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全球首次!“五大卡”,均可拍卡过闸及国补突停背后:3000亿补贴被谁“
来源:北京晚报微信公众号。
6月15日,北京晚报记者从市交通委、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市金融局获悉,为进一步优化北京城市轨道支付便利服务,提升入境游服务品质,助力北京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今日起,北京城市轨道新增支持境外发行的JCB卡和境内外发行的美国运通卡(American Express)非接触式拍卡过闸及购补票功能。
这是继2024年9月支持万事达卡(Mastercard)、维萨卡(Visa)后,北京交通领域针对境内外乘客支付便利性的又一次重大升级。至此,北京城市轨道成为全球首个全网覆盖中国银联、万事达、维萨、JCB、美国运通五大卡组织支付服务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此次服务升级覆盖全路网29条运营线路(含2条机场线、西郊线、亦庄T1线)、523座车站以及市郊铁路S2线,支持全网、全时段、全闸口拍卡过闸。乘客无需提前购票或下载应用程序,持卡贴近闸机感应区域即可秒速通行。
自2024年9月13日中国内地首创境外银行卡拍卡过闸服务上线以来,已有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卡在北京城市轨道场景使用,实现服务“零投诉”,业务量大的线路包括1号线、2号线、5号线、8号线、13号线、19号线等。
下一步,北京城市轨道将继续探索更多便利化服务措施,为境内外乘客提供更加丰富、更为多样化的支付选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出行服务品质。
北京晚报 记者 孙宏阳 摄影 邓伟!
多地暂停非终点,但“薅羊毛”的真是普通消费者吗?
最近,重庆、江苏、广东等地消费者发现,电商平台上的“国家补贴”突然暂停,原本能领取的补贴显示“系统升级”或“暂停使用”。正值618购物节,国补的突然暂停让不少人措手不及,纷纷猜测:这国补,到底是怎么回事?
官方回应,2025年国家补贴政策的全国统一截止时间仍为2025年12月31日 ,目前的暂停只是执行层面的阶段性调整。那这背后究竟有何原因?
从资金角度看,截至5月底,全国已消耗超1500亿元补贴资金,占全年3000亿总资金池的50%以上。1 - 5月全国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已使用约600亿元,占全年预算的60%,像重庆、广州等地的补贴额度已提前见底,资金阶段性耗尽是多地国补暂停的直接原因。
为应对618高峰及防范漏洞,部分地区也在进行系统升级与限额管理。比如广东多地关闭线上入口,改为线下“粤焕新”平台核销;江苏则实施限额管理,每天限量发放补贴。
在国补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良现象。黄牛利用技术手段疯狂抢券,再到二手平台高价售卖;部分平台先涨价后补贴,商家也有虚构交易套取补贴的行为。这些都让国补资金没有真正用到消费者身上。
面对国补暂停,后续该如何解决?目前,部分省市的第二批资金已到位,第三批也在规划中。后续补贴可能会更精准,比如江苏转向“线上线下限额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部分地区或许会聚焦绿色家电等领域,引导消费升级。消费者可以关注公共服务平台通知,利用比价工具理性购物,也可错峰参与,关注补贴重启窗口。
国补突然暂停虽为阶段性调整,但其中暴露的问题不容忽视。如何加强监管,防止补贴资金被违规套取?怎样让补贴政策更精准、更有效地惠及消费者?这都需要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思考。大家对国补的后续发展有什么看法?欢迎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