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日报 小米YU7锁单量已达24万台;石头科技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行业要闻。
理想汽车下调2025年第二季度交付量展望。
6月27日下午,理想汽车在港交所公告,更新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交付量展望。公司现预计将在2025年第二季度交付约108,000辆汽车,其此前发布的交付量展望为123,000至128,000辆。理想汽车表示,该调整体现了公司为长远发展而升级销售体系所带来的短暂影响。公司有信心,在理想i8上市前完成组织升级的工作,以更好的组织能力迎接新的产品周期。
耐克财报:大中华区全年营收达65。85亿美元。
耐克公布的2025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数据显示,耐克本季度营收111亿美元,全年营收463亿美元;耐克大中华区全年营收达65。85亿美元,第四季度营收14。76亿美元,表现超出市场预期。其中,财报显示,跑步业务同比增长,更直观的表现为Vomero 18 销售额90天内超1亿美元,成为核心品类业绩引擎。当前,耐克正推进“Win Now”转型战略,依托创新、品牌差异化与本土化布局等夯实长期基础。财报公布后,耐克股价盘后涨超10%。
耐克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贺雁峰(Elliott Hill)表示:“尽管财务表现符合预期,但尚未达到我们的目标。未来,随着Win Now计划的推进,我们预计业务将持续改善。进入新财年,我们正翻开崭新的一页,下一步我们将以运动为引领调整我们的团队,我们称之为‘Sport Offense’。这将加速Win Now计划的推进,重新定位业务以实现未来增长。”。
小米YU7锁单量已达24万台。
小米YU7正式发布,售价25。35万起,18小时大定超240000台6月26日的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上,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发表演讲。发布会上,小米YU7正式发布,拥有四大色系,九种颜色。价格方面,小米YU7标准版售价25。35万元,雷军表示,昨晚只花了5分钟就做出了决定,要比特斯拉Model Y便宜一万;小米YU7 Pro售价27。99万元,小米YU7 Max售价32。99万元。26日晚间,小米公司官微称,3分钟YU7大定突破20万台,1小时大定突破28。9万台。6月27日,小米汽车宣布,小米YU7开售18小时,锁单量已突破240000台。作为对比,去年3月28日上市的首款电动汽车小米SU7上市24小时,大定88898台。
京东物流正逐步打通覆盖近百城的电动车上门售后维修网络。
6月27日,据京东物流消息,今年京东618大促期间,采用京东物流“仓安运配”一体化服务的二轮电动车日销售额增幅超过300%。二轮电动车“仓安运配”服务模式下,京东物流提供从入仓到末端配送的全流程服务。当京东物流的工作人员将车辆送达消费者家门口时,车辆已是完成安装、调试完毕、可立即试骑的状态。京东物流表示,目前还在逐步打通覆盖近百城的电动车上门售后维修网络。
东风日产高管就小米YU7言论道歉。
6月27日下午,微博认证为“东风日产新能源黄照昆”的东风日产高管发布道歉声明称,对于其在2025年6月27日发布的关于小米YU7的不当言论,深表歉意。“我已深刻反省,并删除相关不当内容。今后定当谨言慎行,共同维护行业良性发展。”。
理想汽车整合成立智能汽车群组。
6月27日,理想汽车调整组织架构和人事任命,将原“研发与供应群组”和“销售与服务群组”整合并入新成立的“智能汽车群组”,对理想汽车智能汽车业务的战略到经营闭环负责;总裁马东辉将担任智能汽车群组的负责人,向董事长兼CEO李想汇报。李想仍将负责汽车相关业务,并将更多精力投入AI领域。
幸运咖已覆盖全国超300座城市。
近日,幸运咖全国门店数突破6000家,覆盖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在内的超300座城市。其中,华中片区门店数超过2500家,陕西省门店数超过350家,新疆地区门店数超过250家。
波司登2024/25 财年营收约人民币259。02亿元。
波司登发布2024/25财年业绩,2024/25 财年,波司登实现营收约人民币259。02亿元,同比上涨11。6%;净利润同比增长14。3%达约人民币35。14亿元。营收与净利润连续8年创历史新高,经营溢利率提升至19。2%。
品牌羽绒服收入稳步提升11。0%至约人民币216。68亿元,创同期历史新高;贴牌加工管理业务依然保持健康良好发展,收入达人民币33。73亿元,同比上涨26。4%,创历史新高。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雪中飞品牌持续发力线上业务,深挖品牌“冰雪”基因,实现经营业绩的稳定增长。报告期内,雪中飞品牌实现收入约人民币22。06亿元,同比增长9。2%。
零跑汽车将于D系列全球首搭骁龙双8797平台。
6月27日,零跑汽车和高通技术公司宣布零跑汽车旗舰D系列将搭载骁龙汽车平台至尊版(QAM8797P)。此项合作标志着零跑汽车成为首批在由单一计算平台赋能的中央计算系统运行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功能的车企。
荣耀手表5 Ultra将行业首发“防猝筛查研究”。
6月27日,荣耀官方微博宣布,荣耀手表5 Ultra将行业首发“防猝筛查研究”功能。据介绍,该功能基于“心率减速力”这一医学指标,是用于评估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重要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脏疾病的预后分析及猝死风险评估。该功能由荣耀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专家团队联合研发,可帮助用户察觉潜在的心脏健康风险。
惠普推出多款AI PC新品。
惠普举办2025商用AI战略暨AI PC新品发布会,推出EliteBook系列高端AI商务本、战系列AI商务本、多款 “开箱即用” 的Z系列AI一体机,以及Poly智能音视频解决方案与战AI智能体等在内的产品及解决方案组合,提供轻量部署的AI本地私有化方案,支持灵活订阅制付费。
奔图发布“扛打”系列打印机。
奔图发布“扛打”系列新品打印机,打破“连续打印40万页、卡纸率低于0。02permil;”世界纪录。新品搭载陶瓷低温加热、多辊协同给纸等40余项核心技术优化,支持20+操作系统、20余类办公软件适配,覆盖国产与国际双生态。PC端首次推出免驱动一键打印、一键扫描、格式转换等多项智能功能,支持浏览器即打即走。
HM发布第二季度财报。
近日, HM公布了2025财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财报。财报显示,2025第二季度表现稳健,同店净销售额同比增长3%。2025年上半年,集团净销售额达到1,120。47亿瑞典克朗,同比增长1%;毛利润为585。94亿瑞典克朗,毛利率为52。3%。营业利润为71。17亿瑞典克朗,税后净利润为45。41亿瑞典克朗。
2025上半财年,HM中国通过审慎评估集中优势资源对区域重点店铺进行升级焕新,并优化掉部分小中型门店,助力HM在中国市场拥有更为合理的门店布局,并获取更高的运营效率。
出海新鲜事。
北京大兴至香港航线正式开航。
据中国国航消息,北京时间6月27日16时21分,CA763航班降落在香港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北京大兴香港航线正式开航。航班号为CA763/4,班期为每日1班,由波音737客机执飞。
投融资快讯。
石头科技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6月27日,据港交所文件,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摩根大通、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
if椰子水母公司IFBH招股超购2220倍。
泰国椰子水品牌if母企IFBH公布招股结果,该股于6月20日至25日公开募股,原计划集资最多11。6亿港元,每手入场费5616。1港元。市场消息显示,孖展认购额2572。9亿港元,较公开发售额1。16亿港元超购2220倍,成为年内港股新股quot;冻资王";。
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获上市辅导备案?。
6月26日消息,据中国证监会网站,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获上市辅导备案,辅导券商为中信证券。
黄子韬卫生巾公司在多地成立新公司!
天眼查App显示,6月27日,杭州朵薇护理用品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徐嘉斌,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生产、互联网直播技术服务、个人卫生用品销售、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销售、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等。股权全景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浙江朵薇护理用品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后者由杭州衡研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昕燕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杭州龙则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黄子韬共同持股。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以来,浙江朵薇护理用品有限公司已成立了3家公司,分别是湖北朵薇护理用品有限公司、杭州朵薇供应链有限公司、宁波朵玥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稻香村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增资至3亿。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苏州稻香村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1亿人民币增至3亿人民币。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9月,法定代表人为周广军,经营范围包括预包装食品批发零售、食品生产,由周立源、苏州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齐云山递交港交所招股书。
齐云山是一家专注于野生南酸枣种质资源保护,南酸枣野生优选、品种改良和栽培,南酸枣食品研发、生产与销售,以及南酸枣文化传播的全产业链的绿色健康食品企业。今日齐云山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颖通港交所上市。
颖通控股有限公司(下称“颖通控股”)(股份代号:06883。HK)成功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营收上,由2023财年(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16。99亿元增至2024财年(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18。64亿元,并进一步增至2025财年(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20。83亿元,首次突破20亿元。目前,颖通控股构建了一个以香水业务为核心,多品类协同发展的丰富业务架构。其中,超80%收入源自香水。香水业务作为“现金牛”,2025财年收入16。88亿元,占总营收80。9%,近三年销量从650万件增至720万件,主要得益于线下渠道采购订单增长。公司除了代理52个香水品牌之外,还涉及护肤品、彩妆等领域,分别代理了16个护肤品品牌、6个彩妆品牌以及其他香氛相关产品。公司的合作阵容堪称豪华,涵盖了爱马仕、梵克雅宝、Laura Mercier等众多国际顶级品牌。
行业观点速递。
202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首次超过360万亿元!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6月27日)发布《中国物流与供应链发展报告(2024—2025)》。根据报告,我国物流市场规模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现代物流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根据报告,202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首次超过360万亿元,全年物流业总收入达13。8万亿元,物流市场规模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A级物流企业首次突破1万家,代表国内最高水平的5A级物流企业超过500家。行业发展总体呈现从“物流”向“供应链”转型的趋势。全国物流节点枢纽网初具规模。全国物流园区调查显示,规模以上物流园区达到2769个。
丰田汽车5月全球汽车销量为955532辆!
6月27日,丰田汽车公布的业绩数据显示,丰田5月全球汽车销量为955532辆,同比增长7。5%;5月出口到美国的汽车达到41573辆,同比增长23%。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责任编辑:126 原标题:新消费日报 小米YU7锁单量已达24万台;石头科技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伴随卫星通信技术演进,中国运营商也在加速布局卫星物联网产业。
近日,中国移动发布了两款基于RISC-V架构的全国产化卫星通信芯片CM6650N和CM3510。中国移动方面表示,两款芯片将通过卫星网络补齐蜂窝信号覆盖短板,满足物联网连接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芯片发布的同时,中国移动还推出了天地一体物联网管理平台、两款国产化卫星物联模组以及覆盖物流、电力、水利三大领域的卫星物联应用解决方案,其针对性的产业布局意图已非常明显。
公开信息显示,有别于卫星互联网,卫星物联网是卫星通信和物联网技术融合的新兴领域,利用卫星网络连接大量传感器与终端设备,实现空天地一体化的信息互联与数据交互,因此也被称为“天基物联网”,其主要技术为窄带通信,数据传输量小,典型在农业监测、海洋牧场管理、地质灾害预警等场景中广泛应用。
据泰伯智库预测,得益于手机直连卫星技术普及,中国卫星物联网2024—2028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超过40%,其中政务端和企业端的卫星物联网服务也将维持快速增长态势。预计到2028年,中国卫星物联网的市场规模将接近100亿元。
增强国产自主能力。
与常见消费端物联网芯片一样,通信专家周桂军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由于卫星物联网芯片负责基带、射频、功耗管理等地面与卫星间的通信功能,其通信能力与稳定性将直接决定终端设备的性能,因此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但相比于消费级芯片,卫星物联网芯片可能还得兼顾基带、射频及电源模块一体化设计,以及应对极端环境下的低功耗和抗干扰能力,因此复杂度远超普通物联网SoC芯片。”周桂军表示。
同时,记者从紫光展锐方面了解到,卫星物联网芯片需同时支持如北斗短报文、天通卫星在内的卫星以及5G、NB-IoT为代表的地面网络等多种通信协议。尤其是随着3GPP R17标准对卫星物联网的时延、连接密度提出新要求,芯片架构需要针对性优化。
此外,Omdia电信战略分析师杨光认为,中国移动此次发布的两款芯片基于五代精简开源指令集RISC-V架构,这也意味着从指令集到芯片设计的自主程度得到提高,也可配合未来5GA/6G等网络的融合发展。
记者注意到,2023年,中国移动曾联合国内科研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成立了中国移动物联网联盟RISC-V工作组,以助力国产芯片自主可控。
周桂军认为,更为重要的是,国产自研芯片的出炉,也进一步完善了包括芯片、模组、终端、平台在内的国内卫星物联网产业链生态。
随着万物智联、天地一体化时代加速到来,卫星非地面网络在偏远区域、海洋牧场、交通运输等领域正展现出无可替代的覆盖优势。在此背景下,作为国内网络基础设施的主要力量,除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两大运营商也在加速围绕“5G+卫星”“AI+物联”展开布局,抢占卫星物联网市场。
中国电信方面,依托自主可控的“天通一号”卫星系统,2024年年底成功发布国内首个IoT NTN运营级商业试用网络,支持千万级物联用户、日均上亿条短数据处理能力,这也标志着其5G NTN技术首次实质性落地。
颇为亮眼的是,2024年年报显示,中国电信卫星通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1。2%,手机直连卫星用户突破240万,显示了强劲的商业转化能力。
而中国联通早在2023年就依托“5G+高低轨融合底座”,研发卫星物联网平台,覆盖全国及周边海域,实现低成本广域覆盖,为渔业、气象、石油巡检等行业提供专项服务。
随后,中国联通还与华为联合搭建低轨卫星-5G融合技术演示平台,推出“沃星海”“沃星陆”“沃星空”“沃星图”四大产品系列,强调行业定制化场景落地。
周桂军认为,中国电信卫星通信的短板在于终端生态还不够丰富,特别是低功耗、大带宽并存的应用场景需更多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中国联通的卫星通信功能仅在6省份试点,需进一步扩大网络覆盖和用户规模,方能形成规模效应。
这两点也正是目前中国移动正在努力打造的全产业链能力。此次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中国移动便发布了“AI+物联网”“卫星物联”系列产品,强调“通感智值”战略,旨在通过卫星网络弥补蜂窝信号盲区,并实现陆海空天一体化连接。
但杨光认为,中国移动目前以芯片自研和多方合作构建生态,在网络规模和商业化运营经验方面,中国移动仍需加快与卫星运营商和设备厂商的深度合作。
总体来看,两位业内人士皆认为,未来三家运营商都需进一步打通空天地网络,并推动低功耗终端和轻量化协议标准化,才有望构建高可靠、广覆盖、低成本的卫星物联网生态。
AI加速深度融合。
自研芯片诞生的同时,AI正快速融入卫星通信的趋势也在日益凸显。记者注意到,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中国移动发布的物联网平台强调将大模型、多模态交互等前沿 AI 能力与超10亿级连接深度融合,实现端、边、云、智的跨域协同,成为支撑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万亿级场景的数字化中枢。
这一趋势也反映出目前全球卫星物联网正在与AI进行深度融合,据Mordor Intelligence发布研报指出,2025年全球“AI+IoT”市场规模约607。1亿美元,至2030年将以22。7% CAGR增长到1686。9亿美元,反映出将AI直接嵌入边缘设备的强劲动力。
从全球范围看,AI使得卫星物联网的能力进一步放大。以美国为例,其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早在2017年就启动了“黑杰克”计划,开发具备AI能力的低成本、高性能卫星。欧洲航天局则与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也成立联合实验室,专注于与AI相关的技术研究。欧洲航天局官方透露,AI可优化卫星轨道操纵过程,减少燃料消耗与到达轨道所需时间,还能自动执行碎片规避机动,应对太空轨道垃圾问题。
记者也从此次大会期间了解到,卫星物联网与AI的融合,正带来很多全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例如在智慧农业领域,通过卫星物联网收集土壤湿度、气象数据等信息,结合 AI 大模型进行分析,可精准优化灌溉策略。以中国移动为例,其农业大模型配合卫星遥感与地面传感器,已在山西玉米种植中实现亩产提升 15。5%,同时降低灌溉成本。
同时,在能源领域,AI 能对卫星物联网采集的油井、管道等设备数据进行实时分析,预测设备故障,提前采取维护措施,提高能源生产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杨光认为,如果说卫星物联网的普及得益于小型化卫星、多星座融合与轻量化终端成本的持续下降。那与AI深度融合,将进一步驱动智能终端将多模态交互和卫星通信能力作为标准配置。
周桂军则预计,未来,在市场规模方面,随着我国商业航天迈入应用阶段,卫星通信产业有望成为AI应用的主要市场之一。而在全球范围内,卫星物联网与AI融合的市场规模也将随着应用的拓展而持续增长。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责任编辑:126 原标题:中国移动推出两款国产化卫星芯片 AI加速与卫星物联网产业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