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新变化:填报志愿注意啥?(A股:股民要准备好,大转折点出现了,下周大盘能
连日来,随着各地高考成绩发布,广大考生陆续进入志愿填报阶段。
和往年相比,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有哪些新变化、新要求?考生在进行志愿填报时应注意哪些事项?“新华视点”记者采访部分高校招生办负责人、有关专家学者进行解读。
报考模式有何变化?
截至今年,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实行“新高考”。高考模式变化,让考生填报志愿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
和之前高考模式相比,“新高考”打破文理分科形式,考生除语数外,再自选三门科目参加考试。因此,按文理科类别招生的方式便难以继续。今年,多数省份采取院校专业组报考模式,高校将选科一致的专业或专业类放在同一组内让考生进行填报。
以南昌大学为例,针对选考科目是物理加化学的考生,学校设有计算机电子信息类、工程制造类、临床医学类等不同专业组。考生可结合个人需求,选择专业组里的相关专业类别进行填报。
“院校专业组招生模式对选科要求更精准,可以更加准确定位招生目标,吸引对专业有浓厚兴趣和志向的考生报考。同时,由于每个专业组都有对应选科要求,不同组别可能分数线差异较大,且调剂限组内专业,调剂范围缩小。”南昌大学招生与就业工作处处长孔爱民介绍。
孔爱民表示,考生在进行志愿填报时,应关注组内专业,确保组内所有专业均可接受,避免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也要注重梯度设计,按“冲稳保”合理分配志愿,避免扎堆热门组导致滑档。
记者了解到,在“新高考”落地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自2006年开始实行的实时动态志愿填报也画上句号,今年起开始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且采用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
据悉,为引导考生更好了解这种填报模式,内蒙古教育部门进行多轮高考综合改革政策宣讲,组织了“政策面对面”“平行志愿面对面”“招办主任面对面”等宣传活动,就高考综合改革政策进行解读。
“考生应提前研读高校招生相关文件和信息,在填报志愿时仔细查看高校招生计划、章程,了解分析各招生专业及往年录取信息和院校专业组设置情况,根据成绩实际,科学填报志愿。”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高校学生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处)副处长张国民说。
新增专业、新设高校折射哪些新趋势?
今年4月,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29种新专业正式纳入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在今年进行高考招生。
从服务国家战略的区域国别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到面向科技发展前沿的智能分子工程、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再到聚焦人工智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工智能教育、智能视听工程……在有关专家看来,这些新增专业充分体现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牵引,为考生提供多元的志愿填报选择。
6月15日,考生(右)向武汉大学的招生老师咨询。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服务国家战略,对接市场供需。以浙江为例,相关数据显示,今年聚焦前沿领域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在浙招生计划投放量较去年分别增加38%、28%、11%,亟待2025届考生报考。
华东理工大学招生部门负责人介绍,学校今年扩大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学科领域招生规模,同时新增“化学工程与工艺和工程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金融学”等双学士学位项目招生名额,着力培养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
填报志愿时,考生既要关注专业变化,也应关注学校变化。今年以来,教育部已发布多批同意设置本科学校的函。
梳理发现,从地理位置看,这些学校中有设立在广东的大湾区大学、西藏的西藏农牧大学、吉林的吉林化工大学……地域分布广泛;从学校类型看,既有普通高等学校,也有安徽职业技术大学、宁夏职业技术大学等职业本科。
记者了解到,这些学校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展现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前景和旺盛生命力,也让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的选择更加丰富。
在有关专家看来,高校进行招生工作时,应加强对新增专业和新设学校的宣讲解读,帮助学生和家长及时解疑释惑;学生进行志愿填报时,也应多做功课,避免盲目跟风,忽视专业内涵。
个人能力、职业规划和社会需要相结合。
不久前,教育部“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全新升级上线。系统开通31个省份本专科普通批次志愿筛选服务。考生可依据本人高考成绩(位次),参考历年录取情况、院校及专业满意度、就业状况及跟踪调查等多方面数据,个性化筛选志愿。
这是6月10日拍摄的咨询活动现场。辽宁省内外近八十所高校招生部门为考生提供志愿填报指导。新华社记者 吴青昊 摄。
有关专家认为,考生填报志愿应遵循“以成绩为基础,以兴趣为导向,以发展为目标”原则,注重将个人能力、兴趣爱好、职业规划和社会需要相结合。
找准个人实际——。
在复旦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石磊看来,热爱是坚持的动力。“考生要明确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专业、未来想成为怎样的人。没有所谓的冷专业、热专业,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你的专业。”!
“我们鼓励考生通过心理测评、专业匹配度分析等进行自我评估与探索,初步筛选出心仪的院校和专业。”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说,“各地也遴选部分骨干教师、招生部门工作人员、专家学者等组成本地志愿填报咨询指导队伍,为考生提供指导,优化志愿方案。”。
把握社会需求——?。
专家认为,近年来,数字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民生紧缺领域等相关专业招生规模显著扩大,呈现出质量和数量同步提升的趋势。
“这也提醒考生填报志愿时,应结合人生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兼顾‘兴趣+行业趋势’。考生也可重点关注新增招生专业、双学士学位项目,这些都面向国家战略、科技前沿及市场需求领域,发展前景好、市场需求大,有利于将个人成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孔爱民说。
主动规划生涯——?。
不少一线教师认为,学生要明确职业目标、主动规划生涯,长效化、系统化的志愿填报辅助应贯穿整个高中阶段。
杭州学军中学学生发展指导中心负责人邱许超表示,无论是高考试题方向,还是填报志愿方式变化,都说明学生需要更早进行“真实职业情景带入”。“高中阶段就要充分激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内驱力。”。
“近年来,学校毕业生中选择报考‘强基计划’的比例逐年增高,这表明越来越多学生在高中阶段已经明确专业方向。”上海市嘉定区第一中学校长李元说,“高中教育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找到个人志趣所在,引导他们更好确立人生目标。”。
(来源!新华社)。
A股下午走出了震荡下跌的走势,对奔奔来讲,并不是垂头丧气,而是暗自窃喜,为什么呢?奔奔说一下个人的观点,大家看说的对不对,一起交流。
一是,大家也不要过于悲观,今天的走势,是A股开始转折的起点。
1,A股今天最大的事件,就是银行板块今天终结了9连涨,放巨量大幅下挫近3%,一阴吞三阳,这预示着A股进入一个转折点。
不知道最近买入银行板块避险的股民,作何感想,平时它带不动大盘,下跌时,却能带着大盘大跌,因此主力今天启动证券板块,来为其保驾护航。
结合4月7日至今的反弹,为什么A股拒绝回调,原来都是为银行股最后的拉升准备的行情,去除银行板块的涨幅,4月7日的大跌,其实是A股真的是见顶了,但是银行股的出货任务没有完成,怎么办?再来一波嘛,为了这一波,主力透支了证券板块的旗手的号召力,最终的结局,和以往没什么两样。
股民们跟着演员的情绪变化,哭的一把鼻子一把泪,笑的前仰后合,当我看完银行股的走势后,我沉默了,那些笑过哭过的,被演员带着走,结果,不管你什么情绪,你还在套里深套着。
而这一切,奔奔今年以来,一直在给大家提示银行板块的风险,当你觉得他是避风港时,其实你就掉进了坑里,这里是股市,不是你能用正常思维来判断的市场。
2,银行股的下跌,对A股来讲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奔奔个人觉得是一件大好事,是A股板块格局的转折点,会深刻影响到下半年的A股走势。
银行股的下跌,它代表着A股大权重股退场的进度在加速,中小股票开始回到舞台中心。最起码它不会再和其他股票抢资金了,也使得大庄家可以长舒一口气,二人转行情,看似简单,其实也是花了大价钱,随着银行股的见顶,最起码,大庄家不用再为护盘呕心沥血了。
二是,不要期待下周A股会再度大涨,而是要理性看待回调,耐心等待时机!
不管A股下午如何挣扎,也改变不了A股的短线趋势,调整已经势在必行,这是需要粉丝朋友们高度注意的。
结合去年10月份以来的A股走势,A股已经创出了奇迹,持续8个月围绕3200-3400点这个区间震荡,已经是全球第一,作为散户,还期待牛市,就有些不切合实际了。至于你赚没赚钱,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了。
去年10月以来,已经有5次上攻3400点,均是无功而返,我们且不说为什么没有通过,但从量能堆积的角度看,这里堆积了305万亿筹码,如果下月再不向上突破,这么大的成交量,将会成A股历史上最大的套牢盘。这就是3400点屡攻不破,带来的最大的后果,也就是说随后数年之内,A股不会有牛市,只会有结构行情。
从技术走势看,下周周初依然是一个窄幅震荡的走势,会回踩3400点的支撑,至于A股整体行情,会引发什么样的转折,第一步就是回踩3400点,这是不可避免的,也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大家要理性对待,既来之则安之,理性面对逆境,耐心守得云开雾散。
三是,A股市场已经到了股民该深度思考的时候了。
一是要考虑何去何从,是走是留?二是要考虑该怎么选股,三是你入市后的收获是什么?除了钱之外,你还收获了什么?四是,你到底认不认识A股?认识了多少?
这都需要股民自己去寻找答案,因为你在A股投资也好,投机也罢,都是失败的,为什么失败?原因是什么?奔奔只能给你说一个答案:你不认识A股,更不懂A股,A股也就不想搭理你,这也是奔奔常常提醒大家,要敬畏A股,敬畏市场规律的重要原因。
声明: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以下文章是本人原创,头条首发,抄袭必究!以下内容均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