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A股公司股市行情 > 正文内容

新高!又新高!银行股再度刷屏 后市如何演绎?及资金加速涌入ETF!上半年ETF管

  


  

  今年下半年第一个交易日,又有多只银行股价格再度创下历史新高。

  7月1日,A股42家上市银行全线飘红,多只个股录得2%以上涨幅。数据显示,当日银行板块的主力净流入额达26。57亿元,板块涨幅达1。54%。当日,建设银行、浦发银行、厦门银行均创下历史新高。

  回顾今年上半年,银行板块持续受益于高股息板块的投资热度,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快,频频举牌上市银行。与此同时,政策红利下,中央汇金持续增持、ETF等指数基金大幅加仓。多因素催化下,银行板块获得持续上涨,多只个股不断创下上市以来新高。券商中国记者据统计,上半年浦发银行、青岛银行、兴业银行等10只个股累计涨幅超过20%。

  股价迭创新高。

  7月1日,A股银行板块再度迎来全面上涨,42家上市银行无一例外。其中,苏州银行大涨5。13%,厦门银行、杭州银行涨幅均超3%;共有13只银行股涨幅超过2%。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个交易日共有16家上市银行再度刷新股价纪录,包括quot;工农中建交quot;五大国有银行,以及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和兴业银行等4家股份行,另有北京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上海银行、杭州银行、成都银行和长沙银行等7家城商行,分别在近日创下历史新高。

  回顾今年上半年,银行板块指数累计涨幅达14。32%,跑赢沪深300指数14。29个百分点,位居各行业第二。截至6月30日,A股银行板块总市值攀升至15。44万亿元,总市值占上市公司板块比例为14。74%,较年初市值增幅约1。87万亿元。

  依据2025年上半年板块涨幅榜来看,浦发银行以34。89%的累计涨幅摘得桂冠,青岛银行以32。43%的涨幅紧随其后。此外,兴业银行、江苏银行、渝农商行、厦门银行、重庆银行、浙商银行、中信银行和苏农银行上半年累计涨幅均超过20%。

  不过,也有部分个股表现相对靠后,例如郑州银行上半年累计下跌1。9%,邮储银行、兰州银行、华夏银行累计涨幅均不足5%;共有13家上市银行累计涨幅低于10%。

  为何近年来表现强势的银行板块,今年上半年的上行趋势得以延续?中国银河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张一纬在近日研报中分析称,相比于2023年和2024年,今年以来银行板块红利价值逻辑有所降温,政策红利下的资金裂变成为主导银行估值重塑的核心驱动。增量资金流入银行板块,多数情况下由政策推动,包括中长期资金入市、公募基金欠配调仓、汇金增持和被动型指数ETF的发展等。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长期资金代表的保险资金,年内继续大举quot;扫货quot;银行股。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年内包括农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和杭州银行共5家银行获得保险公司举牌(即持有股份超过5%),其中多家为H股。

  另一最新动向来自于国有资产管理公司(AMC),近期中国信达旗下的信达投资,通过资管计划累计增持浦发银行1。18亿张可转债并全部转股,对应持股比例为3。01%;另据券商中国记者近日从民生银行获悉,另一家国有AMC公司——中国长城资产对民生银行持股比例已超过3%,并提名长城资产副总裁郑海阳为民生银行董事候选人。早在2023年,中信金融资产大举增持光大银行可转债,并全部转股后取得彼时光大银行7。08%股份。

  

  分红力度持续加大。

  银行股普遍具有体量大、估值相对较低、股息率高的特点,是大型险资偏好的股票类型。6月下旬,A股上市银行进入密集派发2024年度现金分红阶段。

  近日,沪农商行、渝农商行和浙商银行实施了2024年度现金红利派发,至此已有26家银行落地2024年度利润分配,叠加已实施的中期分红,年度分红合计已达4273。83亿元。

  券商中国记者据统计,2024年A股上市银行现金分红总额将达6319。56亿元,相较去年增加了近200亿元,增幅为3。03%。

  从分红力度来看,绝大多数上市银行都提高了分红总额。根据统计数据,A股42家银行中,有39家银行2024年现金分红总额超过上一年,整体分红额度较上一年增加了186亿元。

  分红规模上,国有大行是分红主力。据统计,六大行2024年度分红总额合计超过4200亿元,高于2023年。其中,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现金分红总额达到千亿元规模,分别为1097。73亿元和1007。54亿元;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紧随其后,现金分红总额分别为846。61亿元和713。60亿元。从分红比例看,多家银行现金分红比例均在30%及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为响应新quot;国九条";等政策号召,A股上市银行纷纷推出了中期分红方案,以增加现金分红频次和投资者回报感。数据显示,当前有23家A股上市银行2024年中期分红已落地实施,合计派发现金红利2577。06亿元。

  尽管分红比例较高,但当前上市银行普遍面临业绩增速放缓、净息差缩窄的窘境。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银行业数据显示,商业银行净息差进一步降至1。43%,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创下历史新低。

  经营业绩方面,今年一季度上市银行业绩同比下滑队伍有所扩大。数据显示,42家上市银行中,16家银行营业收入同比负增长,12家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其中10家上市银行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同比下滑。

  后市如何演绎?

  从基本面来看,今年银行经营业绩增速放缓、净息差下行的趋势能否迎来拐点,是包括投资者在内的市场参与方重点关注的议题。近日,多家上市银行召开2024年度股东大会,部分银行高管预判年内经营收入、净息差仍有挑战。

  此前,平安银行行长冀光恒在股东大会上表示,从全行业经营层面看,银行净息差收窄已是既定的结构性趋势。近日,招商银行行长王良在回应股东提问时表示,息差要回升到2%以上、盈利增长回到两位数增幅,短期看,可预期的范围内还很难实现。民生银行行长王晓永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尽管该行一季报业绩超预期,但在当前低利率、低息差的大背景下,管理层深感营收的可持续增长仍然面临着较大挑战。

  展望今年下半年,A股上市银行股价将有怎样的表现?多家券商研究所在2025年银行业中期投资策略及最新研报中,仍保持乐观看法。

  中金公司近日研报重申,看好银行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其中H股表现好于A股。该机构分析称,当前保险负债成本相对大部分金融资产收益率仍然较高,以银行为代表的高股息资产配置需求提升。与公募基金相比,保险资金投资港股可免除股息税,因此H股银行相对A股银行股息更具吸引力。

  平安证券在银行业中期策略报告中指出,从全年维度看,核心主业的企稳有望支撑银行整体基本面保持稳健。利差业务和负债端成本所展现的积极信号有望在后续持续体现,对于全年板块营收的表现无需过度担忧,从而对盈利平稳增长起到支撑。目前板块平均股息率达到4。01%,结合监管一系列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措施,预计板块的股息配置价值吸引力仍将持续。

  招商证券银行业中期策略报告表示,虽然银行板块指数创新高,但背后有长期业绩增长对应,相对估值仍偏低。银行板块更高的ROE(净资产收益率)、更高的长期增速,但估值依然折价。但事前的估值折价通常对应着事后的高回报。银行作为债权人,从当前板块业绩和估值来看,预期穿越周期后,银行板块仍会有更高的长期复利的回报。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责任编辑:65 原标题:新高!又新高!银行股再度刷屏,后市如何演绎?

  2025年上半年收官,ETF半程赛的最新战况也随之尘埃落定。

  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ETF总规模突破4万亿大关,达到4。31万亿元,与去年年底相比增长了15。57%,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债券型ETF,年内规模增长了120。71%,达到3839。76亿元,宽基ETF虽然环比增幅仅有2%,但截至今年上半年末的最新规模为2。23万亿元,依然占到ETF总规模的半壁江山。

  从单只产品的情况来看,上半年共有18只ETF规模增长超过百亿元,其中7只为股票型ETF,且这些产品主要以沪深300ETF等宽基产品、机器人ETF等行业主题产品为主。

  另外,上半年有16家基金公司旗下的ETF新增总规模超过百亿元,其中华夏基金新增931。70亿元,目前以7513。36亿元的ETF管理规模排在所有基金管理人之首,ETF市场马太效应愈来愈烈。

  7只股票型ETF获百亿增长。

  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股票型ETF区间净流出了近50亿元,但仍然有部分宽基ETF和行业主题ETF的规模获得了逆势增长。

  其中,沪深300ETF华夏是今年上半年获得净流入最多的股票型ETF,基金份额增长81。38亿份,区间净流入金额高达303。17亿元。此外,华泰柏瑞、易方达、嘉实旗下的沪深300ETF也获得了资金的大举申购,区间净流入金额分别达到153。25亿元、150。49亿元、117。7亿元。

  除了沪深300ETF外,上证50ETF、中证500ETF、中证1000ETF等宽基产品也备受资金青睐,其中华夏上证50ETF、南方中证500ETF、华夏中证1000ETF分别获得92。83亿元、69。35亿元、59。28亿元的净流入。

  而华夏基金的机器人ETF,则摘得今年上半年净流入最多的行业主题ETF桂冠,吸金104。09亿元。此外,易方达的人工智能ETF、富国的军工龙头ETF、天弘的机器人ETF也吸金力十足,今年上半年分别获得净流入77。73亿元、47。67亿元、46。19亿元。

  另外,今年以来大量资金流入港股,相关主题ETF规模也出现猛增,带动跨境ETF总规模环比增长33。23%。其中,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的规模增长超过190亿元,工银瑞信港股通科技30的规模增长约130亿元。

  整体来看,全市场1129只股票型ETF中,334只在今年上半年为净流入状态,其中7只的净流入金额超过100亿元。

  截至2025年6月末,全市场规模前三的股票型ETF分别为华泰柏瑞、易方达、华夏的沪深300ETF,最新规模分别为3747。02亿元、2659。05亿元、1967。03亿元。

  债券型ETF规模翻倍。

  不同于股票型ETF的结构性增长,债券型ETF在今年上半年整体呈现净流入态势,29只产品中23只均为规模正增长,合计吸金近1800亿元,最新规模为3839。76亿元,相比去年年底的1739。73亿元增长了120。71%,规模翻倍。

  其中,海富通短融ETF资金净流入额居首,为194。03亿元,南方上证公司债ETF、华夏信用债ETF、易方达公司债ETF等资金净流入额均在180亿元以上,还有多只债券型ETF净流入超百亿元。

  此外,富国政金债券ETF在今年上半年吸金145。87亿元,截至2025年6月末的最新规模达到520。47亿元,成为国内唯一一只达到500亿元级别的债券ETF。

  关于债券ETF规模快速增长的原因,华泰固收团队认为主要包括几点:1。市场流动性和透明度更高,债券ETF提高了市场透明度,使投资者能够像交易股票一样轻松买卖,从而增加了流动性。2。低成本,债券ETF通常拥有较低的费用比率,尤其在债券收益率逐步下行的趋势下,低成本的优势更加凸显。3。监管框架改善,提高了投资者对债券ETF市场的信心。4。金融危机后风险偏好降低,投资策略调整,投资者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债券ETF作为风险分散的有效工具受到重视。5。产品逐步创新,多样化提升,满足了不同投资的需求。

  ETF管理人最新排位出炉。

  随着上述产品的规模变动,各家基金公司的ETF排位情况也发生了变化。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ETF管理规模排名前三的仍然是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ETF管理规模分别为7513。36亿元、6662。25亿元和4994。70亿元。

  除此之外,还有9家公司的ETF管理规模超过千亿元,分别是南方基金、嘉实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国泰基金、华宝基金、博时基金、华安基金和银华基金。

  从ETF业务增长的角度来看,上半年有16家基金公司旗下的ETF新增总规模超过百亿元,其中,年内ETF管理规模增加最多的是华夏基金,与去年年末相比新增931。70亿元;其次,易方达基金、富国基金的规模增长也都超过500亿元,分别为643。84亿元和514。55亿元。

  此外,凭借在债券ETF领域的持续布局,海富通基金上半年的ETF管理规模也新增了可观的439。44亿元,总规模正逼近千亿元大关。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91 原标题:资金加速涌入ETF!上半年ETF管理人最新排位出炉。

相关文章

短线防风险 391只个股短期均线现死叉

短线防风险 391只个股短期均线现死叉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上午10:29,上证综指3290.34点,涨跌幅为0.42%,A股总成交额为4707.41亿元。到目前为止,今日有391只A股的5日均线主动下穿10日均线,其...

“最ETF券商”一季度沪市排名出炉,申万宏源与银河持有近四成份额,中信成交额发力

“最ETF券商”一季度沪市排名出炉,申万宏源与银河持有近四成份额,中信成交额发力

  财联社4月18日讯(记者王晨)2025年一季度沪市ETF券商竞争格局尘埃落定。   持有规模上,申万宏源证券与银河证券以合计近四成的市场份额稳居持有规模“双寡头”,其...

可探索“内外结合”发展人民币稳定币丨杨涛专栏 ,评论丨贷款“商转公”有利于稳定住

可探索“内外结合”发展人民币稳定币丨杨涛专栏 ,评论丨贷款“商转公”有利于稳定住

  近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年陆家嘴论坛发言时指出,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等新型技术,推动央行数字货币和稳定币的蓬勃发展,同时对金融监管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事实上,随着中国香港的《稳定币...

科创板机器人板块年报扫描:2只个股营收超百亿元,6只个股仍亏损

科创板机器人板块年报扫描:2只个股营收超百亿元,6只个股仍亏损

     今年以来,A股机器人板块无疑是资本市场中备受瞩目的板块。   4月30日,随着埃夫特、江苏北人...

邀请码一度炒到数万元 国内火热国外遇冷 Manus是技术奇迹还是饥饿营销?

邀请码一度炒到数万元 国内火热国外遇冷 Manus是技术奇迹还是饥饿营销?

  北京时间3月6日凌晨,国内AI技术团队Monica在X平台用英文发布了通用AI Agent——Manus,似乎试图通过“出口转内销”引发“DeepSeek效应”,即先在海外掀起热潮,再...

POE胶膜概念涨2.77%,主力资金净流入11股

POE胶膜概念涨2.77%,主力资金净流入11股

  截至4月29日收盘,POE胶膜概念上涨2.77%,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4,板块内,21股上涨,聚赛龙20%涨停,鼎际得、沈阳化工等涨停,鹿山新材、长阳科技、天洋新材等涨幅居前,分别上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