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茅台” 这些基金早已抢先埋伏了泡泡玛特等港股新消费股(国金证券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茅台”。
年轻人彻夜排队买LABUBU和黄金,95后“打工人”的工位摆满了盲盒和手办。“新消费”正在不断翻新。
6月10日,潮玩龙头泡泡玛特(09992。HK)收盘价258。8港元,盘中单日最高涨幅达4。47%,今年以来,该个股涨幅已达190%。当日,德银宣布将泡泡玛特的目标价从200港元上调至303港元。
被称为“古法黄金第一股”的老铺黄金(06181。HK),在股价创下1015港元新高后显颓势,6月5日,老铺黄金跌9。05%,但当日南向资金净买入4亿港元,净买入金额创下历史新高。
截至6月10日收盘,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931454。CSI)年内涨幅已经达到了25。69%,近一个月涨幅达3。64%。
沪深交易所公告显示,自6月9日起,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发生调整,布鲁可(00325。HK)、古茗(01364。HK)、蜜雪集团(02097。HK)三家“新消费”概念股被调入。由此,港股通公司名单由502家扩充至505家。随着更多“新消费”股的加入,短期资金的投资热情又被点燃。
6月9日,布鲁可、蜜雪集团、古茗分别收涨22。34%、5。41%和4。34%。其中,布鲁可股价创历史新高,达到193。3港元/股,公司总市值增至481。8亿港元。6月10日,三只股票均有所回调。
在这波港股叠加新消费的浪潮中,一些基金经理已经早早加仓布局。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共有57家公司的207只基金持有泡泡玛特,合计持股为6874。75万股,相比去年年末增加19。15%,持股市值为99。29亿元。
表:持有泡泡玛特个股数量排名前20名的公募基金明细来源:Wind 界面新闻整理。
其中,共有21只基金持有泡泡玛特超100万股。农冰立管理的景顺长城品质长青持股数量为322。26万股,相比去年年末增持了84。32万股。界面新闻记者查看该基金的历史持仓发现,农冰立自2023年7月接管该基金后,逐步减持传统消费股,加码新消费。2024年3月末,泡泡玛特首次进入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而此前连续重仓8个季度的贵州茅台(600519。SH)已不在前十大重仓股中。此后泡泡玛特的基金持仓数虽有调整,但始终为前十大重仓股。
吴远怡管理的广发价值核心持有298。02万股,相比去年年末没有变动。史博管理的南方兴润价值一年持有260万股,相比去年年末没有变动。
此外,胡昕炜管理的汇添富消费升级、汇添富消费精选两年持有均在一季度各增持了150万股。
眼看着泡泡玛特股价不断创新高,一些基金也在一季度选择获利了结。周中管理的交银启道混合在一季度减持105万股,成为当季减持最多的基金。该基金自2024年6月首次重仓泡泡玛特后,经历短暂增持便开启持续减持,目前持股量降至145万股。宁君管理的富国沪港深业绩驱动混合在一季度也减持了泡泡玛特70万股,而泡泡玛特在此前的2024年四季度成为该基金第十位重仓股。
除了潮玩外,老铺黄金也同样吸引了众多基金经理。
老铺黄金于2024年6月28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上市首日股价上涨72。84%。去年下半年,南方基金旗下的5只产品就率先布局,合计持仓227。96万股,成为老铺黄金的第一批“粉丝”。其中,南方中国新兴经济持有该股时间达9个月、该股成为南方港股数字经济第一大重仓股,两只基金当时均由王士聪管理。
表:持有老铺黄金个股数量10万股以上的公募基金明细来源:Wind 界面新闻整理。
去年下半年,老铺黄金已累计斩获244。57%的涨幅,南方基金旗下部分产品进行了获利了结,减持了部分股份。老铺黄金在去年四季度退出了南方全球精选和南方港股数字经济的十大重仓股名单。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共有17家公司的46只公募持有老铺黄金,合计持股为314。17万股,相比去年年末减少10。61%,持股市值为21。14亿元。
截至一季度末,持有老铺黄金个股数量10万股以上的公募基金共有7只。吴远怡管理的广发价值核心持有65。64万股,相比去年年末减持了20。79万股,持股市值为4。42亿元。周文波管理的富国消费精选30持有51。07万股,相比去年年末增加了6。31万股,持股市值为3。44亿元。许炎管理的富国成长策略在一季度新增了34。6万股,持股市值为2。33亿元。
今年3月7日,王士聪从南方基金离职,此前重仓老铺黄金的南方香港成长由熊潇雅接任。该基金在一季度末减持了31。62万股,仅剩余27。63万股,持股市值为1。86亿元。
面对“新消费”概念股的崛起,一些基金经理直呼“看不懂”。“本来觉得买点玻尿酸和医美股就是跟上潮流,没想到现在的潮玩和新玩意儿层出不穷,自己真的是落伍了。”华南一位消费板块的基金经理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鹏华港股消费50ETF拟任基金经理张羽翔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港股“新消费”或成拉动内需新引擎。张羽翔认为,“新消费”赛道具备高成长稀缺性。“Z世代”引领的悦己消费正重构市场格局:潮玩、茶饮、个护美妆等赛道依托“情绪价值+出海加速”实现爆发式增长。例如潮玩企业海外收入增速达45%,智能家居龙头出海占比升至40%,国货品牌通过文化溢价打开全球市场。这些企业已跨越概念阶段,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的验证推动估值重塑。
张羽翔认为,政策和基本面有望形成“困境反转”合力。具体来看,消费板块经历长达四年半的深度调整,公募持仓占比降至历史低位,估值已充分消化悲观预期。2025年“两新”政策(设备更新、以旧换新)加码扩围,财政补贴力度超预期,叠加五一消费数据回暖,社会零售总额增速持续修复,行业景气度拐点相对明确。
那么,新消费公司的估值逻辑与传统消费股(白酒、家电)有何不同?如何判断其合理估值?
景顺长城研究部基金经理张欢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本质上公司价值的估值逻辑没有区别,通过现金流折现,主要区别在现金流的分布。简单来说,传统消费的成长性更低但可预见性和持续性更强,目前在总量经济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业绩上很难有大的波动,投资者更关注绝对估值的高低和波动,更关注赔率。
目前部分新消费概念股涨幅较大,是否存在泡沫风险?张欢认为,一些新消费的公司,虽然股价涨幅较大,但也是实际兑现了业绩,目前看仍然在业绩兑现中,对应的估值还不算离谱。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是这样,目前很多公司都上市时间不久,在市场风格作用下同涨同跌,资金的扰动占了很大一部分,这部分公司或存在泡沫的风险,未来可能会出现分化。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责任编辑:6 原标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茅台”,这些基金早已抢先埋伏了泡泡玛特等港股新消费股。
6月11日,国金证券发表研究报告称,指出养老机器人投资的几大逻辑。
供需矛盾加剧老龄化压力,政策协同推动养老机器人创新发展。我国已进入银龄社会,2024年底65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20亿,养老服务体系正面临人力资源短缺(持证护理员仅约2万)、从业人员结构失衡(40-60岁女性护理人员占比超80%)等多重困境。为应对这一严峻形势,国家通过政策引导积极推动养老机器人产业发展,并于2025年2月成功牵头制定《互联家庭环境下使用的主动辅助生活机器人性能准则》国际标准,引领全球养老机器人产业发展。
老年群体痛点催生康复、护理、陪伴机器人,B+C端市场空间五年规模有望超170亿。随着老年群体日益呈现失能化、多病化和空巢化特征,市场对日常护理、医疗康复及情感陪伴的需求持续攀升。据测算,未来五年内B端养老院及医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120亿元,C端家庭机器人市场有望达到50亿元,展现出广阔的蓝海前景。当前竞争格局中,本土企业如傅利叶在康复机器人领域兼具成本与技术优势,ZUOWEI、越疆等领跑护理机器人赛道,而陪伴机器人市场虽产品丰富却仍缺乏统一标准。
感知+决策+执行+交互构建养老机器人工作闭环,核心技术聚焦于高精度传感器与关节传动部件。养老机器人主要由感知(数据采集)、决策(智能分析与方案生成)、执行(具体操作)和交互(人机沟通)四大部分构成。感知层包括生物、行为和环境三类,其中六维力传感器、IMU、视觉传感器等是行为传感器是养老机器人的核心壁垒。决策层包含大脑和小脑,分别用于高层决策和运动控制。执行层包括线性执行器和旋转执行器两类,对丝杠、减速器等零部件具有较高要求。交互层采用机器人端与移动应用端协同运作的双模块架构。
(文章来源:财中社)。
责任编辑:43 原标题:国金证券:养老机器人市场规模五年超170亿,政策推动与技术突破引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