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百强房企销售数据出炉 保利越秀中海领跑 民企回归添活力(受益于下游需求增长
克而瑞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百强房企累计实现销售操盘金额16526。8亿元。其中,上半年广州商品住宅供应面积271。83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时期减少9%,成交面积355。2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成交金额1202。98亿元,同比微增1%。6月,得益于“年中购房大促”这一促销节点,购房者入市积极性有所提升,6月最终录得广州商品住宅成交7247套,迎来翘尾行情。
保利越秀中海销售位居上半年前三。
房企业绩排行榜方面,克而瑞数据监测显示,今年上半年,百强房企累计实现销售操盘金额16526。8亿元。
保利发展旗下项目多点开花。
广州市场方面,保利发展今年上半年完成180。17亿元权益金额、226。01亿元全口径金额、231。25亿元流量金额、49。1万平方米流量面积业绩登顶广州房企排行四榜冠军。据悉,保利发展以“好生活”为纲,通过“好产品、好服务、好品牌”三个维度结合,今年上半年旗下项目多点开花,包括保利天曜、保利天奕、保利天瑞等项目在上半年广州商品住宅成交面积/金额TOP10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热销程度可见一斑。
越秀地产“广府系”项目销售亮眼?。
以上四榜亚军由越秀地产斩获,越秀地产在今年上半年完成114。54亿元权益金额、157。56亿元全口径金额、154。89亿元流量金额、39。21万平方米流量面积业绩。克而瑞监测到,今年上半年,越秀地产“广府系”产品深受购房者喜爱,取得了不错的业绩表现。在海珠区商品住宅销售TOP10排行榜上,越秀地产“广府系”项目均榜上有名,例如桂悦东晓、江湾潮起等项目。
此外,凭借中海大境的热销,中海地产以72。52亿元权益金额、86。46亿元全口径金额、66。01亿元流量金额业绩将金额三榜季军收入囊中。
此外,珠实地产、广州城投地产、招商蛇口等房企也位居前列。不过记者在排行榜中看到,在广州布局多个项目的中交地产、科学城集团等却不见踪迹。以科学城集团为例,旗下位于黄埔的科城新世代2024年9月开盘后,一共取得6次预售证。记者在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网站看到,住宅已售套数为109套,未售套数989套,去化率不到一成。有业内人士表示,黄埔如今供应量大,加上新规产品的竞争,一些楼盘市场压力会比较大。
多家民企强势回归贡献显著。
广州楼市回稳,除了国央企稳定发挥,民企的贡献也不可忽视。今年上半年,广州已经有敏捷集团、番禺置业等多家民企开始入场拿地。那么,这些民企上半年的销售业绩表现如何?
星河地产、万科新世界等表现不俗。
据了解,星河地产今年上半年完成26。23亿元权益金额、28。41亿元流量金额业绩,获得民企权益金额榜TOP1、全口径金额榜TOP2。万科地产以23。23亿元权益金额、45。29亿元全口径金额、44。45亿元流量金额、14。43万平方米流量面积业绩获得权益金额、流量面积双榜TOP2以及全口径金额、流量金额双榜TOP1。新世界中国获得权益金额榜TOP3,其业绩为22。48亿元,旗下项目逸彩庭园今年1~6月热销235套,夺得荔湾区上半年成交套数TOP3。
绿城中国位列民企榜第六。
值得注意的是,绿城中国以15。87亿元挤进了民企榜的第六位。绿城中国公告显示,今年1~6月,绿城集团取得合同销售面积约229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803亿元。截至6月30日,绿城集团累计取得总合同销售面积约535万平方米,总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1222亿元,同比减少3。4%。
根据番禺区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发布的4月建筑施工安全执法情况,番禺市桥街BC0612015地块建设项目(即绿城玉海棠)现场有12处主要问题,包括多次检查项目经理未到场履职;移动操作平台作业区域存在园林交叉作业的情况,安全管理混乱等不规范行为。
TOP10房企业绩同比逆势增长。
克而瑞监测到,随着广州楼市成交规模的提升,今年上半年权益金额梯队房企业绩规模变化幅度较去年同期收窄明显,部分梯队房企业绩规模实现止跌回升。
TOP3梯队房企业权益金额业绩规模367。23亿元,同比减少11%,TOP10梯队房企业权益金额业绩规模580。13亿元,同比上涨22%,是唯一增长的梯队,TOP20梯队房企业权益金额业绩规模766。11亿元,同比减少9%,TOP30梯队房企业权益金额业绩规模871。93亿元,同比减少8%。其中TOP30房企6月业绩199。89亿元,环比微增2%,同比增长17%。
从各梯队房企入围门槛变化情况来看,克而瑞监测到,除头部房企与腰部房企入围门槛有略微提升外,中部房企入围门槛仍在下滑。可以看到,TOP3梯队房企入围门槛72。52亿元,同比微升1%,TOP10梯队房企入围门槛23。52亿元,同比下降10%,TOP20梯队房企入围门槛14。35亿元,同比下降6%,TOP30梯队房企入围门槛8。92亿元,同比提升2%。
(文章来源:信息时报)。
责任编辑:137 原标题:上半年百强房企销售数据出炉 保利越秀中海领跑 民企回归添活力
7月10日晚间,沪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沪电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5亿元至17。5亿元,同比增长44。63%至53。4%。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公司表示,主要受益于高速运算服务器、人工智能(AI)等新兴计算场景对印制电路板的结构性需求。
从过往业绩来看,沪电股份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3。42亿元,同比增长49。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25。87亿元,同比增长71。05%。进入2025年,公司第一季度延续高增长态势,营业总收入40。38亿元,同比增长56。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2亿元,同比增长48。11%。
沪电股份印制电路板(PCB)产品以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汽车电子等作为核心应用领域。
在产能布局上,沪电股份取得新进展。公司的泰国生产基地已小规模量产,现阶段正加速客户认证和产品导入工作,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公司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进一步改善产能,并已经在2024年第四季度向人工智能芯片配套高端印制电路板扩产项目投资约43亿元。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沪电股份的业绩增长印证了高端PCB赛道的成长性,行业竞争核心正从“规模扩张”转向“技术迭代速度”。未来,企业在高频高速材料应用、精密制造工艺等核心技术上的持续突破能力,将成为拉开差距的关键。同时,全球化产能布局与供应链响应效率的重要性凸显,企业需向封装基板、18层以上高多层板等高端领域倾斜研发资源,通过数字化改造提升生产柔性,以在结构性增长中占据主动。
据Prismark(行业研究机构)预测,2029年全球PCB总产值将接近950亿美元,未来五年的产值复合增长率约为5。2%,面积复合增长率约为6。8%,价格压力仍将继续构成挑战,常规或低层数的PCB产品或将遭受供应过剩和同质化激烈竞争的困扰。从中长期来看,人工智能、高速网络、汽车电子、具有先进人工智能功能的便携式智能消费电子设备等预期将催生增量需求,是PCB市场最重要的增长驱动力,促使产业向高附加值领域跃迁,呈现结构性增长,其中封装基板、18层以上多层板成为增长最为强劲的细分市场。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多家上市公司在PCB领域积极布局。
众和昆仑(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柏文喜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密集布局PCB领域,本质是追逐产业结构性机会:一方面,AI服务器、汽车智能化等场景带来高端PCB的爆发式需求与高附加值空间;另一方面,布局PCB可增强企业在电子产业链中的议价能力与抗风险韧性。
“从行业竞争格局看,未来PCB企业的比拼将不仅是产品与技术,更是产业链协同能力与全球化运营水平的较量。随着高端需求向头部企业集中,具备稳定客户资源、全球化产能布局及快速技术响应能力的企业将占据优势。而中小厂商若无法在细分领域建立技术或成本优势,可能面临被整合的风险。对于整个行业而言,需警惕低端产能无序扩张导致的资源浪费,推动产业向绿色制造、高效协同的方向升级,才能持续释放结构性增长潜力。”柏文喜说。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137 原标题:受益于下游需求增长 沪电股份预计上半年净利润最高增长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