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涨停:小品种的大故事(雷来啦!今日新增15家公司发布减持计划,合计减持金额
最近,多晶硅连续涨停,没跟上,有点可惜。
但,不要紧,市场上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机会,趁着这个机会,我们来把这一次多晶硅的涨停路径复盘一下,解决一类问题,下次遇到类似的行情,就很敏感了。
1,行情回顾!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过去半年多的时间,在多晶硅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它又是如何实现的反转?
我们可以把这段行情,简单分为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4月份,在光伏430、531抢装潮的需求支撑下,4月份之前,整个多晶硅的行情还有支撑,维持了震荡偏弱的行情。
430、531到底是什么呢?
春节前后,国家能源局和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两项政策:1月份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和2月份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这两项政策,分别以430、531作为截止日间。
✔4月30日前完成并网的光伏项目,可以继续享受原有的全额上网政策,而之后的并网项目则需遵循市场化交易和分类管理的新规定。
✔5月31日之后新投产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原则上全部电量进入电力市场交易,通过竞价形成电价,并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通过“多退少补”差价结算稳定收益预期,不再享受国家补贴。
这两项政策,前者决定有没有稳定的电力消纳渠道,后者决定有没有较高的电价,这两项政策对不同项目收益产生明显影响。因此,光伏市场就出现了抢装行情。
再加上,去年5月份开始多晶硅产业开始减产,月产量从18万吨的高位下跌至10万吨左右,产能利用率下降到35%左右的低位。
但是,这种事情本质上是透支未来需求的做法。因而,4月份美国关税战开打,经济预期大幅下滑。美国的大漂亮法案,也删减了此前对新能源行业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市场对于抢装结束后的市场需求下滑,开始兑现,多晶硅的库存开始回升。现实与预期共振,多晶硅的价格直接跳水。
到6月底,多晶硅的价格跌到了3万元左右,这个价格已经接近了头部企业的现金流成本。整个行业,一片哀嚎,陷入全行业亏损。
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随着行业现金流成本持续被压制,市场开始发生变化,进入了第三阶段。6月底,有消息传出,新疆某头部企业减产1500-1700吨左右,合盛硅业新疆基地也开始减产。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同一日,有小道消息传出,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在南京开会,试图宣布集体减产30%,以缓解行业“内卷式”竞争。
这一政治表态,吹响了反内卷的口号,整个大宗商品市场出现了供给侧改革的预期。紧接着,就是最近,市场传出FGW试图要控制价格,不能再以低于完全成本价销售。同时,各种有关并购重组的预期,也开始出来。
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光伏行业制造业企业座谈会。会议强调,坚决落实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关于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决策部署,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市场传言7月计划复产的30万吨多晶硅产能可能取消复产,在此假设下,7月多晶硅产量约11万吨左右,硅片排产52GW,预计7月多晶硅基本供需平衡。
有消息传出,头部多晶硅企业通过行业自律协商统一上调报价至37元/千克,主动实施联合限价以缓解成本负担和亏损压力。也有消息传出,可能会有硅料收储的行动。
光伏,似乎迎来了历史性反转。
短短2个星期不到的时间,多晶硅从3万涨到了4万,涨幅接近25%,这种迅猛的行情,在如今的熊市中,着实不容易。不得不引起了我的兴趣,可是发现的时候,已经有些迟了,但任何时候复盘都是没错的。
2,为什么是多晶硅?
别看多晶硅涨的那么好,其实我们仔细去看光伏三傻,就能发现,多晶硅是独苗。碳酸锂和工业硅,基本上也都是小幅度上涨,根本就没有跟随,反映了光伏行业整体不可逆转的过剩态势。
那么,凭什么,多晶硅就能突出重围呢?
第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集中度高。多晶硅前三企业市场份额占比达51%,前五企业合计占比67%,通威一家就占比25%以上。
集中度高,弹性就大,因为产能很容易发生大的变化,供需缺口很容易出现。另外,块头大很容易发生兼并的事件,从而影响到产能。因而这一次,反内卷对多晶硅的影响是最大的。
第二个典型特征是产能利用率极低。在这一次下跌之前,多晶硅行业的产能集中度竟然已经下降到了35%。我们要知道,规模决定成本,当行业进行到整个地步,基本上除了龙头以外,都应该停产了。
正所谓,会哭的孩子有饭吃。因此,多晶硅行业所面临的困境是最突出的,政策也是最急迫的,否则可能就会出现大量的失业情况。
第三个典型特征是,有计划的联合减产。过去其他行业也有过减产,但是总是失败,因为缺乏退出机制,联合减产总是龙头最赚便宜,中小企业减产动机不强。而这一次,减产的落地有退出保护机制。
协鑫能科联席CEO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目前行业龙头企业正在牵头,通过“直接出资+债务”的模式,成立一家由专业管理人员运营的公司,通过收购实现产能出清和产出可控,再通过利润偿付负债,进而推动行业产能的有序退出。简单来说,就是花钱买落后产能,然后去掉,让中小企业体面地退出。
第四个典型特征是,产量下降。6月份,多晶硅已经下降到一定的数值,而产能复产是需要时间的,这就给短期达成供需平衡提供了时间窗口。
正是由于这些特征,历史上多晶硅的价格也是暴涨暴跌。比如,上一轮行情中,多晶硅的价格一度上涨到250万/吨。,接近着,又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暴跌行情。
那么,这种独特的行情,未来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
3,小品种、大故事。
关于上涨模式,我之前做过一点儿研究,还写了一篇文章详细论述过。按照里面的内容,我们可以把它归咎于“ 供给巨变模式”。(参考:《大行情:商品起爆模式研究》)。
当一个行业集中度比较高的时候,一旦供给端出现问题,供需格局就有可能立马扭转。
这个时候,我们还要重点关注两个问题,其一是库存问题,其二是需求问题。库存越低,空间越大,需求越好,反转越剧烈。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纯碱,2023年中的时候,市场预期远兴投产,库存很低,可最终投产延迟,价格瞬间飙升。
但,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back结构中(越来越低,一般是从供给不足,转向供需双强,或供大于求)。
这一次,多晶硅的行情属于contango结构(越来越高,一般是从供大于求,转向供需双弱或供给不足),现货价格低于期货价格。
这种contango结构一般不太容易出现非常迅速的行情,因为供给过剩,往往有很多的库存。哪怕供给出现一些问题,库存也足以支撑产能复苏。所以,更多是圆形底,而不是V型底部。
但,如果是小品种,就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大故事,因为小品种的库存不够显性,信息不对称程度高,小作文比较多,投机资金也比较多。
这个时候,在contango结构中,就容易出现一些快速反弹的行情。多晶硅就符合这样的特征,2024年全年也就182万吨的产量。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整个多晶硅产业的产能过剩太厉害了,差能耐利用率只有15%,哪怕有一些产能收缩,恐怕也无法扭转整个行情。
退一万步说,极端乐观的情况下,就算有大企业收购了那些落后产能,大企业的产能也是过剩的,大企业之间,也会存在竞争的关系。只要需求没有重新复苏,格局依然不会变化。
pS:有人说,此次反内卷是光伏产业见底的信号,从股票投资的角度来说,这倒是没多大问题,因为当多晶硅跌到现金流成本的时候,早就已经是底部区域了,而光伏的未来前景依旧是很好的,所以,光伏ETF挺有投资价值的。
A股今天震荡走高,创业板指领涨,大涨2。39%,沪指微涨0。7%,收在3497。48点,逼近3500点。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45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约2500亿元。其中,上涨4283家,涨停75家,下跌981家,跌停7家,整体赚钱效应爆棚!行情一好,发布股东减持计划的公司,也跟着多了起来。截至发文,沪深两市已有15家公司发布了股东减持计划。按照今日收盘价,15家公司合计减持金额约21。7亿元。
第一家,东方中科,现价28。99元,市值86。86亿。
公司是中科院旗下,国内领先的电子测试测量领域综合服务商,主要业务涵盖测试技术与服务相关业务、新能源汽车测试业务以及专业服务业务,有着脑机接口、低空经济、存储芯片等热门概念。公司股价最近上市以来走得是慢牛行情,红多绿少,最近三年更是连续收阳,涨幅分别为6。15%、6。26%、6。78%。
盘后,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持股5%以上一般股东大连金融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2025-07-31起至2025-10-30,拟减持不超过889。1万股,占总股本比例3。00%;按照今日收盘价,减持金额约2。61亿元。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股份来源是:协议转让受让的股份。
第二家,星网宇达,现价20。95元,市值43。54亿?。
公司是国内知名的军事训练器材供应商,专注于无人系统开发和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无人系统核心部件和整机的研发与生产。公司股价最近几年表现不佳,连续下跌了四年,股价一度腰斩,不过今年公司股价刚反弹了10。5%。从业绩上看,公司去年大亏,今年一季度又是增收不增利,继续亏损。股东就抛出了减持计划,怕是担心公司业绩继续下滑,股价继续下跌吧。
盘后,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迟家升计划自2025-07-30起至2025-10-29,拟减持不超过619。8万股,占总股本比例3。00%;按照今日收盘价,减持金额约1。31亿元。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股份来源是公司IPO上市前所得股份及其他方式所得股份。减持成本极低,怎么减也不亏不了。
第三家,盟升电子,现价39。49元,市值66。31亿!
公司主要从事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和电子对抗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有着军工信息化、卫星导航等热门概念。股价年内涨幅19。27%,不过其上市之后,连续阴跌了5年,从131。78元(复权)一度跌到了16。76元,几乎跌到了90%!究其原因,还是公司这几年业绩连续出现大幅下滑,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亏损。
盘后,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成都荣投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及其他股东南京盟升志合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南京盟升创合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刘荣及实际控制人向荣,拟减持不超过618。7万股,占总股本比例3。70%;按照今日收盘价,减持金额约2。45亿元。减持原因均为自身资金需求,股份来源是公司IPO上市前所得股份。减持成本极低,虽然公司股价连续下跌了几年,但依然不会亏本。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减持准备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进行,不属于二级市场减持,并且要求受让方,在受让股份后,6个月内不得减持。
第四家,埃夫特,现价24。48元,市值127。7亿。
公司是这几年的大牛股,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整机及系统集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是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第一梯队企业。公司借着这几年机器人大火的风口,股价连续大涨,前两年股价涨幅分别为48。83%、130。4%,一度创出了历史新高,不过公司股价今年下跌了7。27%。
盘后,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持股5%以上一般股东安徽信惟基石产业升级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鼎晖源霖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其他股东马鞍山基石智能制造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计划自2025-07-31起至2025-10-30,拟减持不超过2609万股,占总股本比例5。00%;按照今日收盘价,减持金额约6。39亿。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股份来源是公司IPO前所得股份。减持成本极低,加上公司股价已经大涨,怎么减持都是大赚。
其余,还有11家公司发布了股东减持计划,它们分别是:同为股份、威星智能、真爱美家、汇纳科技、海锅股份、新通联、金域医学、吉祥航空、元祖股份、近岸蛋白、联赢激光。按照今日收盘价,15家公司合计减持金额约21。7亿元。这回减持的股东们又可以发财啦,股市快成他们的提款机啦。由于此次减持的规模不算小,这里还是要提醒大家注意防范其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