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四年来原地踏步 “线上线下”选择易主谋生 ,珀莱雅拟转让基金份额将回笼近亿元
上市四年来业务难见起色,线上线下控股股东开始筹划“易主”。
6月20日,线上线下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汪坤、门庆娟正在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相关事宜,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公司股票自即日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
在微信等互联网通信应用流行的时代,线上线下作为以企业短信服务为主营的通信服务商,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业绩难言乐观。尚未揭开面纱的“新主”,能否拯救其于困顿之中?
官宣易主前股价已上扬?。
线上线下于2021年3月登陆创业板,主要从事两方面的业务:一是移动信息服务,主要提供定制化软件开发、平台对接、参数调试、运营维护等围绕企业短信的全套服务;二是数字营销业务,根据广告主的营销需求,提供营销资源整合、营销方案策划、营销数据分析、营销投放实施等多方位的服务。
上市四年后,线上线下的控股股东便宣布了易主意向。6月20日,线上线下公告称,公司于6月19日收到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汪坤、门庆娟通知,其近日正在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相关事宜,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上述事项的具体方案尚在筹划中,存在不确定性。”线上线下表示,目前各方尚未签署相关协议,正就具体交易方案、协议等相关事项进行论证和磋商,具体情况以各方签订的相关协议为准。
在公告正式披露前,线上线下的股价已经悄然迈入上行区间。自4月7日起,线上线下在二级市场的行情逐步启动,走出一条上扬曲线,从32。67元/股的低点一路涨至48。55元/股,停牌前回落至45。2元/股。
移动信息服务出现疲态。
2020年至2024年,线上线下净利润分别为0。83亿元、0。85亿元、0。5亿元、0。26亿元和0。3亿元。
移动信息服务作为线上线下的营收“大头”,近年来受冲击明显。以2024年为例,受行业竞争及客户结构调整等因素综合影响,公司期内移动信息服务实现营业收入7。1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9。36%;实现毛利润4898。2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0。62%。
微信等应用的崛起,自然也为移动信息业务的增长增添了不少变数。线上线下此前坦言:“微信、QQ等OTT业务的发展,使得移动信息服务提供商面临挑战。未来,随着通信技术革新及消费者行为模式的改变,不排除微信等OTT应用或其他新型移动信息服务方式对公司的移动信息业务产生一定替代的可能,从而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而早在IPO问询环节,深交所便已指出,随着通信技术革新及消费者行为模式的改变,不排除即时通信等新型移动信息服务方式对公司移动信息服务业务产生一定替代作用的可能性,要求公司披露即时通信产品是否已出现替代企业短信的明显迹象、应对相关技术替代风险的具体措施。此外,深交所还曾要求公司根据客户续约情况,披露公司在客户稳定性和业务持续性方面是否存在重大风险。
线上线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答复,最终顺利过关,扣除发行费用后获得7。5亿元IPO募集资金。不过,这笔早就定好用于项目投入的资金,现在仍有3。56亿元“躺”在账户上。
今年4月,线上线下公告称,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累计已使用募集资金4。3亿元,其中使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亿元,直接投入募集资金项目2。31亿元;剩余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3。56亿元。
线上线下解释称,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客户现在拥有了更丰富的营销渠道选择,除了稳定触达的短信,短视频平台、社交应用与电商的深度融合,直播电商的兴起,以及内容“种草”等新型营销模式,为企业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客户触达方式。
因此,顺应上述市场环境及客户需求变化,线上线下审慎地减缓了分布式运营网络建设,该项目剩余募集资金共计7534。08万元。公司对此的处置思路是,终止部分募投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公司及高管因会计差错领罚单。
线上线下近期还因“搞混”总额法、净额法而领罚。6月5日,线上线下公告称,公司及相关人员于近日收到江苏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经查,2022年至2024年三季度,公司对数字营销业务进行核算时,未能根据合同条款和交易实质判断业务的性质,将部分应按净额法确认收入的数字营销业务按总额法确认,导致相关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准确。
通常而言,总额法是指按交易全额确认,净额法仅确认佣金或差价。若企业为主要责任人(如自主定价、承担存货风险),应按总额法确认收入;若为代理人(如仅提供中介服务),则需按净额法确认收入。总额法虽意味着更高的企业税务成本,但却可以显著“美化”收入规模,导致不少上市公司“误用”此法,并成为监管重点核查的对象。
为此,线上线下进行了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将2022年至2024年9月数字营销业务的部分收入确认方法由总额法调整为净额法,并追溯调整公司2022年、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根据相关规定,江苏证监局决定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126 原标题:上市四年来原地踏步 “线上线下”选择易主谋生
6月20日,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珀莱雅”)发布公告称,公司将所持有的嘉兴沃永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45%的出资份额及基于该合伙企业份额附带的所有权利和权益转让给浙江大稻启运集团有限公司,转让价格为9999万元。交易完成后,公司将不再持有嘉兴沃永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份额。
公告显示,本次交易是基于珀莱雅投资战略布局做出的审慎决定,有利于公司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符合公司长期发展战略。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动作或反映公司正在优化投资结构,将资源更多投入研发、生产、营销等关键环节,以增强产品力和创新能力。适时调整非核心资产不仅有助于维持财务稳健、提升管理效率,也将进一步强化公司对化妆品主业的聚焦与深耕。
事实上,珀莱雅近年来围绕美妆主业持续发力,整体经营保持稳健增长态势。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78亿元,同比增长21。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52亿元,同比增长30%。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59亿元,同比增长8。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亿元,同比增长28。87%,盈利能力延续上行趋势。
在研发层面,珀莱雅持续加码科技投入。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2。1亿元,同比增长21。21%。公司已在杭州、上海等地设立三大研发中心,构建起全球协同的科研体系。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围绕抗衰、头皮微生态、可持续原料等重点方向建立技术壁垒,进一步提升产品科技力。全球研发团队的加入,也将为产品创新提供更强支持。
在品牌建设上,珀莱雅持续推进多品牌、多品类战略,构建新国货化妆品产业平台。目前,公司旗下拥有“珀莱雅”“彩棠”“Off&Relax”等多个品牌,覆盖护肤、彩妆、洗护等多个细分赛道,逐步形成结构清晰、定位互补的品牌矩阵。
在渠道布局方面,珀莱雅持续推进线上线下协同发展。一方面,公司持续强化电商平台运营,积极拓展直播等新兴传播方式,提升品牌渗透率与用户黏性;另一方面,在核心城市加快布局化妆品专营店、百货柜台及新型集合店,完善渠道覆盖与终端服务能力。依托全渠道战略,公司不断提升营销链路效率,并前瞻性布局新兴营销场景,增强消费者洞察与反应速度。
此外,珀莱雅加速推进数字化能力建设,已建立统一的数据底座,并引入AI等前沿技术驱动决策效率与模式创新。通过数字化运营与智能化赋能,公司正逐步打造覆盖研发、生产、营销到用户服务的“AI美妆生态”,以实现更高效的运营体系和更个性化的消费者体验。
福州公孙策公关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詹军豪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数字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珀莱雅可借助数字化营销精准触达消费者,结合全球资源研发创新产品,实现差异化竞争。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126 原标题:珀莱雅拟转让基金份额将回笼近亿元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