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支付通今日正式上线 全国首笔业务落地深圳-资金“爆买”!连续9日 融资余额超
财联社6月22日讯(记者高萍)“以前我给在香港读书的女儿汇钱都要先将人民币兑换成港币,汇出后至少要等半天才能到账。现在使用跨境支付通,不仅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汇款,还能实现资金实时到账,操作起来十分便捷”。6月22日,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尝到此次创新业务“头啖汤”的深圳房女士称赞道。
跨境支付通是内地与香港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充分利用了内地与香港成熟的快速支付系统,为两地居民提供更便宜、更高效、更方便的跨境汇款服务。两地居民只需在手机银行“跨境支付通”功能模块,输入电话号码或组合输入户名和收款账号便可进行跨境汇款,同时还可根据需要灵活选择到账币种为人民币或港币。
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跨境支付通上线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在跨境零售场景中的使用便利度,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从技术角度看,“跨境支付通”通过系统直连实现资金实时清算,是我国跨境支付领域的重要创新。
全国首笔跨境支付通业务落地深圳!
6月22日,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已实现互联互通,今后两地居民可实时办理跨境汇款。当日,全国首笔跨境支付通内地居民南向、港人北向汇款业务落地深圳。
财联社记者获悉,房女士得知跨境支付通推出后,马上通过招商银行App给在香港留学的女儿汇出了1万元人民币。她仅在招商银行App上输入了女儿的账号、姓名,就轻松完成了深圳向香港的跨境人民币汇款。
另一位香港市民叶先生也对跨境支付通赞不绝口,他说:“以前来深圳旅游,总是要先记得提前将钱打进内地账户,方便到账后来深圳使用。现在通过中银香港手机银行就能将我在香港的钱直接汇到内地账户,还支持填写内地手机号就能收到款,操作简单、即时到账,也没有任何费用,既方便又实惠!”?。
据了解,前日,叶先生接到中国银行通知即将上线跨境支付通,按照银行提示在手机银行填写了关联他内地账户的内地手机号,上线当日一早他就办理了北向跨境汇款,很快就到账了。
跨境支付通,是指将中国内地快速支付系统与其他货币当局的快速支付系统连接,制定配套政策安排,为中国内地居民与境外居民间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跨境支付服务。6月20日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快速支付系统是为用户快速支付进行清结算的零售类金融基础设施,与传统支付系统相比,其具有运行时间长以及收款人资金实时到账的特点。
截至5月香港居民在深跨境代理见证开户超41万户、累计交易近351亿元。
深港两地由于地缘相邻,经贸往来、人员流动十分频密。据了解,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不断推动深港跨境金融合作,早在1998年就开始先行先试深港跨境支付互联互通,先后推出深港票据联合结算、深港外币实时贷记、深港代收付、深港跨境人民币、深港电子支票等业务。
数据显示,2024年深港跨境收支合计617。8万笔、9536。7亿美元,两地美元、港币、人民币资金可实时清算,支票也可流通使用,有效促进了深港两地经济融合。
近年来,深圳不断深化跨境支付创新,持续打造全域支付示范区,率先推出了跨境代理见证开户、“外包内用”和“外卡内绑”等创新支付方式,便利了香港居民来深消费,推动深港“双向奔赴”。截至2025年5月,香港居民在深开立银行账户超321万户,其中跨境代理见证开户超41万户、累计交易近351亿元,占大湾区九成。
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深圳作为跨境支付通的转换中心所在地,发挥了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作用。刚刚上线的跨境支付通,为深港经贸活动与人员往来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务,有助于加速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也将更进一步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下一步,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将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推动金融支持大湾区建设,满足大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持续推进深港两地金融领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稳步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文章来源:财联社)。
责任编辑:73 原标题:跨境支付通今日正式上线 全国首笔业务落地深圳
近期,杠杆资金持续活跃。根据交易所披露的最新数据,截至6月19日,A股沪深京三市融资余额连续9日站上1。8万亿元大关,相比前两个月显著抬升。
行业上,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医药生物行业本周仍然持续受到融资客青睐,周度融资净买入额超13亿元,电力设备、石油石化及计算机行业也在本周被融资客大额净买入。
展望下半年权益市场,各券商普遍看好后市。更有外资近期在中期策略中喊出,中国权益资产下半年仍将跑赢海外市场。
A股融资余额连续9日超1。8万亿元。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6月9日至6月19日期间,A股融资余额连续9日站上1。8万亿元大关,其中6月18日达到峰值18166。59亿元。
拉长时间来看,2024年2月至9月,A股沪深京三市融资余额基本维持在1。3万亿元至1。5万亿元的水平,自2024年10月起开始抬升至1。5万亿元以上,11月中下旬站上1。8万亿元关卡。
今年以来,A股融资余额有所波动,3月中下旬曾一度冲至1。9万亿元的高位,4月中旬至6月初又回落至1。8万亿元以下,直至6月9日再次站上1。8万亿元。
从杠杆资金每日买入动能来看,6月9日至6月19日期间,连续9个交易日融资资金单日买入额超过1000亿元,其中6月10日融资买入额高达1267。5亿元,成为近两周峰值。
从融资资金单日净买入额来看,本周前三天(6月16日至6月18日)为净买入,这三日的净买入额分别为55。92亿元、52。71亿元、13。39亿元;而6月19日则偿还额大于买入额,净买入额为-74。79亿元。
医药板块融资净买入额领先!
从行业来看,本周(6月16日至6月20日),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医药生物行业成为融资资金净买入额最高的行业冠军,单周融资资金净买入额达到13。18亿元。具体来看,本周融资资金买入额高达331。4亿元,偿还额为318。22亿元。不过,从单日维度来看,医药生物行业融资净买入额在6月18日至6月20日连续3天为负值。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以来,医药生物行业的融资净买入额高达62。44亿元,在31个申万行业中遥遥领先。今年4月以来,受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创新药管线持续推进和重磅BD(业务拓展/业务开发)频出等利好因素影响,A股医药行业指数持续走强,近期虽有所回调但仍受杠杆资金热捧。截至6月20日,申万医药生物行业融资余额为645。44亿元,融券余额为2。77亿元。
电力设备则是本周融资资金净买入额第二高的板块,本周融资净买入额达8。43亿元。紧随其后的是石油石化行业、计算机行业,本周融资净买入额分别为6。10亿元、6。03亿元。
券商看好中国权益资产下半年表现?。
近期,又有多家券商发布2025年下半年A股策略展望。各券商普遍认为,A股市场下半年震荡中枢有望逐渐上移。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更是认为,中国权益资产下半年仍将跑赢海外市场。
中信建投本周发布2025下半年A股投资策略称,2025年下半年,在弱美元趋势、资本市场政策支持和流动性环境整体性改善的推动下,A股市场震荡中枢有望逐渐上移,蓄势待起。
中信建投称,市场向上的关键在于财政发力、中美降息、通缩改善、新兴产业发展。配置上建议继续以红利资产作为核心底仓品种,积极参与以“新机智药”为代表的新赛道投资机遇。行业重点关注创新药、服务消费(美容、宠物、零售、社服)、人工智能(AI Agent、AI应用)、人形机器人、银行、非银、交运、公用事业、有色金属等。
中国银河证券认为,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广义流动性和风险偏好的改善有望支撑中国权益市场稳中向好,当然流动性驱动的牛市更多以结构性行情为主。
天风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吴开达认为,内需消费与自主可控或为A股下半年主线,主题投资上则看好海洋经济。其中,消费的核心逻辑是政策加码预期下的重估预期,消费基本面拐点或已现;自主可控则是国家重要战略,配置思路上重点筛选对美进口依赖度较高且国内具备供给能力的板块,主要涉及航空装备、医药以及部分机械行业。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策略团队也在近期发布下半年市场展望称,“考虑到国内强政策预期,亚太新兴市场在弱美元及国际资金关注下更好的流动性环境,我们仍认为中国权益资产将在下半年跑赢海外市场。”该团队认为,股息率稳定的红利股(淡化行业特征)和细分科技成长(军工、新能源+新消费)将更适合下半年的市场环境。此外,内需消费和科技可能仍有较大空间。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责任编辑:73 原标题:资金“爆买”!连续9日,融资余额超1。8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