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名酒价格下探 流量盛宴背后是喜是忧?-“插座一哥”公牛集团转战新能源-交通
在今年的“6·18”大促中,各平台以空前的补贴力度杀入酒水市场。现金补贴、满减、秒杀等营销手段轮番上演,让往年被视为白酒淡季的6月变得热闹起来,同时酒水行业也正在经历一场“低价风暴”。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某电商平台上,2024年53deg;飞天茅台500ml单瓶装原价显示为2299元,平台官方补贴后,“6·18”到手价2152元。而在另一电商平台,年份随机的53deg;飞天茅台500ml单瓶装官方补贴376元。此外,记者还注意到,平台对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汾酒、古井贡酒、舍得、剑南春等头部酒企都有不同程度的补贴优惠。
多位白酒行业专家表示,今年“6·18”各大平台的促销活动可以帮助白酒行业去库存。但很多名酒拳头产品成为各平台的引流工具,价格不断被降低,这或许会让整个白酒行业价格受到干扰,利润进一步承压。传统经销商体系一直是白酒销售的主流渠道,电商是新兴渠道,未来酒企应该积极探索线下线上共同发展的新模式。
补贴大战:名酒价格下探。
今年“6·18”大促期间,酒水领域的价格战成为一大看点。在各大电商平台的流量争夺战中,一些价格认知清晰、流通性强、曝光高的名酒核心产品成为重要的引流工具,各家白酒大单品价格也在平台各类优惠活动下进一步下探。
“一家更比一家低”是对今年各平台酒水价格战的真实写照。例如在某电商平台,不区分年份的53deg;飞天茅台活动价2399元,2025年补贴后的售价2142元;而在另一电商平台,年份随机的53deg;飞天茅台500ml单瓶装官方补贴金额达到300多元。
此外,记者注意到,多家电商平台在产品销售页面都标注了补贴金额和优惠前的价格,其补贴价格从几十到几百元不等。
除了“白酒顶流”茅台之外,各大平台对多个白酒品牌都给出了极大的优惠补贴力度。例如某电商平台,五粮液第八代普五52deg;500ml两瓶装的“6·18”活动价为1579元,官方补贴320元;泸州老窖国窖1573(52deg;500ml两瓶装)活动售价1464元,官方补贴378元;剑南春水晶剑52°;500ml两瓶装活动价686元,官方补贴金额为174元。
除了电商平台在这场狂欢中发力,外卖平台也杀入战场。自5月下旬开始,某外卖平台便宣布将联合众多餐饮品牌及零售品牌开启“6·18”促销活动,在酒水领域更是放大招——推出“万瓶1499飞天茅台限时抢”活动吸引流量。据悉,该活动开启后不到半日便有几十万人预约。
有白酒消费者告诉记者,此次电商平台优惠力度很大,价格非常吸引人,可以趁现在便宜囤一些货用来送礼。
平台的大手笔优惠所产生的成效,在其销售数据上也有明显体现。记者从京东方面了解到,自2025年5月13日—6月18日,京东酒类成交额同比增长40%,其中茅台高端系列销售额同比增长500%,五粮液高端系列销售额同比增长200%,封坛酒和陈年酒分别同比增长200%、120%。按照品牌来看,茅台、五粮液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60%,汾酒、古井贡、郎酒分别增长36%、50%、35%。
白酒行业专家、知趣咨询总经理蔡学飞表示,近些年部分消费者养成了线上消费的习惯,同时相对传统线下渠道,电商是新兴渠道,因此增长会比较明显。目前传统线下渠道动销乏力,一些酒企和酒商也有意发力线上渠道。而像“6·18”这样的大促节点,各大平台发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为白酒行业清掉社会库存。
白酒行业专家肖竹青也认为,当前白酒行业处于存量竞争阶段,各大规模酒企也在寻找更多途径和渠道跟消费者建立联系,电商平台和即时零售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是传统线下渠道的重要补充。
对于布局电商渠道,泸州老窖方面告诉记者,电商平台能够助力白酒品牌年轻化。泸州老窖早已敏锐捕捉到了年轻化消费趋势对白酒零售渠道产生的影响,在传统的销售渠道外,不断在电商平台之类的新兴渠道开拓探索。
平台混战影响几何?
今年“6·18”各个平台轮番开启的大促活动,让白酒淡季变得热闹起来。由于其特殊属性,白酒行业区别于其他领域,其销售长期依赖于线下经销商体系。如今电商平台强势入局,补贴狂欢的背后,处于深度调整期的白酒行业,正面临渠道冲突、价格倒挂与信任危机等多重现实考验。
记者注意到,各大电商平台今年对酒水类的优惠显得格外“简单粗暴”,直接采取补贴降价攻势,尤其是对名酒核心大单品优惠力度加大。在多位行业人士看来,电商平台价格战多少会干扰白酒行业价格。一直以来,各大酒企都在为保价努力。今年年初,五粮液、洋河、今世缘等酒企的核心大单品相继宣布停货、控货,多数酒企从追求增长目标转向关注价格稳定。
有白酒经销商表示,现在电商平台的价格过低会对传统渠道有一定冲击,信息化时代电商渠道卖酒是有必要的,但是不应该去做超低价促销,这会伤害一个品牌,尤其是一些发展还不成熟的品牌会受到更严重打击。
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从品牌的角度谈到,坚挺的价格是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体现,因此众多头部酒企一直在为保价努力。一旦电商平台开了低价销售的口子,当电商低价形成消费者价格锚定后,恢复原价就难以卖动,久而久之会影响品牌的市场形象。
“当下白酒行业仍面临库存高企、价格倒挂、存量竞争等局面,部分线下经销商有可能因此甩货,导致产品价格踩踏,利润承压,进而威胁正常的酒企经销体系。不过‘6·18’白酒破价大促时间有限,加上目前下行的销售趋势和酒企自身强势的控价举措,对白酒行业的整体影响相对有限。”蔡学飞告诉记者。
除了价格受到干扰,记者注意到,线上存在以次充好、真假掺售等现象,其假货问题也被广泛讨论。有消费者告诉记者,自己准备买飞天茅台用来举行孩子的百日封酒仪式,电商价格虽便宜,但非常担心买到假货。
此前,五粮液发布《致五粮液消费者的告知书(三)》称:“今年1—5月,公司累计为电商平台消费者提供1610瓶五粮液产品的免费鉴定服务,经鉴定,其中假冒产品268瓶,占鉴定总数的16。65%。经核查,有部分不法商家在传统电商平台打着‘百亿补贴、折扣促销’,直播电商平台打着‘限量秒杀、今日闪购’,即时零售平台打着‘限时折扣’的旗号销售假冒五粮液产品。”!
“对于高端白酒的核心消费群体来说,很多时候是满足送礼需求,价格是其次,保真才是第一位。”消费者张先生如此说道。
电商平台强势入局,成交量增幅显著,效率低下、抗风险能力弱的传统经销商则面临生存危机,甚至可能被淘汰,传统线下渠道会被取代吗?
对于这个问题,多位行业人士都提到了白酒传统经销体系的重要性。白酒作为场景类消费品,线下渠道在品牌推广、产品培育以及消费者互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每年各种线下品鉴会都是重要的品牌推广活动。同时电商假货问题频发,对企业品牌形象与产品销售有一定影响。
此外,蔡学飞还提到,层级分销体系对酒类销售具有移库产品、打款资金池、客情开发维护以及市场供给调节等诸多作用,因此白酒行业无法抛弃传统线下分销模式。
“线下渠道依然会是主流,线上电商成为线下渠道的重要补充。未来白酒企业应该主动寻求与电商平台的合作,并积极引导该渠道的规范经营,同时通过打造企业自播的方式提升线上销售话语权。另外也可以借鉴其他领域的电商发展方式,比如区分电商和传统渠道产品、与线上经销商创新合作模式等,企业还是需要找到线上线下和平共存、共同发展的新模式。”蔡学飞表示。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责任编辑:73 原标题:酒水激战“6·18”名酒价格下探 流量盛宴背后是喜是忧?
有“插座一哥”之称的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牛集团”,603195。SH)正加速开拓以充电桩和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业务“战场”。
日前,公牛集团方面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并换发营业执照,在将注册资本由12。92亿元提升为18。09亿元的同时,经营范围新增了“许可项目: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
“公司新增上述经营范围,源于为消费者及运营商客户提供更便捷的新能源产品及服务的业务需求。”公牛集团相关负责人在回复《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大幅提升,公牛集团正大力拓展充电桩、充电枪业务,先后推出了“无极”系列家用充电桩、液冷超充、大功率柔性群充等产品。
相关数据显示,在大力拓展新能源业务背后,公牛集团旗下电连接和智能电工照明两大核心主营业务营收增速放缓,亟须拓展新的业绩增长空间。2024年,公牛集团业绩虽然延续增长态势,但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增速双双创下四年来新低。
“2024年,公司克服了经营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多重挑战,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双增长,保持了持续稳健增长的态势。”上述公牛集团负责人告诉记者。不过,该负责人并未回应公司业绩增速放缓问题及背后原因。
两大主营业务增速放缓!
公开资料显示,公牛集团创始人为阮立平、阮学平兄弟,旗下慈溪市公牛电器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至今已有30年发展历史。从家庭作坊起步,公牛品牌已成为国内插座、照明等领域的龙头企业。
尽管身处房地产行业下游赛道,公牛集团依然交出了一份正增长答卷。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公牛集团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8。31亿元,同比增长7。24%;归母净利润42。72亿元,同比增长10。39%;扣非归母净利润37。42亿元,同比增长1。04%。
不过,2024年,公牛集团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增速明显放缓,均创下四年来的新低。根据相关数据,2021—2024年,公牛集团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23。22%、13。70%、11。46%、7。24%,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0。18%、14。68%、21。37%、10。39%。
公牛集团2024年业绩增速放缓,或与两大核心业务增幅回落有关。据了解,公牛集团专注于电连接、智能电工照明及新能源三大业务板块。其中,前两者为公牛集团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在一定程度上遭受房地产市场下行带来的影响。
以智能电工照明业务为例,该项目业务聚焦用户家庭装修完成前环节,产品主要包括墙壁开关插座、LED 照明(智能无主灯)、安全断路器、智能浴霸、智能晾衣机、智能门锁、智能窗帘机等。
Wind数据显示,2021—2023年,公牛集团智能电工照明业务营收增速分别为36。90%、23。39%、15。37%,2024年则进一步下滑至5。42%。
在电连接业务中,电连接产品主要为转换器(即插座)、数码配件、电动工具等。2024年,公牛集团电连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6。83亿元,同比增长4。01%。
记者查阅公牛集团近年来财报发现,公牛集团电连接业务营收增速趋缓。例如,2021年,该项业务营收增速达到15。58%,而在2022年和2023年已分别放缓至4。22%、4。77%。
对于如何进一步激发上述两大业务活力的问题,上述公牛集团负责人向记者表示:“2025年,电连接业务将围绕新场景需求持续迭代创新,并加快产品出海。智能电工照明业务围绕高端、时尚、科技开展产品创新,以健康、智能为核心,推动产业升级。”。
持续加码新能源业务。
相关资料显示,公牛集团涉足以充电枪、充电桩为代表的新能源领域始于2021年,旗下首款充电枪于2021年6月上市,首款充电桩于同年10月上市。
在业内人士看来,公牛集团进军新能源领域,与其作为房地产下游产业链企业,面临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亟待开拓新赛道息息相关。公牛集团在2021年年度报告中也表示,在政策与技术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其“积极探索和寻找新的业务方向,把握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历史机遇”。
根据财报数据,2024年,公牛集团新能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77亿元,同比增长104。75%,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动力。从产品布局来看,公牛集团2024年主要以超充产品为核心发力点,加速完善快充直流桩产品矩阵。
上述公牛集团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公司新能源业务在2024年实现高速增长,主要源于产品和渠道创新两个方面。
据介绍,在新能源业务板块,公牛集团正迅速切入充电桩和储能市场。新能源产品主要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枪、家庭储能、工商业储能、户外便携式储能等。
在渠道拓展方面,截至2024年年底,公牛集团C端累计开发终端网点2。5万余家,B端累计开发运营商客户超3000家。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拉动包括充电桩在内的新能源产品需求,但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头豹研究院相关报告直言:“充电桩的中游主要为充电桩集成制造商,充电桩设备集成制造行业由于门槛低、企业众多、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价格战,使得企业难以通过提高价格来增加利润。”。
记者注意到,除了布局充电桩、充电枪等业务外,公牛集团还进入了储能领域。在液冷储能产品集群打造方面,公牛集团旗下工商业储能柜(125kW/230kWh 至1MW/2。15MWh)、集装箱式储能系统(2。5MW/5MWh)等标准化产品已上市。
“新能源业务是公司重要的战略方向之一。”上述公牛集团负责人在回复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持续提升产品创新和客户服务能力,打造产品、渠道、供应链、品牌等多方面的综合领先优势,推动业务发展。
加速开拓海外市场!
近年来,公牛集团也在谋求渠道变革,以提升自身竞争力。
全品类旗舰店建设是公牛集团推动渠道变革的重要举措。据了解,在C端装饰渠道方面,公牛集团此前围绕消费者在家庭装修前装环节一站式的购买需求,推动墙壁开关插座、LED 照明等电工照明产品全品类专卖区下沉至县镇市场,同时启动了全品类旗舰店的建设布局。
“为顺应消费者一站式采购、线上线下流量融合、品牌集成化的趋势,公司近两年大力推动旗舰店的发展,以多品类提升渠道效率。同时,强化多元化引流和零售能力建设, 提高终端销量。”公牛集团方面表示。
在推动渠道变革和新兴业务拓展的同时,公牛集团正加快推动国际化战略,提速产品出海步伐。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公牛集团境外收入为2。39亿元,同比增长36。75%,但毛利率下降了10。80个百分点。
“全球化对我们来说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公牛集团方面表示,2024 年,公司聚焦新兴市场、欧洲开展全面的业务拓展,产品由单一的转换器向墙壁开关、照明、无叶风扇灯、家庭储能、充电桩等多品类扩充。
其中,在新兴市场,公牛集团业务已拓展至东南亚整体市场,并向中东、南美等全球新兴市场进行延伸。在欧洲市场则持续丰富家庭储能、充电桩产品线,与当地合作伙伴联合开发的新能源产品已上市销售,同时积极向轨道插座、风扇灯、智能照明等多品类拓展。
“国际化是公司未来重要的战略方向。经过2024年系统性推动,海外业务正逐渐步入有序、良性的发展轨道。公司围绕新兴市场、欧洲市场、跨境电商的战略路径,寻找优质的全球合作伙伴,以产品共创、营销网络共建的方式,快速整合资源建立本土化的销售服务能力。”上述公牛集团负责人告诉记者,同时加大多品类的海外拓展力度,充分发挥公牛产品安全、时尚的优势,助力海外业务快速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责任编辑:73 原标题:“插座一哥”公牛集团转战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