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财经头条 > 正文内容

“羞耻”的成人用品!竟创造出超过两千亿的大市场?并且还在增长(浙江夫妻卖卡给小学

1个月前 (06-14)今日财经头条7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A。lmm。

  

成人用品,一个被贴上“羞耻”标签,人人避而不谈的行业。

  

却在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直接突破2000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同时还以年均25%的增速一路狂飙!

  从“谈性色变”到“性趣经济”的强势崛起。

  

成人用品行业如今的火爆程度超乎想象!

  01

20世纪80年代,中国成人用品市场尚在襁褓之中。

  1993年,在北京赵登禹路,一家名为“亚当夏娃保健中心”的店铺悄然现身。

  

它是中国第一家公开售卖成人用品的实体店。

  

然而,迎接它的并非鲜花与掌声,而是众人异样的眼光。

  人们纷纷围观,指责声不绝于耳,甚至有人朝店门扔鸡蛋。

  彼时,中国社会对“性”的话题讳莫如深,成人用品被视为洪水猛兽般的存在。

  

购买者为了遮掩,不得不用报纸将产品层层包裹。

  店员交易时,也需戴着口罩和手套,全程小心翼翼。

  

不过,政策的松绑为这个行业撕开了一道曙光。

  200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

  

明确将成人用品从“医疗器械”类别中剔除,行业由此获得了合法身份。

  

但即便如此,线下门店在经营时仍需打着“保健用品”的擦边球。

  小心翼翼地生存。

  

而真正改变行业格局的,是电商平台的崛起。

  

2012年,淘宝将成人用品纳入常规类目,当年销售额直接突破20亿元!

  

然而,早期市场因缺乏管制,产品问题频发。

  劣质硅胶、三无产品充斥着整个市场。

  

部分不良商家甚至将“催情药”“迷奸粉”伪装成正规商品进行销售。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由于缺乏行业统一标准。

  

连避孕套都曾出现“套上加套”的造假现象。

  

尽管如此,市场需求却还在是压抑中如火山般爆发。

  

从计划生育政策下人们的避孕需求,到城市化进程中孤独人群寻找的“情感替代”。

  成人用品逐渐撕下了“色情”的标签,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

  

而这一切,仅仅是一个开始。

  02

若说早期市场主要由“刚需”所驱动。

  

那么2012年之后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则源自一场由年轻人引领的“性”观念革新。

  而这场观念变革的标志性人物,当属马佳佳。

  

2012年,年仅21岁的马佳佳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

  在其他人还沉浸在毕业的快乐时,她已在学校附近开了一家店了。

  

没错,这位云南省高考语文状元,在学校附近开了一家名为“泡否”的情趣用品店。

  但与传统情趣用品店大相径庭的是,她将店铺整体设计成粉色系的潮牌风格。

  

以“90后不搞黄色搞创意”的独特口号吸引众人目光。

  她甚至在店内举办“两性知识讲座”。

  

这种别出心裁的营销方式,让“泡否”迅速成为网红打卡的热门地点。

  

马佳佳也因此登上了《创业家杂志》,成为资本竞相追逐的对象。

  

尽管“泡否”因经营不善最终倒闭,但马佳佳的走红反映了代际观念的转变。

  70后将性视为禁忌话题,80后开始尝试“私下消费”。

  

而90后、00后则将性视为“个人自由”的一部分。

  这种观念的转变在数据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2025年,在成人用品的消费者中,女性消费者占比已达到46%。

  

18-35岁的年轻群体贡献了超过70%的销售额。

  

Z世代更是将情趣玩具视为“悦己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随着资本与巨头的纷纷入场,行业开始了积极推动“去羞耻化”的进程。

  

网易推出了原创情趣品牌“春风”。

  

小米生态链企业“小怪兽”更是将情趣用品打造成了“科技潮品”。

  同时,京东健康也开设了两性健康专区。

  

就连传统药企也开始跨界布局。

  

人福医药收购“杰士邦”,而云南白药推出“私户洗液”。

  到了2025年,中国成人用品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500亿元。

  其中线上渠道占比超过60%。

  

然而,在这繁荣景象的背后,隐忧已悄然存在。

  

当行业试图撕掉“羞耻”的标签时,却发现自己似乎陷入了新的牢笼。

  03

目前成人用品市场规模虽已高达2000亿元,但该行业仍面临着诸多困难。

  尽管行业已经合法化,可监管始终如影随形。

  2025年,多地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

  

部分电商平台以下架数万件“涉嫌传播淫秽内容”商品的方式积极响应。

  

此外,成人用品广告也受限严重。

  企业无法像其他消费品一样进行常规的品牌宣传。

  

只能依赖于“私域流量”和“口碑传播”来扩展市场。

  

而当下年轻人对性的态度相对开放,但整体社会仍存在“双重标准”。

  

女性购买情趣用品常被贴上“放荡”的标签,而男性购买则被视为“正常需求”。

  市场长期以“男性视角”为主导的偏见导致女性向产品开发滞后。

  

而行业自身两千亿市场的背后,是90%以上的中小型企业。

  

由于缺少相应的行业准则。

  

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价格战激烈,质量问题也同样严重。

  2025年抽检数据显示,成人用品合格率不足60%,部分产品甚至重金属超标。

  

同时,消费者隐私方面问题也不容小觑。

  

某电商平台曾因数据泄露,导致上万名用户信息被贩卖,造成严重损失。

  

不仅如此,行业还面临“替代品”的冲击。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元宇宙性爱”成为新风口。

  2025年,某VR成人内容平台用户突破千万。

  

这种沉浸式的体验对传统成人玩具造成巨大冲击。

  

随着技术发展,成人用品行业也面临着“技术性颠覆”的危机。

  但,成人用品市场从“羞耻”走向“刚需”。

  

既反映了消费观念的变迁,也揭示了中国社会对“健康”与“幸福”的新定义。

  

在两千亿市场规模的背后,是2。2亿单身人群、40%的复购率和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

  同样的,两千亿的市场不是该行业的终点,而是起点。

  

当行业能光明正大地谈“性”,当消费者不再为购买情趣用品感到羞耻时。

  

这个市场才真正成熟。

  

参考资料:智研咨询——2025年中国成人用品行业发展历程、需求量、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成人用品市场规模达千亿元,情趣用品成为行业主要增长动力[图]。

  

金融界——报告:2030年成人情趣用品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07亿美元,女性意识觉醒、电商发展推动增长。

  

澎湃新闻——资本热捧情趣用品行业,又一个被年轻人撑起的千亿市场?

  

比泡泡玛特还赚钱的公司出现了!

  2024 年泡泡玛特 130 亿的营业额、34 亿的利润,让同行眼馋得不行。

  创始人王宁更是以1467亿身家成为河南首富。

  

可谁能想到,有个卖 2D 纸片的公司,硬是把这个 “吸金大户” 都比下去了!

  

一家叫卡游文化的公司,就靠卖 2 块钱一张的卡牌,一年净赚近 50 亿。

  这赚钱速度,说是印钞机都不为过!

  那么,这匹 “黑马” 到底啥来头?故事还得从创始人李奇斌说起。

  1。

  李奇斌是浙江温州人,身上自带 “敢想敢干” 的闯劲儿。

  早年间他靠开印刷包装厂起家,创办了甲壳虫集团,专门给各类企业印包装盒、说明书。

  那时候印刷行业竞争激烈,同行们为了抢订单杀价杀得厉害,但他脑子活泛,总能想出新点子。

  别家印普通白纸盒,他就琢磨着给盒子加烫金工艺;客户要印说明书,他就主动建议配套做折叠式图解。

  靠着这些巧心思,硬是把一个起步时只有十几个人的小厂子,做成了年营收好几亿的甲壳虫集团。

  

可就在传统印刷业务做得顺风顺水时,李奇斌却琢磨起了转型。

  

他发现身边 80 后、90 后当父母后,给孩子花钱的方式变了:以前家长买东西讲究实用,现在更愿意为孩子的教育娱乐买单。

  “现在的爸妈,宁愿自己省点,也舍得给孩子报兴趣班、买玩具。”。

  这个发现让他眼睛一亮,开始盯着儿童消费市场琢磨商机。

  

2011年,李奇斌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成立卡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进军动漫衍生品市场。

  这在当时可算 “冒险操作”,毕竟那会儿国内动漫产业刚起步,连像样的 IP 都没几个。

  

事实证明他看对了风口。2013 年,他更是甩出一个让行业震惊的操作:砸 12。3 亿建全国首个动漫 IP 全产业链平台。

  这钱在当时是天文数字,不少人背后说他 “疯了”。

  

但他带着团队满世界跑,从日本买《奥特曼》《火影忍者》的版权,到国内谈《斗罗大陆》《叶罗丽》的合作,只要是孩子喜欢的动漫形象,他都咬牙拿下。

  有人算过,光买这些 IP 版权就花了几个亿,但李奇斌心里清楚:有了这些 “硬通货”,不愁赚不到钱。

  

果然,当他把这些热门 IP 印在卡牌上时,真正的 “摇钱树” 就这么长成了…。

  2

从生产成本来看,一张卡牌的成本低得令人咋舌——普通的铜版纸加上四色印刷,成本可能连五毛钱都不到。

  但经过精心包装和营销后,到了孩子们手中,价格直接翻了好几番。

  

最基础的卡包2元一包,里面通常只有5-8张卡;而高端礼盒装能卖到上百元,里面也不过二三十张卡。

  在这些卡牌中,奥特曼系列无疑是王牌中的王牌。

  在全国各地的小学校园里,奥特曼卡片俨然已经成为孩子们之间的";硬通货";。

  每天放学时分,学校周边的小卖部总是挤满了攥着零花钱的小学生。

  他们眼睛发亮地盯着柜台里的卡包,2块钱抽一包,10块钱抽一盒,就盼着能抽到稀有的";SSR";或";UR";卡。

  

要是运气好抽到一张限量版的";签名卡";,立马就能成为全班羡慕的对象。

  

要是没抽到想要的,很多孩子会咬咬牙再买一包,直到零花钱花光为止。

  你可能觉得2块钱一包的卡牌不算什么,但当这个数字乘以全国1。4亿小学生的庞大基数时,就变成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商业奇迹。

  卡游的财报数据显示,近三年来集换式卡牌为公司贡献了超过80%的收入。

  

换算下来,这意味着每年要卖出几十亿张卡牌!在2024年,仅奥特曼一个IP的卡牌销售额就突破了30亿元。

  更绝的是,他们还玩起了 “饥饿营销”。

  

每款卡牌都限量发售,定期推出新系列,同时宣布旧卡系列停产绝版。

  更厉害的是,卡游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稀有度体系。

  从普通的R卡,到稀有的SR卡,再到超级稀有的SSR卡,最后是极其罕见的UR卡和签名卡。

  这种金字塔式的等级设计,让孩子们永远有追求的目标。

  

为了集齐一套卡牌,很多孩子会不断购买,形成了持续的消费循环。

  

然而,在赚钱的同时,这种商业模式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3。

  打开任何一个家长论坛,都能看到无数父母在吐槽自家孩子沉迷卡牌的故事。

  

一位北京的母亲说:";我儿子为了抽到一张稀有奥特曼卡,前后花了600多块钱,结果抽到的全是普通卡。"。

  更让她气愤的是,孩子为了继续抽卡,竟然偷偷从她钱包里拿了300元。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在杭州某小学任教的王老师发现,班上有超过一半的男生都在收集这种卡牌,有的孩子甚至把早餐钱省下来买卡。

  ";最夸张的一个学生,书包里装了2000多张卡,但真正有价值的不到20张。";王老师无奈地说。

  

这些被孩子们称为";废卡";的普通卡,最终都成了家里的垃圾,很多家长反映,家里堆积如山的卡牌既占地方又难处理。

  

心理学专家指出,这种";抽卡";机制本质上是在利用儿童的冲动心理。

  

这种带有随机性的奖励机制,很容易让他们产生类似赌博的上瘾行为。

  ";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一旦开始抽卡就很难停下来,抽不到想要的就会哭闹,甚至出现焦虑情绪。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卡牌在校园里形成了一种攀比文化。

  

拥有稀有卡的孩子往往更受欢迎,而那些买不起卡的学生则会产生自卑心理。

  面对这些争议,卡游的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

  

2024年首次赴港上市申请未获通过,今年4月又再次尝试。

  资本市场对卡游的态度也很矛盾。

  一方面,其亮眼的财务数据确实吸引了不少投资者;另一方面,这种依赖未成年人消费的商业模式存在很大争议。

  

有分析师指出,如果卡游成功上市,大量资本涌入可能会让这种";抽卡经济";愈演愈烈,最终受害的还是孩子和家长。

  现在的问题是:在商业利益和社会责任之间,应该如何取得平衡?

  一些专家建议,卡游应该建立更完善的防沉迷机制,比如设置单日购买上限,或者开发更有教育意义的产品。

  也有家长呼吁监管部门出台相关规定,规范这类面向未成年人的营销行为。

  

屏幕前的你,家里有孩子沉迷抽卡吗?你觉得卡游该不该上市?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免责声明:该文章的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机构官网、媒体网络和第三方平台等公开信息,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本人修改或删除。

  信息来源

相关文章

凯赛生物:公司在合肥规划建设的Bio-PPA CFRT生产基地也已经开始建设(万

凯赛生物:公司在合肥规划建设的Bio-PPA CFRT生产基地也已经开始建设(万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太原工厂生物基聚酰胺...

小心!明天大乱斗-用一晚上的时间,把自己的钱整理清楚,即使是负债! ,金价,突然

小心!明天大乱斗-用一晚上的时间,把自己的钱整理清楚,即使是负债! ,金价,突然

   尾盘空头疯狂加单。    今天的盘面上不仅仅是指数冲高回落了,整...

神火股份:暂未进行股份回购

神火股份:暂未进行股份回购

        每经AI快讯,神火股份3月3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截至2025年2月...

特宝生物大宗交易成交4110.50万元

特宝生物大宗交易成交4110.50万元

        特宝生物4月10日大宗交易平台出现一笔成交,成交量48.20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