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基辛格曾预测:2049年诞生3个超级大国,俄罗斯沦为三流国家(A股:大盘再次
引言。
亨利·基辛格,这位活到100岁的外交老将,生前留下了不少让人瞠目结舌的预测。
2023年,他在接受英国《经济学人》采访时放了个大招,说到2049年,全球会有三个超级大国:美国、中国、印度,而俄罗斯会滑到三流国家的地步。
2049年的三大超级大国:美国、中国、印度。
基辛格的预测核心就是,到2049年,也就是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的时候,美国、中国、印度会成为全球三大超级大国。他为啥挑这仨国家?咱一个一个来拆解。
美国:老大哥地位还能不能保住?
基辛格觉得,美国到2049年还是能稳坐超级大国的位置。原因挺简单:科技强、经济牛、影响力大。2023年,美国的GDP大概是27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的四分之一。
硅谷的科技公司、华尔街的金融体系,都是美国称霸的硬底子。基辛格说了,美国虽然国内政治吵得凶,贫富差距也不小,但它社会开放,创新能力强,这两点能让它一直站在顶端。
从现在的情况看,美国确实没掉队。到2025年,它的GDP已经突破30万亿美元,苹果、微软这些科技巨头还在搞人工智能、量子计算,领先全球。
2024年的总统选举虽然闹得鸡飞狗跳,但美国靠着跟盟友抱团、投钱搞绿色能源,还是把全球领导地位攥得挺紧。
中国:崛起势头挡不住。
再说中国,基辛格对咱们的评价很高。他觉得,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中国经济就跟开了挂似的,到2023年GDP已经18万亿美元,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他特别提到“一带一路”,说这玩意儿通过基建把亚洲、非洲、欧洲连起来,中国的全球影响力蹭蹭往上涨。
他在《论中国》里还夸咱们外交有耐心、讲战略,积攒优势特别有一套。到2049年,他认为中国能在经济、科技、军事上跟美国平起平坐。
这话听着挺提气。“中国制造2025”计划让半导体、电动车这些产业飞速发展,2024年还发射了新一代载人飞船,航天实力也硬起来了。
“一带一路”这几年也没停着,2023到2025年在非洲和拉美又签了一堆基建项目。咱老百姓看得到,国家这几十年真是拼了命在往前跑,基辛格这预测还真不是瞎捧。
印度:意外的黑马。
印度可能是基辛格预测里最让人意外的。他2006年就写文章说,印度跟美国的战略目标差不多,慢慢会变成盟友。
印度人口14亿多,年轻人多,劳动力足,2023年GDP3。4万亿美元,排世界第五。
基辛格看中了印度的科技潜力,比如班加罗尔的IT产业,还有航天领域的成绩——2023年“月船三号”成功软着陆月球,印度成了第四个做到这事儿的国家。
再加上印度守着印度洋,地缘位置好,他觉得到2049年,印度能靠经济和外交挤进超级大国俱乐部。
这几年印度的确没让人失望。“印度制造”计划拉来不少外资,班加罗尔现在是全球IT创新的热土。
2024年,印度还投了大手笔搞太阳能,新增了50吉瓦的发电能力。说实话,印度这势头,咱中国人也得刮目相看,未来竞争估计少不了。
俄罗斯:咋就沦为三流国家了?
基辛格对俄罗斯的看法就没那么乐观了。他说,俄罗斯经济太靠卖石油和天然气,产业单一,2022年乌克兰冲突后被西方制裁得够呛,2023年GDP只有2。01万亿美元,排世界第11。
他把俄罗斯比成“过气的拳击手”,意思是虽然军队还有点硬实力,但经济和科技跟不上,国际上也越来越孤立,到2049年肯定保不住超级大国的位子。
这几年看下来,俄罗斯确实挺惨。2025年GDP也就2。2万亿美元,还是世界第11,经济没啥起色。乌克兰战争拖了后腿,西方制裁让莫斯科的商店货架都空了,卢布汇率跟坐过山车似的。
虽然俄罗斯跟中国靠能源贸易抱团取暖,还想开发北极资源翻身,但战争耗着,国际社会不待见,翻盘真不容易。基辛格这话听着有点狠,但现实确实不咋好反驳。
预测靠谱吗?争议在哪儿?
基辛格这预测一出来,全球就炸开了锅。支持的人说,美国的科技、中国的发展、印度的人口红利,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数据,俄罗斯的困境也是肉眼可见。
反对的人觉得,俄罗斯好歹有核武器,地缘政治影响力还在,2049年的事儿谁说得准?世界格局变数太多,基辛格这说法不一定全对。
美国和中国强,咱不意外,印度崛起也有迹可循,俄罗斯下滑也不是啥新闻。
但未来20多年,谁知道会出啥幺蛾子?比如疫情那样的黑天鹅事件,谁能提前想到?所以,基辛格的话可以听,但别全信。
咋看这事儿?
这几十年,国家从一穷二白走到今天,靠的是实打实的努力。改革开放、“一带一路”、科技突破,这些都是咱老百姓能感受到的变化。
基辛格说中国能跟美国并肩,算是对外交和发展的肯定。但咱也得冷静。超级大国不是光听着好听,责任也大。美国有它的科技和盟友,中国有自己的路子,印度也在憋大招。
未来几十年,竞争肯定少不了,咱得沉住气,把自己的事儿干好。俄罗斯的例子也提醒咱,经济不能靠单一东西,科技和国际合作都得跟上。
结语。
基辛格这预测,给咱们开了个脑洞。到2049年,美国、中国、印度真能成三巨头?俄罗斯会不会翻身?这些问题,现在谁也没答案。
但有一点挺清楚:世界格局不是一成不变的,哪个国家能抓住机会,谁就能站得更高。
大盘今天再次冲上了3500点,下一步就是朝着3600点目标前进了。但是,从目前的量能和技术指标来看,3500点还不能完全站稳,从中期走势看,这个点位已经不算是什么大的阻碍,站稳只是时间问题,真正的大压力区间,其实是3500-3700这个区间,因为这个位置是2021年的巨量套牢盘区,当时市场横盘了一年,非常多的人买入,然后在后面市场突然暴跌,这些筹码反应不过来就被套进去了。所以真正的压力其实是3700附近,当然我相信这个点位在今年下半年就会被拿下,只是过程是比较艰辛。
因此,当前多头和空头也没有必要因为3500而去争吵什么,看看大盘指数周线趋势和月线趋势就明白了。虽然目前大周期级别已经形成了多头突破,然而短期风险也是很大的,关于接下来A股市场的走势,再给大家主要说3点。
01 A股的中期走势依然处于牛市格局,权重搭台后个股才能“唱戏”
昨天上证指数在触及3500点后未能守住关键点位,而今日则成功站稳3500点上方。这种反复震荡的走势导致市场情绪出现明显分化:昨日冲高回落时看空情绪弥漫,而今日站稳后则出现大量空头翻多现象。这种短线情绪的快速转变,恰恰反映了当前市场参与者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投资目标不明确、交易策略不坚定。当主力资金通过制造市场波动来测试投资者心理时,这类投资者往往会被短期涨跌所左右,频繁改变操作方向,最终陷入亏损的恶性循环。
从周四的市场表现来看,虽然整体走势可能未能达到多数投资者的预期,但主力资金选择维持指数稳定的操作策略具有重要指示意义。这种行为明确传递出一个信号:当前的市场运行的中期上升周期尚未结束。在主力资金主导的";搭台";阶段,部分投资者过度关注个股表现而忽视了市场整体运行逻辑。
需要清醒认识到的是,如果没有权重股率先完成筑底和搭台的过程,市场就缺乏支撑个股上涨的基础条件。目前权重股在保指数过程中仍面临持续的抛压,这恰恰说明市场尚未完成充分的筹码交换。若指数无法有效突破并站稳关键点位,个股层面就难以形成持续的交易信心。
当前市场对A股后市走势存在明显分歧,这种分歧实际上具有积极意义。历史经验表明,当市场观点趋于高度一致时,往往预示着趋势可能发生转折。部分投资者持续担忧市场可能出现回调,这种担忧本身反映了对市场运行规律的合理认知,任何上涨行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在3500点以上的关键区域,每向上突破一个整数关口都需要消化相应的套牢盘和获利盘压力。但从更宏观的中期趋势角度来看,这些调整本质上都是上升趋势中的正常蓄势过程,是为后续突破进行的必要准备。
02 从短线技术层面看,或许要等待“挖个坑”再操作
从短线技术分析的角度来看,当前市场可能需要经历一次深度调整后才能迎来新的操作机会。近期市场情绪较为低迷,投资者普遍面临两难困境:一方面权重股的持续拉升带动指数上行,另一方面多数个股表现疲软,难以跟上大盘节奏。这种分化走势使得投资者既无法从个股中获得收益,又不得不担忧指数回调时可能引发的个股补跌风险。这种市场特征往往预示着上涨动能正在减弱,市场需要通过一次深度调整来重新积蓄上攻力量。
以代表中小市值个股的国证2000指数为例,通过对其日K线图的技术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市场已经处于较为明显的压力区域。采用艾略特波浪理论中的WXY浪形划分(若采用更复杂的WXYXZ划分则调整幅度可能更大),可以清晰地看到该指数后续上涨空间已经相当有限。投资者必须对此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宜对后续上涨空间抱有过高期望。
从更小级别的5分钟K线图观察,当前市场可能正处于小级别2浪反弹的尾声阶段,或者已经进入3浪主跌的初期阶段。这种技术形态意味着市场随时可能出现一根具有杀伤力的中阴线,特别是在外部市场环境转弱的情况下,次日开盘即可能出现跳空低开的走势。
无论采用何种波浪划分方式,短线投资者都应当保持谨慎态度。操作上建议等待市场完成充分调整,即既要达到足够的下跌幅度,也要经历充分的调整时间后,再考虑短线抄底机会。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每一次市场顶部出现的中阴线,往往都标志着相当数量个股行情的终结。这种现象背后的逻辑在于:当市场整体转弱时,前期相对抗跌的个股往往会面临更大幅度的补跌,而弱势股则可能直接开启新的下跌趋势。因此,投资者在等待调整到位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指数的技术形态,更要密切跟踪个股的资金流向和筹码分布情况。
03 下周或将要迎来转折
下周市场或将迎来关键转折点。从技术面分析,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预计仍将维持小幅震荡格局,以微涨或微跌收盘。然而这一天的走势已非市场关注重点,更值得重视的是自去年9月24日行情启动以来,周线级别从未出现过三连阳走势。若本周最终收出阳线,将形成罕见的周线三连阳形态。结合近期连续上涨积累的大量获利盘,下周极可能出现周线级别的阴线调整,届时市场可能呈现普跌格局。这一重要转折时点很可能就在下周。
从支撑位来看,3456点是最近的支撑位,但该位置支撑力度较弱。一旦失守,市场可能继续下探回补3316点的缺口。因此,比较理想的介入时机可能要等到周线出现两连阴,且指数回调至3400点附近时再作观察。3400点具有重要的技术意义,它既是近一年来大箱体震荡的箱顶位置,也是突破后的重要回踩位。从近期个股表现来看,部分个股已率先展开调整,这意味着一旦市场整体调整开始,主力资金可能借势进一步打压股价。
投资者需要保持耐心,静待更佳时机。当前市场面临多重技术压力:一是周线三连阳后的调整压力;二是连续上涨积累的获利回吐压力;三是关键阻力位的心理压力。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市场短期调整概率较大。从时间窗口来看,下周可能成为重要的变盘节点。从空间来看,3400点附近将是重要的观察区域,该位置既具备技术支撑意义,也可能成为资金重新布局的起点。
综合来看,虽然短期市场可能继续维持震荡下跌格局,但中期向好的趋势并未改变。市场永远在波动中前行,每一次调整都是对投资者心态和判断力的考验。在当前时点,既不宜过度乐观追高,也不必过分悲观杀跌。理性的做法是等待市场给出更明确的方向信号,在关键支撑位附近再作决策。毕竟,在资本市场中,时机选择往往比标的本身更重要。
以上仅代表个人看法,不作任何操作推荐,原创不易,看完点赞养成好习惯,关注我,时间会给你最真实的答案@猫叔东山再起#今日A股##A股行情接下来怎么走##中国股市能赚到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