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贯通!从武汉3小时直达!(真惨!昔日CRO龙头4年从230跌到12元,一季度
6月15日西十高铁湖北段最长隧道——园岭隧道正式贯通这标志着西十高铁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
在高铁施工中!
隧道因其施工复杂、安全风险高。
通常被视为施工难度最高的部分?。
园岭隧道全长约13公里。
属于高难度隧道。
无人机航拍秦楚隧道。
“高难度隧道建设是否顺利直接决定线路能否按计划交付。”中铁十二局西十高铁项目部总工程师陈慧锦介绍,圆岭隧道以片岩、片岩夹灰岩、压碎岩、断层角砾为主,穿越高压富水岩层和两郧断裂带,隧道最大涌水量日均达4。3万立方米,可以注满20个标准泳池。施工安全风险极高,隧道内闷热、湿润环境显著。
为确保隧道安全高效建设,施工单位中铁十二局重点推行“机器替人”,在园岭隧道建设中应用了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仰拱液压栈桥、三臂拱架安装机、混凝土湿喷机等成套化工装设备,综合采用地质雷达、TSP和超前水平钻探等多种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装备,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极大减少了隧道内安全施工风险。
“圆岭隧道施工期间,总共投入人力约650人。如果不采用大规模数字化、机械化,则需要2000人左右才能完成相应施工任务。”陈慧锦说,伴随着我国重型装备整体实力的跃升,高铁隧道施工的手段有了极大程度的提高。未来,AI智能建造装备将成为趋势。
智能拱架安装机在园岭隧道施工。
智能拱架安装机在园岭隧道施工。
西十高铁全长约255。7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其中湖北省境内86。36公里,桥隧占比达98。85%,为国家“十四五”规划铁路网建设重点工程。该项目由武九客运专线湖北公司建设管理,中铁十二局等单位承建。当天,全长约10公里的西十高铁郧西隧道也正式贯通。目前,全线26。5座隧道已经贯通25。5座,31座桥梁已经全部合龙。
按照施工计划,西十高铁有望在2026年具备开通条件。届时,西十高铁将与现有的汉十高铁共同组成西武高铁。武汉至西安,今后将不必再绕行郑州,减少铁路行程约340公里。正式通车后,按照现有高铁运行规律,武汉至西安预计3小时以内可达;襄阳至西安预计2小时以内可达;十堰至西安预计1小时以内可达。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无指!
创新药,在今年是利好频频。有数据统计,自2025年初至5月底,共计有53款新药在我国获批上市,其中有30款国产创新药、23款进口创新药,覆盖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部分罕见病用药等领域,可谓是迎来了大爆发。
但并非所有的创新药公司,都能像行业一样,迎来爆发。早上复盘的时候,就发现这么一家创新药公司,它曾是国内从事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服务最大的机构之一,但公司的股价却表现的非常凄惨,四年时间从230元,经过分红除权和下跌,最低来到了12。32元,跌幅接近95%,简直没眼看了!不过,在今年一季报,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里,却出现了社保基金和北向资金集体抢筹的情形。
其中,社保基金109组合,新进929。28万股,位列第10大流通股东;而北向资金则是大幅加仓了142。38%,共持有1771。98万股,位列第5大流通股东。
那么,这家公司究竟有什么魅力,能在今年一季度同时获得社保和北向资金的加仓呢?
公司于2017年8月在上交所上市,发行价12。51元,属于医疗服务行业,主营从事以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服务为主的药物临床前研究服务和实验动物及附属产品的销售业务。
按行业划分,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三类,一是药物临床前研究服务,二是临床试验服务,三是实验动物及附属产品销售业务。
2024年,公司药物临床前研究服务营收19。2亿元,占比95%,毛利率29。19%,贡献利润5。6亿,占总利润的97。54%;临床试验服务营收9996万元,占比4。95%,毛利率13。99%,贡献利润1398万元,占总利润的2。44%;实验动物及附属产品销售业务营收90。7万元,占比0。04%,毛利率13。45%,贡献利润12。2万元,利润占比为0。02%。
公司是国内从事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服务最大的机构之一,专注于药物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性评价和监测,提供一站式的优质服务。药物非临床研究服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涵盖非临床安全性评价、药效学研究和药代动力学研究,具有近30年的丰富经验。
此外,在创新药领域,公司也有着深度的布局。公司是国内唯一拥有两个CLP机构的专业化临床前CRO企业,其中苏州昭衍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药物安全性评价机构,主营药物临床前研究服务与实验动物的繁殖和销售,客户包括华兰基因、恒瑞医药、海正药业等。
从成长性上看,公司的营收从2017年上市后,就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直到2024年,这种增长势头才有所下降。单看营收的话,公司是一点问题也没有,妥妥的超级成长股一枚。
但从公司的扣非净利润的表现看,就不一样了。就在2023年,公司营收还在增长的时候,公司扣非净利润就开始出现大幅下降了。到了2024年,更是只剩下了2357万元的水平,相较于2022年巅峰时期,下滑幅度高达98%!简直是离了个大谱。
北向资金和社保基金,之所以在今年一季度看好这家公司,大概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公司股价相较于高点跌幅确实是太大了,初步具备了超跌反弹的一些条件。
二是,创新药行业在今年上半年利好频频,医保加大了对创新药的扶持力度,创新药出海也呈现出来爆发式增长,一季度License-out交易达41起、总金额369。29亿美元,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验证了国产创新药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公司作为国内安全性评价服务龙头,行业地位和竞争力并没有因为短期的业绩波动而消失。马后炮来看,股价的大幅调整,反而给了北向和社保基金一个大幅抄底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