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出意外,2025年下半年开始,大部分家庭可能面临“四大难题”及撑不住了?泡泡
现如今,国内经济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个是我国的货币政策持续宽松。截至2025年5月末, 广义货币供应量(M2) 的规模为325。78万亿元,同比增长7。9%。M2规模是GDP的2倍。而另一边却是国内物价水平持续回落。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0。1%。总体来看,国内经济处于通缩的周期之中。
这主要是大量的超发的货币在金融体系内空转,并没有流向商品市场,这就导致即使在货币超发的情况下,物价总体仍旧保持平稳态势。此外,随着很多老百姓收入减少,消费需求就会出现萎缩。最终导致企业商品库存积压严重,价格只能是一跌再跌。而面对当前通缩的经济形势,有业内人士提醒,从2025年下半年开始,大部分家庭可能面临“四大难题”。
第一,手持多套房产面临资产缩水!
从2022年开始,国内房价进入到长期调整的趋势之中。而在经历了3年多下跌之后,全国房价平均跌幅达到30%。以上海为例,2021年一套960万的房子,现在跌到了650万。未来房价仍有调整的空间。
与此同时,房产占居民家庭总资产的77%,另有23%才是金融资产。这意味着很多家庭把宝押在了房产市场,而一旦房价出现下跌,那些拥有多套房产的家庭将面临资产缩水的难题。
第二,投资风险越来越大。
随着银行存款的利率越来越低,很多人就把存款拿出来,投资股票、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高收益品种,希望能够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但是,高收益品种对应的是高风险。先说A股市场一直奉行“一赚二平七亏损”的规律,多数股民炒股每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
此外,公募基金也是亏多赢少,去年多数基金亏损在20-30%之间,这让基民损失惨重。银行理财产品现在也打破了刚兑,一旦出现亏损,损失全由投资者承担。而面对当前银行存款利率越来越低,高收益品种的风险越来越大,老百姓最大的难题是,手里的钱不知该如何投资。
第三,结婚人数和新生儿数量在下降。
现如今,我国结婚人数和新生儿数量双双下降。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量为181万对,较之2024年同期的196。9万对,减少了15。9万对。此外,新生儿出生数量也在快速下跌,今年一季度全国出生人口仅为195万,环比下降8。7%,创下近10年来同期最低水平。预计下半年结婚人数和新生儿数量双双下降趋势仍会延续。
第四,找工作会越来越难。
现在大家找工作是越来越艰难了,主要原因有三个:①2025年应届毕业大学生达到1222万,这还不包括其他社会上的求职人员。这无疑会给就业市场带来巨大的压力;②现在各行各业都不景气,很多企业效益下滑,都在裁员降薪。于是,企业招聘需求出现快速萎缩。
③人工智能已经进入到企业。比如,很多企业把客服换成人工智能。制造厂家把流水线上的工人换成工业机器人。部分餐厅用AI机器人替代服务员来送餐。而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很多工作会被AI机器人所替代。所以,工作越来越难找的情况很难改变。
2025年下半年开始,大部分家庭可能面临“四大难题”。手中持多套房产的家庭将面临房价下跌。手里有资金的人面临无处可投资的问题。而结婚人数和新生儿数量双双下跌,也会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不利影响。同时,找工作越来越难,让很多年轻人只能选择外卖员、快递员、开网约车等临时工作。总之,以上这些社会和经济问题,虽然可以逐步解决,但仍需要较长时间。
最近,泡泡玛特靠着“丑娃”拉布布可以说是大火了一把,一夜之间几十块的盲盒加价上千元也难买到,不少义乌加工厂更是借机造仿版,3天赚出一套房。
可就在拉布布的价格越炒越高的时候,泡泡马特却突然加爆雷,一夜之间市值大蒸发,直接少了200亿。
不仅如此,不少想靠着炒拉布布狠捞一笔的黄牛,也开始慌了,不少人直接开始甩货,生怕最后全砸手里。
泡泡玛特究竟怎么了?盲盒资本的破灭是市场开始饱和,还是消费者都清醒了?
丑娃成了万人迷。
我们小时候,好看的娃娃都有个标准模板:大眼睛、樱桃嘴,一脸的天真无害。
可再看今天的主角“拉布布”,尖耳朵,一口大白牙龇在外面,透着一股子不好惹的邪气。
按老一辈的眼光,这东西甚至算不上“好看”,有点怪,有点“丑”。
但怪就怪在这里,这种“丑萌”,正中当下年轻人的靶心。
现在的年轻人,最怕的就是和别人一样。
他们骨子里渴望的,是独一无二的“自我”。
拉布布那种不屑于讨好谁的姿态,那种“我就是不完美,你看着办”的劲儿。
恰好成了他们无声的宣言:我可能不漂亮,但我真实,我特别。
当他们把拉布布晒到社交媒体上时,晒的不是娃娃,是自己的品味和态度。
当然,光靠一张“丑脸”还不足以撬动一个百亿帝国。
泡泡玛特最厉害的杀招,是把买玩具这件事,变成了一场让人欲罢不能的游戏。
一个密封的小盒子,在撕开包装之前,你永远不知道里面躺着的是谁。
那种悬而未决的期待感,一下一下地撩拨着消费者的好奇心。
运气好,开出了梦寐以求的隐藏款,那一瞬间的狂喜,不亚于买彩票中了奖。
大脑释放的多巴胺,会让你觉得这几十块钱花得实在太值了。
这套玩法,把人的赌性、好胜心和收集癖拿捏得死死的。
泡泡玛特很清楚,想要把这股火烧旺,就必须找到最强的鼓风机。
当那些顶流偶像在镜头前展示他们满满一墙的拉布布收藏时,粉丝们瞬间就“上头”了。
这不只是跟风买同款那么简单,拥有同一个娃娃,仿佛就和偶像情感上连接。
于是拉布布迅速完成了身份的三级跳,从玩具变成了年轻人的“社交货币”。
你买的不是玩具是心跳。
在朋友圈晒出限量款,是品味的象征。
在同好群里,它甚至是你“潮不潮”、“入没入圈”的评判标准。
名人带货,粉丝跟进,圈子发酵,一个巨大的潮流磁场就此形成。
甚至还催生了二级市场的疯狂炒作,官方卖59,转手就能卖599。
无数人抱着“炒鞋”的心态涌入,把这堆塑料的价格推向了神坛。
故事讲得再好听,营销做得再巧妙,拉布布的原材料,终究是成本低廉的塑料。
当一只全球唯一的薄荷绿拉布布,能在拍卖行里敲出108万的天价时,一切都变了味。
这个价格,已经和玩具本身没有任何关系了。
它是一个被资本吹起来的,巨大而绚丽的泡沫。
那些最初因为它“有个性”而入坑的年轻人,突然发现,自己珍视的“独特”,不知不觉间被异化成了“财力”的竞赛。
当明星晒出满墙的收藏时,潜台词已经从“我和你们一样喜欢这个”,变成了“这些,我买得起,你呢?”?。
那个曾经代表着普通人小小叛逆的玩偶,在天价面前,变得冰冷而傲慢,成了一个需要仰望的奢侈品符号。
一句玩笑戳破了最后的体面
当购买的动机,从“我喜欢它”变成了“它能赚钱”,这个神话的根基,就已经松动了。
资本只会锦上添花,也最擅长釜底抽薪。当它嗅到危险,转身比谁都快。
压倒骆驼的,有时不是稻草,而是一句无心的玩笑话。
在泡泡玛特的年会上,相声演员郭麒麟接过话筒,对着老板王宁,半开玩笑地称其为“境内最大的博彩公司”。
这句话,让台上的老板瞬间变了脸色,赶紧打圆场。
可台下和屏幕前的无数人,却都心领神会地笑了。
这句“玩笑”,像一把锋利的小刀,唰地一下划开了蒙在盲盒生意上那层“潮流文化”的遮羞布,露出了里面赤裸裸的真相。
支撑这个百亿帝国的,除了一部分真爱粉,更多的是一群怀揣着“赌一把”心态的投机客。
开盒,然后高价卖出,这种一夜暴富的剧本,太有诱惑力了。
当一个玩具不再是用来陪伴,而是用来“理财”。
可是随着相关媒体报道6月17日,泡泡玛特的股价出现了一路走低的状况,截止到收盘时。
足足下跌了6。04%左右,按照市值来算的话,就是足足蒸发了超过200亿。
当购买它不再是为了快乐,而是为了“博一个价差”,那它离泡沫破裂,也就不远了。
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而这场狂欢的尽头,可能只剩下一堆,冰冷的塑料。
信息来源。
【1】指尖新闻沈阳晚报2025-06-18 《泡泡玛特股价大跌超6%,市值蒸发超200亿元》。
【2】扬子晚报2025-06-08 《泡泡玛特85后创始人王宁身家1467亿元,成河南新首富!旗下Labubu最高被炒到上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