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吨稀土被运往美国,两个国家充当了帮凶,担心的事可能发生?(告别“定时炸弹”:
得不到中国的稀土,美国开始动起了“歪心思”。
7月9日,《路透社》消息称,美国从泰国和墨西哥大规模进口氧化锑,进口总量达3834吨,这一数量几乎是前三年进口量总和的三倍。
然而,泰国和墨西哥既没有锑矿资源储备,也不具备完整的锑冶炼能力。
那么,这些“凭空出现”的锑氧化物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如果单说稀土有多重要,你可能理解不了。
但是如果告诉你,不管是导弹的精确制导还是雷达的灵敏探测,甚至是半导体芯片的运行都需要依靠稀土的独特性能,你就明白为什么当那些欧美国家听到我们要收紧稀土出口后,反应那么大了。
因此在得知我国对稀土元素实施出口管制以后,美国就开始到处找能够替代中国给他们提供稀土供应的国家了。
但找来找去也没找到合适的国家,毕竟纯度99。999%和99。5%虽然只差那么一点,但纯度差的就是没办法用到飞机、导弹上。
于是美国就想了一个办法——借道第三国走私稀土。而墨西哥和泰国就是他们选中的第三国。
根据数据显示,原本泰国和墨西哥在中国进口进口的稀土元素排名还进不了前十,可在2024年,却突然冲到了前三。
更为蹊跷的是,同时美国从泰国和墨西哥进口的锑产品竟然高达3834吨。
要知道泰国和墨西哥本身既没有丰富的锑矿资源,也缺乏完整的冶炼能力,那么这么多的锑氧化物从哪来的,显然是并非本土产出。
而他们的走私思路也很简单,先是通过泰国和墨西哥的贸易公司进口稀土。
然后等到了地方后,就将稀土伪装成其他产品进行报关,再通过更换包装,伪造原产地证明等手段,就堂而皇之地将中国稀土变成了 “泰国制造” 或 “墨西哥制造”。
面对对方的这种无耻行径,我们当然不可能无动于衷,开始一系列的反制措施。
先是中国多个部门联合开展专项行动,修订了《矿产资源法》,将走私稀土的起刑点降至 20 吨,最高可判处十年有期徒刑。
同时加强了出口管制,明确要求相关企业在出口时必须提供最终用户信息以及稀土用途证明,以此从根源上阻断非法出口的渠道。
同时中国研发的 AI 光谱检测仪能够精准识别混入普通货物中的稀土,让非法走私的稀土无所遁形。
此外,全球首个稀土区块链溯源系统也投入使用,它为每一批稀土都打造了专属的“身份标识”,实现了稀土从开采环节到出口环节的全流程可追溯,为监管提供了有力支持。
不仅如此,AI 风险预警系统也能够迅速捕捉并识别稀土交易中的异常情况,及时为执法部门提供线索。
还有就是中国对泰国、墨西哥等转口国征收高额保证金,增加了其参与走私的成本;针对印尼等国家采取贸易反制措施,加征反倾销税,以回应其在稀土贸易中的不当行为。
此外,中国还积极推动在 RCEP 框架下签署《战略矿产转口限制议定书》,旨在通过多边机制挤压稀土走私的灰色空间,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矿产贸易秩序。
那肯定有人要问,为什么美国自己不加工稀土呢?
其实美国也不是不想自己加工,但是每次只要有关部门一提起要加工稀土,就有环保人士出来维权,这就使得环保审批的速度极慢。
而且美国的《清洁水法》规定稀土提炼厂废水重金属含量不得超过0。05毫克/升,标准比中国严苛4倍。
可一些矿区配备的精炼厂根本达不到这一规定,这就让他们不得不把这些不达标的矿石运到中国处理,这无疑是增加了成本。
还有就是美国的稀土加工能力十分薄弱,整个美国就只有两家符合环保要求的稀土分离厂,可他们的分离、萃取技术却是远远比不上中国。
以至于90%的稀土精矿都需要运往中国进行加工。
自己开采的成本太高,这也就让美国不得不选择从中国进口了。
而稀土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我们自然也不能毫无节制的进行开采,所以选择收紧出口稀土的策略也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