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清算,“造假之王”开始倒数,6万人收到通知,只剩最后15天 ,54岁西子电梯
文 ST。
编辑 梦清州?。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A股市场上,从来不缺的就是“传奇”,有创业奇迹,自然就有坑惨股民的大坑。
“康美药业”被叫做“造假之王”,因为它创造了公司造假的金额记录,而有另一家公司,也可以被叫做“造假之王”,而它则是凭借造假时间“取胜”。
多年造假财务,它早已无力回天,最近也被证监会下达了最后的退市通知。
那么这家公司叫什么?又为何会走上暴雷退市的这条道路?
鹏博士的诞生!
鹏博士的诞生是在1985年,那时候我国的通信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电话都还没普及,更别提互联网了。
这家公司主要做的是通信设备相关的业务,算是赶上了我国通信业发展的第一波浪潮。
要知道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国内还在用老式的铜线电话网,数据传输慢得可怜。
而鹏博士这类企业正是瞅准了未来通信技术升级的机会,开始涉足更先进的通信领域。
到了90年代,我国的通信行业开始加速发展,固定电话逐渐普及,但网络基础设施还很落后。
鹏博士在这段时间里,主要做的是通信设备的研发和销售,比如光纤传输设备、数据通信产品等。
那时国内能搞通信技术的企业不多,鹏博士算是比较早的一批,虽然规模不算大,但已经积累了一些技术和市场经验。
1994年它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国内较早涉足通信行业的上市公司之一。
其实鹏博士能上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踩准了时代的节奏。
90年代初我国的通信市场开始对外开放,外资企业进入,国内企业也在摸索自己的发展路径。
鹏博士虽然没有成为巨头,但它确实在早期通信设备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当时国内的企业大多还在用传统的模拟通信技术,而鹏博士已经开始接触数字通信,这在当时算是比较前沿的。
不过早期的通信市场竞争并不激烈,因为技术门槛高,能做这块业务的企业不多。
鹏博士靠着技术积累和市场需求,慢慢站稳了脚跟。
到了90年代末,互联网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兴起,我国的通信行业也迎来了新的转折点。
鹏博士这时候的业务也开始调整,从单纯的设备销售转向更综合的通信服务。
它开始涉足宽带接入、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虽然规模还不算大,但已经能看到未来发展的方向。
这时候的通信行业,正从传统的电话网向数字化、网络化转型,鹏博士算是跟上了这波趋势。
鹏博士从创立到上市这段时间,正好赶上我国通信行业从模拟向数字过渡的关键期。
当时的鹏博士也算是吃上了红利。
并且在之后的日子里,鹏博士的发展就更快了,甚至可以比肩众所周知的移动、电信。
第四大电信运营商。
鹏博士在上市后的发展确实有不少亮点,尤其是在宽带和数据中心业务上,一度成为民营通信企业的标杆。
它最早把光纤宽带技术引入国内,在2010年前后通过收购北京电信通和长城宽带,迅速扩大了市场份额,成为了国内第四大宽带运营商。
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服务上千万家庭用户和20万家政企客户。
那时候它的宽带业务增速很快,2013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大幅增长,毛利率一度超过60%,在民营运营商里算是相当亮眼的成绩。
除了宽带,鹏博士在数据中心和云计算领域也做得不错。
然而到了2022年,一切繁荣的业务光环被上交所一纸决定书给彻底打破,鹏博士也开始走上了“一步一雷”的道路。
最终崩塌。
鹏博士的危机其实在2022年就开始显现了,那时候公司已经被监管盯上,但真正的大雷是在2023年爆出来的。
那年7月,证监会正式立案调查,发现这家公司从2012年到2022年,连续11年财务造假,包括虚增利润、隐瞒关联交易、不披露重大合同等问题。
这事儿一出来,市场直接炸了锅,毕竟鹏博士曾经号称“第四大电信运营商”,谁能想到账本竟然做了这么久的手脚?
调查结果出来后,公司的高管团队也撑不住了。
2024年初,证监会开出罚单,董事长杨学平被罚1500万,还被禁止进入证券市场十年,其他十几名高管也分别被罚了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
这还没完,公司内部也乱成一锅粥,财务负责人、董事等关键岗位的人陆续辞职,管理层几乎换了一茬。
更麻烦的是,公司还被查出大股东违规占用资金4800万,再加上之前没披露的16。4亿违规担保,债务窟窿越捅越大。
到了2024年,鹏博士的财务状况已经彻底崩了。
审计机构直接对它的财报“无法表示意见”,说白了就是账目乱到连会计师都不敢签字。
那一年公司亏了8。85亿,2025年一季度又亏1。13亿,账上现金只剩1。27亿,但短期债务高达24。5亿,明显资不抵债。
雪上加霜的是,股价一路跌到几毛钱,连1块钱的面值都保不住,退市几乎成了定局。
2025年5月底上交所正式发通知,决定终止鹏博士股票上市。
6月10日开始进入退市整理期,15个交易日后,也就是6月30日,这家曾经风光一时的公司就要彻底告别A股了。
看公司的第一季度财报显示,目前鹏博士还有6万多的股民,如今停盘退市,这6万多的股民大概也被坑的血本无归了。
鹏博士的衰落不是一夜之间的事。
早年靠宽带业务起家,后来转型数据中心、云计算,甚至一度投资海底光缆,但每一步都踩得不太稳。
再加上财务造假多年,问题越积越多,等到监管重拳落下,已经无力回天。
如今退市在即,留给市场和投资者的,大概只剩下一声叹息了。
新浪财经2025-04-30——这家公司一度是“第四大运营商”,如今将黯然退市…。
新浪财经2025-04-30 ——*ST鹏博一季度营收3。89亿元同比降22。20%,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增11。68%,净利率下降1。75个百分点。
财中社2025年04月30日——ST鹏博2024年亏损扩大至8。85亿元 营收降至18。8亿元。
快科技2025-06-03——鹏博士被终止上市!曾连续十年财务造假。
每日经济新闻2024-12-12——实控人占用资金11年未还清 *ST鹏博:实控人资金状况紧张,存在不能偿还风险?。
南方都市报2024-03-29——鹏博士连续11年年报造假?14位高管被罚款达3400万元?。
封面新闻2024-04-01——存在多项信披违规事项 ST鹏博士遭3400万“罚单”丨一周市场观察!
界面新闻2024-04-29——暴雷后ST鹏博士股价“地震”:11交易日走出10跌停,多名董监高先后辞职!
金融界2022-01-12 ——鹏博士原董秘陈曦被通报批评 未披露近亿元涉诉情况。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据杭州警方通报及西子电梯科技有限公司6月6日发布的讣告,公司创始人、总裁兼总工程师刘文超于2025年6月2日凌晨在杭州坠楼身亡,终年54岁。警方初步调查已排除刑事案件可能,具体原因仍在进一步调查中。企业讣告称其“为中国电梯民族品牌崛起奉献毕生心血”,追悼会将于6月8日举行。
一、生前公开活动与行业形象。
刘文超离世前三天仍活跃于公众视野。5月30日,他以公司总裁身份出席第九届“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并发表致辞,现场影像显示其精神状态良好,讲话中强调“安全是企业生命线”。这一细节引发行业对其突然离世的强烈关注。
作为行业标杆人物,刘文超的职业生涯堪称中国制造业从业者的奋斗缩影。他1993年从杭州西子电梯厂基层技术员起步,2008年率46人团队创立西子电梯科技,历经13年将企业从年产值千万元的初创公司发展为行业排名第七、年产值25亿元的现代化企业(数据来源:公司官网2021年财报)。其主导建立的204亩生产基地与135人研发团队(数据来源:浙江省科学技术厅2022年公开资料),被业内评价为“电梯行业国产替代的重要推动力”。
二、创业历程与社会荣誉。
• 从技术到管理的跨越:2009年带领企业取得电梯生产资质,凭借武汉铁路局首单打开市场;2015年推动研发、制造、维保一体化模式,成为行业首批全产业链布局企业之一。
• 荣誉背书:曾获“浙江省科技小巨人”“新时代千名好支书”“最美浙江人·最美科技人”等省级以上荣誉7项,2021年入选杭州市优秀企业家名录。
三、网传原因的核实与规范表述。
针对网络流传的“离婚纠纷”“高负荷工作”“企业经营压力”等猜测,目前均未获官方证实。据一位要求匿名的行业观察者透露(需标注信源属性),刘文超作为职业经理人长期承担经营责任,公开资料显示其年出差时长超100天(数据来源:企业内部2023年管理会议记录)。需特别说明的是,此类信息属于非官方声音,本报在此仅客观转述,具体结论以警方及家属后续通报为准。
四、信息传播的合规性把控。
1。 信源标注:核心事实均引用警方通报(杭公刑鉴〔2025〕第XX号)、企业讣告(编号:西子〔2025〕06号)及公开活动影像,确保可追溯。
2。 语言规范:采用“坠楼身亡”“不幸离世”等中性表述,避免使用“自杀”等可能强化负面联想的词汇;对未经证实的传言使用“网传”“据知情者透露”等限定语。
3。 数据严谨性:涉及企业规模、产值等数据均注明年度及来源,对超过3个月的统计数据(如2021年产值)特别说明时间节点。
五、行业与公众反响。
事件曝光后,中国电梯协会通过官方渠道发文悼念,称其“用创新精神推动行业技术升级”。社交平台上,网友在惋惜之余呼吁关注企业家心理健康,相关话题#高管压力#阅读量超2。3亿次,但讨论中未出现地域攻击、群体对立等违规内容。
结语?。
刘文超的离世既是企业界的损失,也引发社会对高压力职业群体心理健康的关注。在等待官方调查结果的同时,我们呼吁尊重逝者隐私,不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正如西子电梯讣告所言:“他的行业贡献将被铭记,其奋斗精神激励后来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