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下周一,7月7日,3500点的历史要重演了?(定了!华东7大超级城市:杭州
在A股历史长河里,在3500点上方的时间很有限,去年924行情也只是极短暂的突破3500点,很快就回落了。
也许是恐高情绪,也许是A股的估值重心,大家面对3500点的时候总是缺少信心。从投资角度而言,上证指数在3000点以是最好的机会,其他时间都不适合建仓…。
未来会改变,A股会有长牛,不过3000点的机会如果错过了,本轮牛市真的很被动。我们不会在3000点以上建仓,因为没钱了!从2023年开始囤了2年,与汇金一起吃饱廉价筹码了。不同之处是汇金还有央行的无限弹药,我们却没有靠山。
不出意外,下周还会尝试3500点。
本周的最高点是3497点,一个直线拉升的脉冲上涨,被量化交易砸盘回来了。银行再创新高,后面无限可能,上证指数的问题也很小。
大家喜欢追涨短期几倍的中小盘科技题材股,却永远不会追涨银行,是涨停板的泡沫大,还是涨了2年的泡沫大?银行涨了2年才翻倍大家认为是泡沫了,妖股用2周时间翻倍以上,大家却无限敢追,换手率可以到30~50%…!
有时候,小凡很不理解大家对高位、低位的判断。924行情之前是A股泡沫不能进,10月份却又跑步进场了,是连续大涨之后的风险反而更小?
目前的位置,白酒、保险、证券、地产都可以拉升指数,银行是不是见顶都不影响指数的继续上涨,行业轮动。
3500点的历史要重演了?
从924行情开始算起,目前是第4次尝试3500点了。如果本轮依旧没有成功,那么还有下次。大盘指数肯定会站上3500点,而且未来1年之内。
如果这次又是站上3500点后回调,历史再次重演的情况下,以后每次到3500点都提前离场,当大家都以为找到规律的时候,也许就没有规律了。
不必恐慌,当前的行情很简单,大家只需要系好安全带,等待市场的大幅反弹。在股市,必须有自己的主见,无论是看好还是看空都不重要,关键是必须来自于自己的交易逻辑。
股市就是不确定性,走出来才会知道,事情没有发生之前都是无限可能。只要你的预判,操作,策略是自己交易体系里面的东西,那么就坚定不移的执行,不要考虑对错,有应对补救策略…。
不要轻易的质疑战略性的安排,即使它是错的,也要等错误验证之后再调整,临阵变卦是很容易陷入被动的,谁的交易体系都有容错率,没按照预期的兑现就补救!
最后总结。
小凡相信行情,你可以不相信,只要你能有自己不相信的理由与逻辑就行了,而不是因为喜好与情绪。错误不可怕,怕的是没有主见与交易原则,盲目的轻信别人。
水平有限的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华地区是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占了全国土地面积的十分之一,在地盘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是中国的现代化代表地区,这里住着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这个地区的经济产出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8%以上,从数字上可以看出在整个国家的经济版图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整个中国发展的支柱地区。
这个地方城市化程度很高,这里有一个GDP超过万亿的城市,而且全部都是全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好地方,也就是说差不多有一半的万亿城市都在华东地区,这些城市的经济实力很好,而且吸引人口的能力也很强,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划分标准就是城区常住人口超过千万,五百万到千万之间,华东地区符合这些标准的城市一共有七座,这些城市都是人才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方,是区域性乃至全国的竞争力标杆。
上海无疑是华东的带头大哥,六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近两千五百万的城区人口,全国GDP第一的城市,上海的经济实力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GDP总量达到了四点七万亿,上海也被称作“钱都”,由此可见上海在全国经济实力的地位。上海不仅在国内优秀,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国际贸易、金融、航运中心,上海早高峰地铁拥挤的现象从侧面也能看出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人口密度以及城市运转的速度之快,这种密度与活力都是中国城市发展的缩影。
杭州就是靠着数字经济出名的,阿里巴巴总部就在杭州,杭州是全国数字经济的模范生,杭州的创新也不只是在互联网上,在文化创意、旅游、医疗、高精制造等领域都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杭州城区人口超过一千万,仅次于上海,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源流入,所以在华东地区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南京有着历史的厚重感,也有现代的时尚感,这是很让人眼前一亮的,它有文人的书卷气,也有市井的烟火气,可以说是文化与经济双发展的模范,南京城区常住人口大概七百万左右,城市发展很稳,南京老城区有着浓厚的人文气息,现代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南京是一座千年古都,文化的特性就更明显一些。
济南近些年发展得很快,成了万亿GDP俱乐部的新成员,城区人口大约有六百六十多万,济南凭借高科技设施,超级计算中心之类的玩意儿来提高地区的创新力量,而且这种发展态势表明它符合现代化的要求,和济南差不多的就是合肥,这个城市近些年经济表现得非常突出,合肥城区人口六百五十万左右,GDP突破了一万亿,新能源这块重点发展,再加上中科大这类学术资源,合肥的快速发展在区域内算得上很亮眼。
青岛是属于华东地区的滨海城市,在这里独树一帜,红顶房子,碧海蓝天,有很多游客慕名而来,青岛风景优美,城市的魅力在于人才、资源的聚集能力,民宿业发达,居民自豪感强,这些都是青岛的地方特色。
苏州的发展和前面的城市不一样,整个城市的人口大概在一千二百万左右,城区人口超过五百万才是特大城市,因为昆山这样的县级市单独发展,所以苏州是区域代替了城区,昆山等地的独立发展经济,减少了苏州城区的需求,苏州的统计标准也带有一些特殊性。
统计标准一变,宁波、无锡、福州这类城市大概就跻身到特大城市队列里了,这些城市不在统计范围之内,但它们的实力也不容小觑,这些地方更侧重于统计硬数据,不过有些城市的发展更多关乎着市民的生活品质,毕竟城市发展不仅仅是经济数据上的事情,生活是否舒服、居民是否满意都是相关因素。
虽然华东地区各个城市的发展水平都比较高,但是每个城市的发展路径都不尽相同,上海是不断在国际竞争中劈波斩浪的大船,杭州是互联网经济下的青春创新城市,南京是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儒雅风度,济南、合肥等城市是创业新锐的飞速发展,苏州因县级市发达而有生活舒适感,青岛的海滨风情是独享的光影。
这一地区各个城市都有一种你追我赶的感觉,不论是经济方面还是吸引人口方面都有各自的特色,这样的繁荣景象是华东地区良好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带来的,它是高质量发展的土壤,也会孕育出更多的可能和机会,以后这些城市的发展要看经济收入的情况,也要看居民生活的满意度和城市的美好愿景,每座城市都在用自己独特的优势向前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地区达到更高的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