推动优化并购重组质效,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步伐。
记者梳理发现,“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市场上出现了多单收购未盈利标的案例,如思瑞浦收购创芯微、芯联集成收购芯联越州少数股权、捷捷微电收购捷捷南通、赛力斯收购龙盛新能源、阳谷华泰收购波米科技、晶瑞电材收购湖北晶瑞等。
具体来看,晶瑞电材拟收购湖北晶瑞股权,标的主营高纯化学品业务,用于半导体领域中的清洗、蚀刻、成膜等制造工艺环节,是半导体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性材料,交易有助于提升高纯化学品产量,增强上市公司在电子化学品领域的竞争力,为打造高端半导体产业链提供支撑。赛力斯以81。64亿元收购龙盛新能源100%股权,二者同属智能汽车产业链,标的公司的智能制造能力与赛力斯的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形成协同,有望助力赛力斯快速实现生产基地从租赁到持有的模式转型,强化产业链自主可控。国科微本次收购有望为市场再添收购新质生产力方向未盈利资产的典型案例。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126 原标题:深夜,两大芯片巨头官宣并购!条款亮了:不盈利不减持,低于发行价不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