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热评:真相揭秘!冲高回落!为何3500点闯关失败?及几乎全是假货!利润高达
今日沪指成功创下年内新高,攀至3497点,几乎触及3500点大关。然而,随后出现大幅回落!到底是何原因?
其实市场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困境:在权重板块的带领下,仍有超过4100只个股下跌,尤其是银行板块的拉升,如浦发银行等多股更是创下历史新高。尽管指数看似坚挺,但市场的赚钱效应却异常艰难。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市场面临的尴尬局面在于,权重板块虽然成功搭建了舞台,但真正的“唱戏者”——中小盘个股却始终未能登台亮相。这导致了指数看似强势,但市场的赚钱效应却极为有限。
今日市场的亏损效应较前几日更为显著。中小盘股的下跌如同潮水般源源不断,令投资者心情沉重。
市场普遍认为,7月7日即将实施的量化交易新规是导致中小盘股下跌的主要原因。量化资金赶在新规前大量出清!
另外从技术角度看,3500点作为一个重要的整数关口,自然积累了大量的套牢盘和获利盘,这导致了明显的抛压。回顾3400点的突破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主力多次试探后才最终成功。从分时图可以看出,跳水阶段资金流出明显,这正是套牢盘集中抛售的体现。
然而客观的看,压力早释放比晚释放更有利。当指数成功站稳关键点位时,反而能减少阻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指数虽然创新高,成交量却并未同步跟进。这种没有量能支撑的创新高,就像无本之木、无基之塔,一旦遭遇风雨,很容易被打回原形。
后市预测市场如果突破3500整数大关,需要出现风格切换,从小盘权重转向“小而美”的个股。
分享一个小经验:如果你最近的屡屡亏损被套,不妨静下心来,系统性地从上至下分析失败的原因,一条条地记录下来。你会发现,问题越细,解决方案就越明确,走出困境的速度也会更快。
思维导图 ¥57 购买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决策依据,以此买卖由此造成的一切风险,由投资者承担!
点赞发财!点击关注!财源广进!
我们将持续为您提供新鲜、热门的股市资讯和分析,让您在资本市场中运筹帷幄,不被突如其来的波动所击倒!
原创不易!谢谢打赏!
某国际大牌吹风机市场价2990元,中国制造出一样的产品,成本只需要190元,利润是成本的整整23。9倍。
外国人突然发现,他们在高价买中国制造,差价全给中间商和品牌商赚了。于是他们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到中国来购买仿制品。
前不久中美关税战,很多做外贸的厂家压了很多货送不出去,于是就想着在网络上销售,来一个原创直销。
外国人看见之后可不得了,他们发现,中国生产的东西质量好,价格便宜,而一旦运到美国,他们就要花几十倍,上百倍的价格去购买。
从此之后,来中国的老外,行程单上除了长城故宫,总藏着一个不能说的秘密项目——逛假货市场。
为什么?因为利润太吓人了。一件成本五十块的名牌T恤,正品标价八百块,而在中国100块就能买到手,对于外国人这叫“捡了个大便宜”。
便宜到这个份上,足以让所有道德暂时靠边站。这条灰色产业链不再满足于粗制滥造,它开始朝着一个诡异的方向进化——追求一种以假乱真的“匠人精神”。
广东的制表师傅,能把一块假劳力士做得让当铺老师傅都得把后盖撬开,对着机芯琢磨半天。各种电子产品更是在全世界大受欢迎。
东莞皮具作坊里的手艺人,用着进口的二层皮,仿出来的名牌包,走线、五金、皮料的手感,无限逼近专柜里的正品。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了,这些商品从外表到质量都看不出瑕疵。老外开始怀疑,成本这么低,资本家凭什么卖那么贵?
卖假货最核心的驱动力,还是那点全世界人民共通的虚荣心。老外戴假表、背假包,就是为了在社交圈里不露怯,花小钱撑大场面。
这跟我们身边一些年轻人“知假买假”的逻辑,一脉相承。大家都是肉体凡胎,谁不想花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面子?
风水轮流转。随着国内的监管越来越严,电商平台像巨兽一样崛起,那实体假货市场,肉眼可见地萧条了。但是网络假货交易又崛起了。
如果说暴利是假货戒不掉的毒,那监管的盲区和某些平台的默许而一些电商平台,为了抢流量、做大交易额,对平台上的假货常常是“选择性失明”。
毕竟,卖真货是流水数据,卖假货也是交易数据,只要数字好看,财报就好看。这种心照不宣的纵容,假货产业得以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疯狂生长。
与此同时,一股更猛的暗流涌了上来——“反向海淘”。按理说,美国对中国商品加了那么多关税,东西只会更贵,怎么反而卖得更疯了?答案很简单:大家学会了绕开品牌,直奔工厂。
国外的网红博主们,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做起了“打假”科普,只不过,他们打的是品牌的“假”——揭露那惊人的品牌溢价。
他们告诉粉丝:你花几千美金抢的那个包,成本可能不到一百美金,产地就在中国。当这层窗户纸被捅破,许多普通消费者的心态,直接崩了。
他们感觉自己像个被骗了多年的傻子。这和当年老外来中国买A货,有什么不一样?区别大了去了。当年的逻辑,是“我想假装拥有一个名牌”。
现在的逻辑,是“我根本不想要那个牌子,我只想要去掉Logo后、物美价廉的产品本身”。这标志着“中国制造”的内涵,正在发生一次剧烈的、甚至有些扭曲的蜕变。
我们不再只是廉价的模仿者,而是凭借着那条强大、完整、高效到令人恐怖的供应链,开始反向定义“价值”。
这是一种降维打击。当传统品牌还在开会、调研、定下一季度的流行色时,中国的电商平台已经用大数据扒出了全球最新的潮流元素,三天出样,七天出货,直接用低价砸到消费者脸上。
从线下市场的“高仿”,到线上平台的“平替”,形式在变,渠道在变,但有些东西,从来没变过。不变的,是人性里对“占便宜”这件事永恒的冲动。
但这种造假的思维,一旦用在其他领域,就是一场灾难。这早已不是衣服鞋帽的问题,而是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毛孔,甚至触及了食品安全的底线。
这种事,就算被曝光,过几年换个马甲,照样能卷土重来。成本十块的奶茶,贴个网红的牌子就能卖到五十。暴利面前,总会有人把良心按斤称了卖掉。
更要命的,是对创新的绞杀。一家小企业,呕心沥血、投入巨资研发出一款新产品,还没等收回成本,市场上铺天盖地的仿冒品就已经靠着零成本的“抄袭”,赚得盆满钵满了。
长此以往,谁还愿意去创新?谁还有动力去研发?整个市场就会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泥潭,最后只剩下一群抄来抄去的投机者,和一堆毫无灵魂的廉价商品。
一个人的价值,从来不是由他身上的Logo定义的。追求性价比没错,量力而行更是成年人的清醒。
但我们或许也该明白,每一次为假货的买单,都是在为那个混乱、野蛮、没有未来的市场,投下赞成的一票。
当一个社会过度崇拜物质,而忽视了对精神内核的滋养,假货的繁荣,几乎是一种必然。
我们不要用虚假的品牌光环来武装自己,而是真正去关心一件产品本身的品质、安全,以及它背后那份创造的价值。
到那时,“中国制造”才能真正赢得全世界发自内心的尊重。这才是比卖出多少亿件便宜货,更值得我们骄傲的事情。
真正暴利的,是120元的假冒戴森吹风机!
红网。
2019-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