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长跑”遇“长钱”! AIC、险资、国资多元助力科技创新 ,两部门:鼓励更多
今年5月底,一家量子科技企业获得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超亿元股权投资基金支持;2月,武汉一家科学家创业企业拿到创投机构数千万元融资;去年12月,北京一家大模型企业拿到3000万元A轮融资……这些科技企业饱饮资金“活水”的背后,是各类资本正通过长期股权投资,“耐心”赋能科技创新蓬勃发展。
长期股权投资在支持科技创新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技部等七部门近期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下称《举措》),要求通过AIC股权投资试点、发展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等方式,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和优质资本支持科技创新。
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期调研发现,AIC、保险资金和国有资本正扩展试点范围、创新投资方式、构建接续投资生态,探索“投早、投小、投硬科技”路径。同时,在各类资金实践过程中,一些挑战与困难正在浮现,还需配套相适应的机制政策,对长期资本支持科技创新给予更多“耐心”。
银行系 AIC股权投资基金跑步进场!
AIC探索股权投资始于2021年,原银保监会允许AIC在上海试点科技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试点发现,AIC在支持科技企业方面具有金额大、周期长、风险容忍度高等特征,是科技企业急需的长期资本。”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投行资管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去年9月到今年3月,金融监管总局对AIC股权投资试点进行了两次扩容。成都交子工融股权投资基金(下称“交子工融基金”)便是四川省首只AIC股权投资试点基金,规模10亿元。“我们刚刚完成了首单投资,支持一家量子科技企业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交子金控集团旗下的交子产业基金管理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其管理的交子工融基金还储备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领域的优质拟投项目,将在今年陆续落地。
金融监管总局此前披露,目前全国各地至少已设立74只AIC股权投资基金,签约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根据现行政策,设立AIC股权投资基金时,银行出资比例上限为30%,较先前在上海试点时提升了10%,剩下的70%需要通过社会募集完成。”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投行资管部负责人说,从目前行业实操来看,AIC多是联合地方国资共同出资。
地方国资的参与,有利于推动AIC股权投资基金与科技产业深度融合。交子产业基金管理公司负责人分析,以交子工融基金为例,依托交子金控集团的资源网络,基金能更精准地捕捉新兴产业机会;同时,地方国资产业布局广泛,能够为被投企业提供技术场景对接等支持,形成“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赋能”的闭环生态,加速技术商业化进程。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四川金融监管局等监管部门正在积极推动辖内AIC股权投资基金开展业务,以更好地服务当地科技产业发展。如何加快扩大基金规模以满足各地科技产业的融资需求?多位AIC相关业务人士表示,最大的挑战在募资,希望监管部门优化相关政策,例如进一步提高AIC出资上限或者豁免银行担当基金管理人的要求等,从而推动各类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更积极地参与AIC股权投资基金。
保险系创新投资方式化解风控难题。
保险资金参与股权投资已有15个年头。去年12月底,人工智能企业北京面壁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获得北京科创基金子基金3000万元A轮投资,背后便有保险资金的身影。
去年12月,国寿资产以投资S基金份额的方式对北京科创基金投资50亿元。国寿资产创新投资事业部高级副总裁庄思亮对记者表示,北京科创基金通过数十个专注于硬科技投资的子基金,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领域,以市场化分散投资策略缓解了投资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困难。
通过投资S基金等创新股权投资方式,是保险资金面对“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中的风控难题给出的应对之策。“保险资金因其负债刚性特征,遵循审慎运用原则,总体风险偏好较低。而科技创新领域投资固有风险较高,尤其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看,其早期投资更是风险集中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险资的参与意愿。”庄思亮坦言。
庄思亮认为,鼓励更多保险资金投资科技创新,需要进一步引导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投资的风险管理理念。例如在考核、评估、追责时以组合收益率作为评价标准,而非穿透到底层项目逐个评估,对保险资金支持科技创新给予更高的包容度等。
国资创投建立接续投资机制及生态。
相较于银行系、保险系资金,创投基金是股权投资市场的“老朋友”,也是“主力军”。《举措》有18处提及“创业投资”,要求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等。
“我们今年2月完成了数千万元融资,由国投创合与顺为资本联合投资,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研发人员招募和产品推广。”武汉惟景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中伟告诉记者,国投创合是公司引入的首个外部投资机构,从种子轮开始,一直陪伴公司成长。
相较于金融机构,国资创投机构往往介入更早,在科技研发中、应用落地前、产业链未起势时进场,对我国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填空白、补短板、锻长板。
投资高科技就是投资未来。“国有创投基金需要有前瞻性的布局能力,并构建起长期可持续的支持机制。”国投创合副总经理董川对记者表示,除了吸引带动社会资本成为长期资金、适当延长投资年限外,国有创投机构还可以探索建立接续投资机制及生态,陪伴未来产业成长。
董川举例称,聚焦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国投创合共同发起并直接管理创合松山湖创投基金,对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及其他高校院所孵化的科研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支持;同时,积极引入其他国投系基金及合作创投基金,帮助企业拓展资金来源;当被投科技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可协同国投集团成员单位或其他央企对合适项目进行控股、参股投资。
“此链条之下,我们帮助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现了从科研经费、创投基金到产业资金的接力支持。”董川表示,此外,还可以帮助科技企业与央企产业资源、国家基金生态资源等深度协同,最终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
各类资本还需给科技企业多一点耐心。作为创业的科学家,李中伟认为,科技企业融资主要难在“耐心”。“科技项目本身是一个长期打磨的过程,资本进来后很难三五年内实现退出,需要多一些耐心,以时间换收益,和我们共同成长。”他说。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137 原标题:科创“长跑”遇“长钱”! AIC、险资、国资多元助力科技创新。
为加大金融支持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力度,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着眼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若干措施》提出四方面12条政策措施,包括提升境外来闽人员支付服务水平,进一步便利经常项目外汇资金收付,支持银行优化新型跨境贸易结算等。《若干措施》还提出将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在闽优质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鼓励更多台资企业参与大陆金融市场发展。两部门强调,将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力度,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为优化两岸共同“生活圈”金融生态,服务台胞台资企业登陆第一家园建设。《若干措施》允许福建省内银行为台胞在闽合法合规商品房交易相关款项办理跨境人民币收付业务;为台胞办理商品房交易相关的跨境人民币收付款及境内支付业务。
《若干措施》支持在福建开展境外人员境内支付服务先行先试,提升境外来闽人员支付服务水平。《若干措施》明确,将指导银行加大自动取款机(ATM)改造力度、开通境外银行卡支取人民币现金功能,在重要场景加快外币兑换点建设和自助兑换机布放,提高外币兑换服务水平。
为支持在福州、厦门、泉州开展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若干措施》明确将进一步便利经常项目外汇资金收付。符合条件的审慎合规银行(以下简称“审慎合规银行”)可为试点优质企业办理经常项目外汇收支业务;对于单笔等值5万美元以上的服务贸易等项目外汇支出,可事后核验《服务贸易等项目对外支付税务备案表》。《若干措施》还提出将扩大贸易收支轧差净额结算范围,优化服务贸易项下代垫或分摊业务管理。
《若干措施》鼓励审慎合规银行自主办理试点优质企业真实合规的新型跨境贸易外汇收支业务;允许审慎合规银行直接为试点优质企业办理货物贸易特殊退汇业务,企业无须事前在所在地外汇管理部门登记。
为支持资本项下跨境投融资便利化,《若干措施》规定台资企业在福建开展再投资依法参照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免登记,外债、境外上市外汇登记由银行直接办理。台资企业在福建开展境内股权再投资时,被投资企业或股权出让方无需办理接收境内再投资登记。《若干措施》支持福建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
在支持建设多层次两岸金融市场上,《若干措施》明确将创新两岸社会资本合作方式,支持海峡股权交易中心“台资板”创新升级,加强与新三板合作对接,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在闽优质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鼓励更多台资企业参与大陆金融市场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137 原标题:两部门:鼓励更多台资企业参与大陆金融市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