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A股公司股市行情 > 正文内容

举牌!险资盯上这家行业龙头-保险股走出牛市节奏 下半年重在资产负债匹配 ,掌阅科

  


  

  下半年伊始,险资举牌频现。

  7月4日,信泰人寿披露公告称,公司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方式购买华菱钢铁股份至3。454亿股,占该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根据相关规定,构成举牌。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截至目前,年内已有15家上市公司被险资举牌,合计举牌次数达19次,较去年全年的20次仅差最后一击。

  面向未来,业内人士表示,险资举牌热潮有望延续。一方面在分红险销售占比预计提高的背景下,负债端资金风险偏好有望提升;另一方面,长端利率下行,倒逼权益资产进一步发挥增厚投资收益的功能。

  

精准踩线5%!

  根据公告,信泰人寿于7月3日通过传统账户保险责任准备金于二级市场增持华菱钢铁69。09万股股票,交易均价为4。84元/股。

  参与交易前,信泰人寿持有华菱钢铁3。447亿股,占其总股本的4。99%;交易完成后,信泰人寿持有华菱钢铁3。454亿股,占其总股本的5。00%。

  以7月3日华菱钢铁收盘价4。91元为基准,信泰人寿持有华菱钢铁的账面余额为16。96亿元,占信泰人寿一季度末总资产的比例为0。57%,符合监管要求。信泰人寿表示,拟对华菱钢铁的投资纳入权益类投资管理。

  回溯来看,信泰人寿于今年1月启动增持,并于3月底以2。01%的持股比例位列华菱钢铁第四大股东;进入二季度后,信泰人寿继续增持,直至此番触及举牌线。

  信泰人寿表示,这是基于对华菱钢铁发展前景的看好及其价值的认可,支持华菱钢铁做强做优,并分享华菱钢铁未来发展的长期红利。另外,信泰人寿透露,在未来12个月内有可能进一步增加其在上市公司中拥有的权益。

  华菱钢铁作为湖南省属国有企业旗下的钢铁公司,主要从事钢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是华中地区板材龙头企业。今年一季度,华菱钢铁实现营业收入300。75亿元,同比下降18。52%;归母净利润5。62亿元,同比增长43。55%;扣非归母净利润4。51亿元,同比增长39。76%;基本每股收益0。08元。

  从举牌方来看,信泰人寿成立于2007年5月,是国有控股的全国性金融机构,注册地位于浙江杭州,注册资本102。04亿元。公司经营各类人身保险业务,并具备信用债、股权投资、股票直投、不动产等投资能力。

  今年一季度,信泰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27。43亿元,同比下降近5%;净利润数据自2023年三季度起就处于未披露状态;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14。91%、131。78%,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逼近去年全年。

  2024年以来,随着入市政策利好不断,险资举牌迎来明显回暖,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

  记者梳理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公告发现,2024年共有8家险企出手增持了18家上市公司,触发A股和H股举牌达20次,超过2021年(1次)、2022年(5次)、2023年(6次)三年举牌次数的总和。

  步入2025年,险资举牌更是“手不能停”。截至7月4日,信泰人寿、利安人寿、平安人寿、长城人寿、中邮人寿、新华人寿、瑞众人寿、中国人寿、阳光人寿等险企已合计披露19次举牌公告,逼近2024年全年水平。

  华西证券非银金融行业分析师罗惠洲指出,险资今年密集举牌背后有三大核心动因:首先,在低利率和“资产荒”的背景下,险资面临潜在的“利差损”压力,通过权益投资增厚收益具有现实必要性。

  其次,新会计准则下,举牌后的会计计量方式变更有助于提升险企利润表的稳定性。

  再者,政策层面持续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今年1月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要求提升保险资金投资A股比例,为险资举牌提供了政策支持。

  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34。93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5。03%。从资产配置动向看,人身险行业股票持仓市值达2。65万亿元,长期股权投资规模为2。60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明显。

  从举牌标的来看,年内被险资举牌的15家上市公司中,银行股占据半壁江山,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等行业也颇受青睐。

  广发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陈福认为,从盈利特点看,高ROE(净资产收益率)+高股息率等盈利较为稳定的标的是险资举牌的重要前提,但不同投资目的的举牌侧重点有所差异。从市场分布及市值分布看,以长期股权投资为目的的举牌更青睐于A股的中小市值公司,更有望实现5%的持股比例与董事会席位,可权益法入账;而以持有股票获取利息收入的举牌青睐于H股公司,无关市值大小。

  国信证券非银金融行业负责人孔祥指出,保险公司通过举牌上市公司能够实现一定的会计利润平滑,降低权益工具投资的投资收益波动;但举牌也要求险企具有战略性产业眼光,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视角相结合。“我们预计,险企将进一步增持具有高分红、高资本增值潜力、高ROE属性的上市企业,匹配保险行业资产端长期、稳定的需求。”。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责任编辑:126 原标题:举牌!险资盯上这家行业龙头。

  4月以来,A股保险股涨幅明显,新华保险接近历史高点,中国人保创6年多新高。而在H股市场,新华保险、中国人保(即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过去一年涨幅达2倍左右,均已创下历史新高。昨日(4日),A股保险板块整体上涨0。74%,盘中涨幅超1%,再次吸引市场目光。有投资者称保险股“走出了牛市的节奏”。

  受访的分析人士认为,支撑保险股上涨的有资金面逻辑,也有基本面逻辑。

  资金面上,一位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向证券时报记者分析,保险股近期上涨主要是受益于市场资金配置行为。因容易跑赢指数、弹性较高,保险股成为主动权益基金增加配置的对象。“在目前低利率、低信用利差的环境下,各类机构都会去配置权益,这其实是权益风险偏好的扩张。”。

  相关数据显示,机构投资者此前对保险板块的配置低于指数权重。以公募基金为例,其对金融各板块的配置比例普遍低于指数。在中长期资金入市背景下,预计保险公司将提升权益配置比例,更加具备“牛市第二旗手”的特征。

  基本面上,保险股则有边际利好和中长期向好因素。

  从外部因素看,随着宏观经济、资本市场景气度提高,保险公司业绩将受益。东吴非银团队研报认为,保险业经营具有显著顺周期特性,未来随着经济复苏,负债端和投资端都将显著改善。

  从行业自身看,此前压制保险股估值的利差因素也有边际改善,寿险负债端成本将继续优化。4月份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的普通型保险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13%,低于目前预定利率上限(2。5%)超25个基点。基于动态调整机制,多份研报预计,大概率三季度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会下降,下调幅度为25个或50个基点,这将降低寿险刚性负债成本。同时,近期金融监管总局发文规范分红险分红,有望优化存量业务负债成本的浮动部分。

  从中长期利好因素看,一个支撑保险股估值的因素正在形成,即商业健康险受到空前重视,健康险业务打开新的增长空间。中国人保近日在股东大会上回应投资者表示,随着国家医保局去年9月提出“1+3+N”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国家层面政策利好不断出现,未来,基本医保和商业健康险协同关系会更紧密,商业健康险发展空间较大。在此方面,中国人保、中国平安等含有健康险板块的保险集团估值受到的提振更明显。

  展望保险股下半年及未来一段时期表现,多份研报认为,资产负债匹配情况是关注重点。

  国泰海通的保险中期投资策略报告认为,资产负债匹配决定保险股“真实价值”。低利率环境下,上市险企资产负债匹配压力提升,估值反映了市场对利率的悲观预期。随着保险公司负债成本改善以及资产端增配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稳定回报,盈利稳定性有望改善。

  广发证券研报认为,资产负债联动有望扩大寿险行业利润水平。政策持续引导行业降低负债成本及费用率,中期负债成本方面,预测2025年有效业务价值打平收益率有望出现拐点,整体净投资收益率下降幅度自2025年开始放缓;测算利差有望在2026年开始拐头向上,基本面改善。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126 原标题:保险股走出牛市节奏 下半年重在资产负债匹配。

相关文章

汇纳科技在上海新设数据科技公司

汇纳科技在上海新设数据科技公司

        人民财讯4月28日电,企查查AP...

白酒10个利空!茅台跌22天,酒鬼酒跌回12年,这个利空影响大及惨!首日大跌35

白酒10个利空!茅台跌22天,酒鬼酒跌回12年,这个利空影响大及惨!首日大跌35

  这几年最惨的就是在A股做价值投资的,最惨的就是在A股买白酒做耐心资本的,不仅仅亏了时间,还亏了钱,最近白酒股跌上热搜,很多白酒股跌到指数2500点的水平了,而且还在加速跌。...

有友食品业绩重回增长,应收账款激增18倍存风险

有友食品业绩重回增长,应收账款激增18倍存风险

     “泡椒鸡爪第一股”有友食品(603697.SH)近日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走出了前两年营收、净利双双下降的颓势,业绩再次回到增长轨道,...

澄星股份股东华西集团转让1.06亿股给江阴联赢 交易价5.11亿元 ,20CM两

澄星股份股东华西集团转让1.06亿股给江阴联赢 交易价5.11亿元 ,20CM两

        5月16日,澄星股份(600078)发布公告,2025年5月14...

中国移动总经理何飚:推动6G技术在5G-A网络先行先试及致远互联在上海成立云擎科

中国移动总经理何飚:推动6G技术在5G-A网络先行先试及致远互联在上海成立云擎科

  在2025年GTI国际产业大会(上海)上,中国移动总经理何飚发表题为《聚力融合创新共创数智未来》的主题演讲,表示将携手全球产业伙伴,依托GTI等国际平台,围绕“需求、标准、技术、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