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小牛市”触发可转债强赎!南京银行也出手,银行转债存续量走向个位数及固态电
又一只银行转债触发强赎。
6月9日,南京银行(601009。SH)公告,2025年5月13日~6月9日,该行股票价格已有1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不低于“南银转债”当期转股价格8。22元/股的130%(即10。69元/股)。据相关约定条款,该行决定行使对“南银转债”的提前赎回权。
今年以来,受益于银行股强势上涨,除了南京银行,年内还有成都银行、苏州银行、杭州银行共4家银行的可转债已触发或完成强制赎回,市场上存续的银行可转债数量仅剩8只。
东方金诚研发部分析师翟恬甜向时代财经表示,存续银行转债未来大多可顺利实现转股退市,部分转股压力较大的银行转债,可通过引入“白衣骑士”的模式降低转股难度。
在业内人士看来,发行可转债是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重要方式。“对银行而言,投资者转股后,可转债资金转化为股权资本,能够有效补充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提前赎回并促使转股后,也能帮助银行减少利息支出、降低财务成本。”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向时代财经分析。
6月10日,银行板块再度迎来资金净流入。据Wind数据,银行精选板块涨幅为0。55%,当日资金净流入14。27亿元,截至当日收盘,民生银行(600016。SH)、浙商银行(601916。SH)涨超2%,涨幅居前。
南银转债触发强赎!
据南京银行相关公告,南银转债发行于2021年,每张面值100元,发行规模总计200亿元,期限6年,此次为提前两年触发强赎。
自发行以来,因该行实施分红派息,南银转债的转股价格经历了多次下修,从初始转股价格10。10元/股调整至最新的8。22元/股。从转股情况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0日收盘,南银转债的未转股比例约25。83%。
南京银行在最新公告中同时强调,投资者所持的“南银转债”可在规定时限内,通过二级市场继续交易或以8。22元/股的转股价格进行转股;除此之外,只能选择以100元/张的票面价格加当期应计利息被强制赎回,截至6月9日收盘,南银转债报138。98元/张,若被强制赎回,可能面临较大投资损失。
一名券商固收分析师向时代财经表示,可转债能否顺利强赎退出,核心在于其正股在二级市场的表现。
在银行股“牛市”的大背景之下,截至6月10日,Wind数据显示,南京银行股价一度从年初的10。46元/股涨至11。44元/股,区间涨幅超7%,股价多次创出阶段新高。
截至6月10日收盘,南京银行涨0。79%,报11。44元/股;南银转债涨0。71%,报138。98元,按最新转股价来计,转股溢价率为-0。14%,转股价值为139。17元。
转债提前完成赎回,有利于增强南京银行资本实力。华泰证券研报指出,南京银行本次可转债提前赎回完成后,将为业务进一步扩张提供支撑。据其测算,转股完成后南京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提升至9。46%。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可转债强赎一定程度上会对正股股价产生影响。
“强赎促进转股,会增加公司总股本,使得每股收益下降,对股价有一定压力;二是转股后流通股供应量增多,可能有部分持有人在转股后逢股价高点出售,落袋为安,从而影响正股价格。”苏商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杜娟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
华泰证券上述研报分析称,截至6月9日,南银转债未转股余额约为52亿元,占公司总市值的比例约为4%。总股本增加,将对南京银行2025年每股收益有所摊薄(24年末未转股余额105亿元,稀释总股本约10%),相应对25年股息率、ROE产生影响,但幅度较为可控。
银行转债今年加速转股。
长期以来,因银行股存在“破净”难题,导致不少银行转债面临“转股难”的问题,能够通过强赎实现退出的银行转债并不多。但今年以来,已有多只银行转债通过强赎、到期兑付等方式退场。
截至目前,成银转债与苏行转债于2月6日、3月17日强赎退市,杭银转债也于5月26日公告提前赎回。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银行转债密集触发强赎,与银行股股价走强有较大关系。
翟恬甜告诉时代财经,银行股在增量资金入场驱动下估值大幅修复,是今年银行转债出现强赎潮的主要原因。“一方面,2024年以来,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低波红利策略受到市场关注,银行股由于业绩稳健、股息高、估值低等原因,受资金青睐走牛;另一方面,随着债券市场低利率时代延续,以及监管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险资成为推动银行股持续走强的关键力量。”其表示。
杜娟认为,可转债转股率与其正股股价表现相关。“当下银行股表现较好,从收益的角度衡量,投资人转股意愿是更高的,银行抓住时机促转股,预计真正需要花费资金赎回的可转债较少,不会耗费太多资金。”!
Wind数据显示,目前在A股上市银行中,有10只银行转债存续,若公告强赎的杭银转债、南银转债完成赎回,则仅剩下8只存续。其中发行规模较大的为兴业转债、浦发转债,发行总额均为500亿元。从到期情况来看,除浦发转债将于今年10月到期之外,其它银行转债的到期日多集中在2027~2028年。
不过在存续的银行转债中,仍有多只转债未转股比例较高。据Wind数据,截至6月10日,浦发转债、青农转债、上银转债、常银转债、紫银转债、重银转债6只银行转债的未转股比例均超过90%。
据翟恬甜预计,目前未触发强赎条件的8支银行转债中,齐鲁转债、常银转债、上银转债与重银转债,未来可顺利转股退市的概率较大。
“2024年及2025年以后,银行转债正股平均实现涨幅31。29%与14。43%,上述转债剩余期限基本在2。5年以上,且正股价格距离满足强赎标准的差距均在15%以下,未来转股退市难度显著降低。”。
翟恬甜同时认为,除上述几只转债之外,兴业转债通过引入大股东溢价转股实现资本金注入,2025年已实现转股规模86。45亿元(大股东注资86。33亿元),未转股比例降至82。71%。
她称,“可以看到,自光大银行引入‘白衣骑士’实现溢价转股后,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溢价转股,已成为银行降低转债转股压力、补充以及核心资本的重要方式。因此,紫银转债与青农转债,虽然转股溢价率依然较高,但若能够引入‘白衣骑士’,其转股压力有望得到有效缓解。”。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
责任编辑:126 原标题:银行股“小牛市”触发可转债强赎!南京银行也出手,银行转债存续量走向个位数。
近期,A股固态电池概念再度升温,多股连续上涨。6月10日晚,多家公司发布异动公告,披露公司固态电池相关业务情况。
继6月9日涨停后,6月10日,甬金股份再度“一字涨停”,市值攀升至71亿元。6月10日晚间,甬金股份对公司涉及的相关概念予以澄清。
其表示,公司主营业务为冷轧不锈钢板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下游主要应用于家用电器、建筑装潢、厨电厨具等行业,不涉及“固态电池”相关产品。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理性决策,审慎投资。
6月6日、9日、10日,德新科技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股价创去年11月以来新高。6月10日晚,德新科技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注意到目前市场上对于公司固态电池概念的热点情况。
公司表示,其子公司东莞致宏精密模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致宏精密”)专注于精密模具及零配件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下游锂电池生产企业、新能源设备制造企业提供能满足不同生产工艺、产品性能及应用需求的系列极片自动裁切高精密模具、高精密模切刀等产品及解决方案。公司不直接生产固态电池。
德新科技还表示,致宏精密所生产的精密模具及零配件产品可用于固态电池的生产,2024年度用于固态电池生产的产品销售收入占公司全年营业收入比例不足1%。鉴于公司股票价格短期涨幅较大,可能存在非理性炒作。
与德新科技类似,金鹰股份近期也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6月10日,公司明确表示,其主营业务为纺织、纺织机械、塑料机械及锂电池材料业务,其中锂电池材料业务2024年营业收入2172。21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1。70%,占比较小。金鹰股份明确,公司未涉及固态电池业务。
固态电池是一种使用固体电极和固体电解质的电池。近年来,固态电池概念备受市场关注。Wind数据显示,万得固态电池概念指数(8841671。WI)6月份以来上涨5%,近一年来上涨约23%。
交银国际近期在研报中表示,固态电池技术正逐步突破,其仍然是行业重点发展方向,技术突破与政策支持驱动其从实验室迈向规模化应用。
研报显示,2024年多家车企和电池企业透露其固态电池量产能力和量产时间节点,2025年开始,相关企业加速推进固态电池研发、上车和测试。短期内半固态电池将在高端车型和储能领域率先落地,中长期全固态电池将定义下一代能源存储标准,并在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开启万亿级市场。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责任编辑:126 原标题:固态电池概念再度活跃 多家公司澄清:不涉及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