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对中美企业开火,转头就对美服软,美掀桌子做法让我们醒悟 ,6.30主力资金
加拿大同时对中美两国企业开火,但在特朗普宣布终止与加所有贸易磋商后,加拿大率先对美“跪了”。
【加拿大取消对美公司数字税的报道】。
6月30日,根据国内媒体报道,加拿大干了一件让我们大跌眼镜的事儿,那就是取消了对美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公司收取巨额数字税的法规,而在同一时间,加拿大正严厉勒令中国企业海康威视在4个月内“滚出”加本土市场。
首先说说为啥会我们稍微有点“大跌眼镜”?
【6月27日加拿大针对中企的报道】。
因为就在6月27日,加为了彻底清除海康威视在加本土的安防业务,如摄像头领域等,直接给海康威视扣了个损害“国家安全”的帽子,直接禁止国家部门采购海康威视的任何产品,并且给下了最后通牒,必须在120天内退出加拿大市场。
而且此时离6月30日加拿大开始征收美科技公司数字服务税,仅仅只有几天的时间,同样在6月27日,特朗普对加拿大动怒了,在社媒上称美国刚刚知道这事儿,并且立刻马上停止与加拿大全部的贸易谈判。
【左为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
当时加拿大同时对中美科技企业开火的消息,传到国内时,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们都觉得加拿大是条汉子,我在上一篇文章也分析过,这是加拿大摆脱对美地缘依附,走向“孤立主义”的重要一环。
说白了加拿大就是要成为世界中的一级,在科技、贸易和制造等领域,要与中美俄欧平起平坐,从特鲁多在任后期的民调来看,加民众已经无法忍受上一届总理特鲁多的“绥靖政策”。
这也是为啥我们在去年年底,特鲁多总理在任末期,经常看到特鲁多下基层时,经常被各种贴脸问候。
于是特鲁多在任期即将结束后,为了挽回口碑,在国内发起了“支持国货”的运动,呼吁民众减少购买美国产品,并加大对本土农产品的支持。
后面更为激进的马克卡尼就顺应上任了,自从美国决定对加拿大的全部商品加征25%关税后,加拿大从今年3月起火力全开,直接对进口的美农产品、服装等日用品,总计206。3亿美元的货物加征25%对等关税。
同时在3月底,加拿大反制美产品的范围扩大至1250亿加元,包括美国制造的汽车、钢铝制品等,直接痛击美国核心支柱产业。
同时加拿大还对美北部超10个州的电力收取额外的费用,另外又限制美国进口自家的锂矿等资源。
同年2月,加拿大跟欧洲达成了关键矿产合作协议,这是外界视加拿大去美国资源化的关键一步。
哪怕是在临近6月30日、加拿大对美企收取数字服务税的最后期限,6月26日,加拿大财政部长商鹏飞还依旧在叫嚣——向美企征收数字税的计划不会推迟!
其实这是加拿大对美关税反击和谈判的一个重要筹码,并意图逼迫美国放宽对加产品的关税。
这个数字服务税其实玩的最溜的是欧洲,像谷歌、苹果等科技巨头,在欧洲都要交这项税,但是因为美加墨自贸协定等一系列优惠税收措施,加拿大一直就没有向美国科技公司征收数字税。
但是疫情后加拿大经济税收也不行了,于是在2020年就学着欧洲对美科技企业搞数字服务税,但是一直就没落实,所以加拿大在决定在今年6月30日,一次性将前几年的数字税给收了,一共是20亿美元,其实并不多。
但加拿大没想到美国的反应那么强烈,6月27日特朗普直接掀翻了美加关税谈判的桌子,在同一天,美财政部长在接受CNBC电视台的采访时,直言美国不同意这项税收,加拿大这种做法是歧视美国公司。
正是因为美的“过度反应”,一下子可把加拿大吓的不轻,之前接连反击美国关税的措施,双方的谈判也不至于直接停止,一个小小的数字税就惹毛了老大。
于是在6月30日加拿大数字税法生效的前几个小时,加拿大迅速取消了这项税法。
在加拿大同时对中美两国企业开火后,仅仅不到两三天,加拿大就被美国的强硬态度吓住了,直接服软,但却对中企海康威视的打压措施一如既往,确实让我们挺大跌眼镜的。
这同时也反映了加拿大在走向多极的道路中,时不时陷入国家性格和身份分裂的状态,其孤立主义恐怕最终也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商务部的回应】。
6月30日,我们商务部正式回应了加针对中企的打压措施,痛批加拿大这一做法,同时也给加下了最后通牒——一旦加拿大不立即改正做法,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企权益。
因为加拿大取消美企数字税、向美服软的做法,让我们醒悟,也提供了最佳的反击办法——只有比加更为强硬,才能换取他们的退步。
2025年6月30日16!04!42。
截至2025年6月30日收盘,强力新材(300429)最新股价14。85元,单日上涨6。22%,跑赢电子化学品板块2。75%的涨幅和大盘0。59%的涨幅。当天最高冲到15。5元,最低14。51元,振幅7。08%,成交额15。28亿元,换手率25。79%。
从技术面看,股价最近5天在震荡中走强,但盘中突破15。5元后出现回落,显示14。99元附近存在压力。6月20日曾因光刻胶技术突破预期强势涨停,当天游资买入超2。8亿元,北向资金也加仓3382万元,但随后几个交易日出现回调。
资金方面,当天主力净流入3862万元,但超大单资金仅流入157万元,显示大资金内部存在分歧。融资余额连续6天增加至4。86亿元,杠杆资金参与明显。需注意的是,公司一季度亏损562万元,动态市盈率-354倍,当前上涨更多受国产替代概念推动,需警惕业绩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