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财经头条 > 正文内容

焦炭开启首轮提涨!钢厂上涨!行情大爆发,钢价一飞冲天!还要涨及中国三分之二的省,

  今日钢市行情。

  短期供需结构好转,叠加原料成本上行支撑,钢材期货盘中继续上探近3个月高位。但午后股市及原料端回撤,螺纹热卷涨幅有所收窄。

  7月11日唐山迁安普方坯资源出厂含税上调10,报2960。上海、杭州、南京、济南、合肥、福州、武汉、北京、太原、沈阳、重庆、昆明、西安等市场螺纹钢价格上涨10-40元/吨。

  钢材现货和期货价格汇总。

  7月11日,国内钢材上涨,唐山迁安普方坯出厂含税价涨10报2960元/吨。成交方面来看,受台风影响,华东、华南雨水天气对终端采购积极性影响较大,终端采购积极性表现一般。

  7月11日,期螺主力合约收盘价3133涨1。1%,DIF、DEA双双向上,RSI三线指标位于63-88,在布林带上轨以上运行。

  7月11日,9家钢厂上调钢厂建筑钢材出厂价20-80元/吨。其中,沙钢7月上旬建材上调50元/吨,永钢上调80元/吨。

  螺纹钢:7月11日,全国31个主要城市20mm三级抗震螺纹钢均价3295元/吨,较上个交易日涨26元/吨。目前螺纹现货处于供需双弱局面,库存在淡季持续小幅下降,基本面矛盾并未加剧,同时现货上涨驱动力一般。但近期市场对于“反内卷”政策推进有较强预期,预计短期国内建筑钢材价格或涨势趋缓。

  

宏观面:中M在多个层级就经贸领域各自关切保持密切沟通;TLP称将对未接到关税函的国jia征收15%或20%的统一关税;TLP宣布8月1日起对加拿大进口商品征收35%关税。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消息面: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市场委员会召开专题市场分析会,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当前焦炭市场应尽快提涨价格。为改善行业经营困难的局面,实现产业链利润的合理分配,与会企业达成以下决议:自7月14日起,对钢厂客户执行捣固湿熄焦价格上调70元/吨,捣固干熄焦价格上调75元/吨,顶装焦价格上调95元/吨。对贸易客户自7月11日起上调价格。——正式宣告焦炭首轮提涨开启。

  预期方面,产业消息频出,刺激做多资金持续发力。近期“反内卷”及“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政策引发行业正反馈修复,叠加山西粗钢限产炒作,整体情绪偏强。

  

另外,昨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近日表示,锚定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要顺应规律、把握趋势,紧抓城镇化动力仍然较强的关键时期,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四大行动,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使得旧改棚改化预期再起。中天钢铁、沙钢分别上调7月中旬建材价格80和50元/吨,厂商涨价积极。不过,周五钢市成交量或放缓,下游工地对高价资源承接意愿不强。短期来看,钢价或震荡偏强运行。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各品种基准价格

  原料行情动态

  2023-2025年钢坯库存对比。

  钢坯:今国内钢坯市场涨10-35,期螺盘面持红震荡,钢坯低位成交可,下游成品材高位成交放缓,市场商家多观望为主,目前钢坯市场基本面压力仍存,市场心态偏强,预计短期钢坯市场稳中调整。今山西普碳坯2920;天津普碳坯3030;江阴普碳坯3030-3040;福建普碳坯2940。以上地区皆为现款含税价。

  

焦炭:今日焦炭市场现货价格稳中偏强运行,截至7月11日,山西地区准一级干熄焦主流1190-1260元/吨,较上一工作日价格持平。日照港准一级湿熄焦平仓价1240-1260元/吨,涨30元/吨。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今日内蒙古、河北、山西部分焦化厂陆续发函计划对焦炭价格上调,焦炭首轮提涨开启,捣固冶金焦涨幅70-75元/吨,顶装冶金焦涨幅90-95元/吨,计划7月14日执行。

  期货盘面强势拉涨,叠加焦炭提涨消息,市场情绪快速升温,期现贸易投机需求明显增加,焦炭现货供应出现偏紧现象。目前供应端,焦化厂开工稳定,无库存,下游钢厂采购积极,贸易商需求也增加,部分焦化厂出现供不应求情况。

  需求方面,钢厂盈利尚可,高炉开工积极,随着双焦价格走强,钢厂增库意向增加,但焦炭到货减少,部分钢厂库存被动下滑。成本方面,坑口焦煤价格维持稳中偏强,焦炭成本端仍有支撑。目前焦炭现货供应偏紧,上游焦煤价格持续偏强,预计短期内焦炭价格维持偏强。

  矿石:今进口矿小幅偏强,期货继续突破阶段新高,钢企盈利改善,市场供需矛盾不突出,现货跟涨力度尚可,山东PB粉基差为低于期货主力15-16元/吨,成交一般。

  

国产矿唐山地区铁精粉价格较周边价差较小,矿选利润不佳,持货厂商捂货惜售,报价高要低不认出。综合看,短期基本面波动不大,市场预期主导,宏观预期无法证伪,市场情绪继续发酵,短期铁矿石仍或偏强运行。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成品行情动态

  

建材:11日国内建材价格普涨,涨幅10-30元。期螺震荡上扬,主力2510涨34点涨幅1。10%,报3133,给予现货正面指引。各区域价格反应不一,紧跟期货的杭州中天涨10元,近期疯涨的广西区域,万钢、柳钢同时提高指导价,推动价格上涨,南宁万钢3100涨30元。经销商反映,淡季,叠加前几日透支需求,出货一般。消息面看,焦炭首轮提涨开启,对期螺带来一些成本支撑,但估计支撑有限。技术上看,期螺遭遇4月上旬到5月中旬震荡整理区间上沿,短期可能强势震荡,化解压力,预计周末现货以稳为主。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热卷:11日国内热卷价格延续上涨。热卷Q235B 5。5-11。5*1500*C均价为3304,环比上一交易日涨30。今日热卷期价在夜盘上涨的基础上高位震荡,商家多跟随盘面上调报价。但今日热卷现货成交较昨日有所下滑,成交持续性不足。综合来看,临近周末,市场情绪有所降温,预计周末市场价格持稳为主。

  带钢:11日国内带钢偏强调整,相关联期盘持红震荡运行,市场成交情况整体尚可,投机需求明显增多,钢贸商挺价情绪占主导。其中华北主导钢厂主流涨10-40,唐山145系窄带主流涨20,涨后高位成交放缓;355系现货昨午后收盘价涨10左右,厂商情绪尚可,但目前淡季效应导致需求跟进有限,涨价仅凭心态带动,多数贸易商表示实际出货平平;华东、华南偏强调整,需求释放较昨好转。目前钢价拉涨更多还是因利好消息推动,市场预期未来供需基本面将出现改善。不过,考虑到7月钢材实际需求疲弱,钢价持续上涨空间或不大,预计带钢或稳中挺价。(单位:元/吨)!

  期货行情分析

  

卷螺期货午后偏弱震荡。其中,期螺10收3133,涨34;期卷10收3273,涨40。A股市场全天冲高回落,三大指数小幅上涨,上证指数收报3510。18点,涨0。01%、深证成指收报10696。10点,涨0。61%、恒生指数截止发文涨0。83%。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市场委员会召开专题市场分析会:当前焦炭市场应尽快提涨价格。

  期螺10前20名主力多头增仓0。36万手,空头减仓0。56万手;期卷10前20名主力多头增仓0。39万手,空头增仓3。08万手。螺纹交易所仓单增14567吨至6。91万吨;热卷交易所仓单稳,现有仓单6。45万吨。

  钢材后市预测

近日利好消息频出,今成品材、期货继续偏强,但时值高温多雨的需求淡季,钢材涨后成交跟进不足,加之后期部分钢厂有复产计划,供应将增加,市场观望气氛渐增,不过钢材库存压力不大,且矿石后市偏强,焦炭已开启首轮提涨,成本支撑有力,预计短期钢市偏强震荡。

  据Mysteel调研,本周247家钢厂高炉炼铁产能利用率89。9%,环比减少0。39个百分点;全国90家独立电弧炉钢厂平均产能利用率50。36%,环比下降0。69个百分点。

  本周钢材市场供需双弱,库存低位窄幅波动运行,整体维持弱平衡格局。周四钢价普遍拉涨,更多因限产消息增多和成本支撑增强,刺激当日钢市成交量明显回升,投机性需求活跃。

  7月11日钢市成品材价格汇总

  各品种详细情况↓↓↓?。

  冷轧。

  

7月11日国内冷轧市场价格稳中小跌,现货1。0冷卷均价3731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价格下跌4元/吨。今日热卷期货盘正震荡调整,日内商家多挺价稳定出货为主,整体出货持续缩量。上周价格走高刺激部分需求释放,然淡季大环境下基本面矛盾依旧存在,商家降库避险为主,价格易跌难涨。预计短期冷轧现货价格主稳运行。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中厚板。

  7月11日国内中板市价上涨。现货14-20普板均价为3394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13。期货盘面偏强运行,推动现货市价上涨,成本方面有所支撑,刺激贸易商试探性涨价,但实际成交未放量,心态仍偏谨慎,料短期市价偏强运行。

  型材?。

  7月11日型价偏强调整,唐山5角3240涨20,唐山10槽3240涨30,唐山16工3270涨30,唐山100*100H3350涨30,沧州5角3410涨20,天津5角3400涨20,邯郸200*200H3120涨20,市场方面上海5角3310涨20,200*200H3170涨20;无锡5角3310涨20,400*200H3120涨40;杭州5角3300稳,16槽3310稳;广州5角3430涨20:乐从200*200H3180涨20,成本高位运行,下游成交冷清。

  管材。

  

7月11日管市稳中偏强,邯郸、成都焊管涨40,广州焊管涨30,唐山,天津、南京焊管持稳,管厂焊管产量止降回升,厂内库存明显减少,开工率亦小幅下滑。涨价行情下,贸易商有小幅补库操作,厂家出货量有所增加。考虑到黑色系期货延续上涨态势,在原料端强有力的支撑下,预计明日管市维持高位。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工业线?。

  7月11日国内工业线偏强运行。虽然在需求淡季,但库存压力一般,在宏观政策消息推动下,消息接连出台,政策预期好转。加上部分地区钢厂开始淡季检修,部分规格出现缺货,终端需求及投机性需求在利好消息带动下,拿货情绪升温。原燃料方面,铁矿石价格稳中上涨,废钢价格小幅震荡,焦炭价格维持平稳,共同推高钢材生产成本,料短期内钢价偏强运行。

  最新7月11日钢厂调价汇总?。

  中天上调80元/吨!!

  中天出台华东区域2025年7月中旬建筑钢材价格政策。

  1、螺纹钢上调80元/吨:HRB400材质Φ16-22mm规格出厂价格为3330元,Φ10mm加160元,Φ12mm加100元,Φ14mm加30元,Φ25mm加30元,Φ28-32mm加60元;Φ36mm以上加250元;HRB400E加30元,HRB500加300元。

  2、盘螺上调80元/吨:HRB400材质Φ8-12mm规格出厂价格为3580元,Φ6mm加300元;HRB400E加30元。

  3、高线上调80元/吨:HPB300材质Φ8-12mm高线出厂价格为3580元,Φ6mm加300元。

  4、对2025年7-1期螺纹追补55元,线材盘螺追补85元。

  

5、承兑月贴现基准利率1。04‰。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沙钢上调50元/吨!!

  沙钢公布7月中旬建筑钢材品种出厂价格调整?。

  1、螺纹上调50元/吨:HRB400Ф16-20mm螺纹出厂价格为3300元/吨,Φ10mm规格加价160元/吨,Φ12mm加价100元/吨,Φ14mm加价30元/吨,Φ22mm、Φ25mm加价30元/吨,Φ28-32mm规格加价60元/吨,Φ36、Φ40mm规格加价250元/吨,抗震钢筋加价30元/吨。Ф14-20mmHRB500螺纹出厂价格在HRB400基础上加价300元/吨,Φ22mm、Φ25mm加价30元/吨。

  2、盘螺上调50元/吨:HRB400Ф8-10mm盘螺执行价格3460元/吨,Ф6mmHRB400盘螺加价300元/吨,抗震盘螺加价30元/吨。

  以上调整均为含税价,自2025年7月11日起执行。

  长江钢铁上调50元/吨!!

  1、螺纹上调50元/吨:现Φ18mm抗震螺纹价格为3300元/吨。

  2、盘螺上调50元/吨:现Φ8mm抗震盘螺价格为3540元/吨。

  3、线材上调50元/吨:现Φ8mm抗震盘螺价格为3540元/吨。

  江苏南钢上调40元/吨!!

  1、螺纹上调40元/吨:Φ16-20mmHRB400螺纹钢执行价3230元/吨!

  备注:12mm螺加100元、14mm加60元,22mm和25mm加30元、28mm、32mm加80元、抗震加30元、核电螺纹加50元、HRB500+300元。

  包头亚新上调20元/吨!!

  1、螺纹上调20元/吨:RB400EΦ18-25mm螺纹出厂价格为3190元,12-14mm加价140元,16mm加价30元,28-32mm加价50元。

  2、高线上调10元/吨:HPB300线材Φ8-10mm高线出厂价格为3140元,12mm加价20元,6mm加价200元。

  3、盘螺上调10元/吨:HRB400EΦ8-10mm盘螺出厂价格为3240元,12mm加价30元,6mm加价180元!

  

以上价格为过磅含税价格。自2025年7月11日起执行。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唐山东华上调10元/吨!!

  1、高线上调10元/吨:HPB300材质8-10mm高线出厂3250元。

  上述价格自2025年7月11日起执行。

  

当代都市人最“亲密”的时刻,绝对有在早晚高峰地铁里,和陌生人交换体温和呼吸。

  

只不过,一线城市曾经逼仄的车厢,如今似乎宽敞了些;而在杭州、武汉、合肥,越来越多人涌入早班地铁,前胸贴后背成了常态。这些体感变化,映照的正是中国人口版图的重新洗牌。

  

2021 年,中国总人口达到峰值 14。126 亿;次年死亡人数首次超过出生人数,人口自然增长由正转负,宣告持续 60 年的增长就此终结 [1]。

  

与此同时,常住人口流失,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中国三分之二的省份。

  越来越多省份,常住人口在减少

每年夏天,都是新一轮的离开。大学毕业季刚过,一批又一批年轻人背起行囊,他们中只有少数回到家乡,更多的人,则走得越来越远。

  

翻看 2024 年全国 31 个省级行政区的常住人口数量,会发现有 20 个地区的常住人口较上年减少,3 个基本持平,仅 8 个仍维持增长 [2]。

  

其中,能生的广东、会赚的浙江、敢闯的福建,分别位列全国常住人口增长榜的第一、二、四名。

  

新疆、西藏两个少数民族聚居地表现同样亮眼,分别增长 25 万和 5 万。陕西和安徽则在一众中西部人口流出省份中,勉强“守住阵地”。

  

意外的是,最爱回家考公的山东人,如今正成批离开。2024 年,山东常住人口减少了 43 万人,降幅位居全国之最,且从 2021 年开始已连续三年减少。

  

要知道,在 2001-2021 年间,山东常住人口累计增长了 1172 万人,这也让山东成为了仅次于广东的亿级人口大省 [2]。

  

此外,与山东一同“失守”的还有河南、湖南两个传统人口大省,2024 年常住人口均减少约 30 万人。

  

如果把时间轴拉长,就会发现当全国人口还在增长时,一些地方已经悄悄按下减速键。

  

2000 年到 2010 年,全国有五个省份出现常住人口减少,集中在四川、贵州、广西等经济基础较弱的地区。彼时的东北,尚能依靠老工业体系余温维持微弱增长 [3][4]。

  

等到 2010 年代,东北正式告急,十年间常住人口合计减少超 1130 万,成为第一个人口整体性流失的区域。全国范围内,常住人口减少的省份在此期间微增至六个。

  

真正的拐点,出现在 2020 年后。常住人口外流的问题波及到越来越多的地区,河南、湖南、山东、河北等接棒下滑。就连上海、天津这些直辖市,吸引力也不及往昔。

  

对比 2024 与 2020 年,常住人口呈减少态势的省级行政区,已经激增至 19 个。

  

即便是常住人口还在增长的省份,也已经难以再现当年的高光时刻。以广东为例,2020-2024 年的人口增量,仅相当于 2000-2004 年的三分之一。

  

这背后,除了出生率持续探底,人口流动也更趋“原地化”。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 3。76 亿流动人口中,近七成为省内流动,较 2010 年提升 5。6 个百分点 [5][6]。

  

换句话说,人们还在动,但不再走那么远了。“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这句鼓舞一代人背井离乡、南下打拼的口号,似乎也没那么响亮了。

  “多点开花”,不敌省会独大

相比省份整体的常住人口是涨是跌,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人,究竟去了哪?

  

在经济活跃、发展均衡的省份,人口在多个城市间“开花”;而在人口收缩地区,省会几乎成了唯一归宿。

  

民营经济大省浙江,是前者的典型,2024 年对比 2020 年,其 11 个地级市都实现了常住人口的增长。

  

其中“数字经济第一城”杭州,四年新增 65。9 万人,稳居全省首位。常住人口即将迈入千万俱乐部的宁波与温州,分别增长 35。7 万与 26。5 万。就连存在感稍弱的舟山、丽水,也都没有掉队。

  

而与浙江人口体量相近的湖南,省内格局却几乎反了过来。

  

2020 年到 2024 年,仅长沙一棵独苗常住人口在增长,四年净增 55。6 万。这座有装备制造支柱、靠文娱产业出圈的网红城市,成了年轻人能打工更能生活的理想落脚点 [7][8]。

  

至于湖南其余 13 个市州,常住人口全线下滑。衡阳、邵阳、永州这些大市,四年间均出走超 20 万人。

  

这其中的湖南人,不乏大量流向年轻又有活力的深圳。毕竟满大街的湘菜馆、塑普口音的打工人,早使得深圳被戏称为是湖南人省外的省会。

  

去深圳对湖南人来说太“对口”了,就像家门口的食堂,谁还非得绕远路去别家?

  

其实,像湖南这样省会一枝独秀,地市大幅失血的人口版图,在内陆省份并不少见。

  

我们统计了 2020 年和 2024 年,27 个省会或首府占该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的比重,发现青海西宁、宁夏银川和吉林长春排在前三,几乎都容纳了全省四成常住人口。

  

如果看这四年间的变化,东北、华中和部分西部省份的省会吸引力明显增强。其中,武汉以两个百分点的增幅领跑全国省会,或与疫情后人口回流有关。

  

真正令人意外的,是一直被低估的贵阳,四年间常住人口占全省比重的涨幅排第二,而且新增常住人口达 19。96 万人,超过所有省会 [9]。

  

但也有像济南这样的失意省会。不仅人口规模长期被青岛压一头,在 GDP 实力、人气上也常常难以望其项背,坊间辣评“中国的青岛,山东的济南” [10]。

  

另外,江苏、广东这些沿海省份,因为多中心发展,省会虹吸效应并不突出,像苏州、佛山等新一线城市,2020 年到 2024 年的常住人口增量几乎与省会并驾齐驱。

  产业造血,反哺中西部省份

不过放眼全国,省会城市依旧是多数省份人口流动的归宿。

  

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一些过去被轻视的“老实孩子”,正凭借强省会战略与产业突围,悄然改写人口流向的轨迹。

  

这就得提到安徽与贵州两个典型逆袭生——一个靠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一个借大数据产业逆风翻盘。

  

早在世纪初,安徽还是劳务输出大省,各地市的大巴几乎天天往江浙沪开。但在 2010 年后的十年间,安徽常住人口不仅止跌,还增加了 148 万,崛起的汽车产业功不可没。

  

2010 年,安徽汽车产量首次破百万,奇瑞、江淮等车企初具规模,填补了长期缺位的支柱产业。

  

虽然 2017-2019 年受行业周期性调整影响,当地汽车产量和职工数有所下滑,但随着蔚来汽车合肥二期投产、比亚迪产业链配套落地 [11][12],安徽又迅速接住了新能源汽车的“泼天富贵”,仅 2021-2023 年,汽车制造业就净增近十万职工。

  

更别提整车、零部件、锂电池等产业链上的新机会。无数车间灯火通明的背后,是源源不断返乡或迁入的年轻劳动人口。

  

相比之下,贵州的逆天改命,更像冥冥之中老天赏饭吃。

  

这片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西南山地,曾位列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出走大山的人很少愿意再归来。

  

拐点出现在 2013 年,“东数西算”战略铺开,各地争抢服务器落点,贵州凭气候凉、地质稳、电力足等优势意外成为“天然机房” [13],此后,中国移动、华为、苹果 iCloud 等数据中心陆续布局 [14]。

  

2023 年,贵州全省软件业务收入达 851 亿元,是 2012 年的近 14 倍。从业人口也从 2。5 万上升到 4。2 万,虽然体量仍小,但对一个非沿海、非工业的山区省份而言,已属破局之变。

  

但增长背后,留人难的问题已悄然显现,软件行业就业人数在 2021 年达到 4。6 万人高峰后,连续两年下滑,到 2023 年已经减少 0。4 万人。

  

这也是不少网红省会正在经历的烦恼。前期靠政策红利、产业布局吸引人才流入容易,真要留下来,却没那么简单。

  

岗位不多、赛道单一,是许多来到这里的青年面临的第一道门槛。在一些省会城市,能选的工作大多集中在大厂外包、销售客服等,既谈不上高薪,也缺乏成长空间。

  

他们曾以为,自己能从内卷的一线城市逃出,奔向一个兼顾生活和梦想的新目的地。然而,即便没有了房价、通勤和生活成本的压力,现实也远没有想象中的美丽。

  

参考资料。

  

[1] 国家统计局。 (2025)。 年度数据。 Retrieved 03 July 2025 from

  

[2] 国家统计局。 (2025)。 分省年度数据。 Retrieved 03 July 2025 from

  

[3] 费太安。 (2024)。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 中国财政。 Retrieved 03 July 2025 from

  

[4] 王彬燕, 程利莎, & 王士君。 (2018)。 东北地区人口结构及流动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东北师大学报 (自然科学版), 50(1), 130-137!

  

[5] 国家统计局。 (2020)。 中国2020年人口普查年鉴。

  

[6] 国家统计局。 (2010)。 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年鉴?。

  

[7] 湖南省统计局。 (2021)。 湖南统计年鉴2021。

  

[8] 湖南省统计局。 (2025)。 长沙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9] 贵阳市统计局。 (2025)。 2024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0] 山东省统计局。 (2024)。 山东统计年鉴2024。

  

[1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0)。 70亿战投协议敲定:蔚来中国总部为什么最终落地合肥。 Retrieved 03 July 2025 from

  

[12] 人民日报。 (2025)。 安徽省长丰县:全力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城。 Retrieved 03 July 2025 from

  

[13] 李银, & 王新明。 (2016)。 贵州用大数据做了啥?。 新华社。 Retrieved 03 July 2025 from

  

[14] 范良丽。 (2018)。 新潮流:数据中心聚贵安。 贵安新区报。 Retrieved 03 July 2025 from

相关文章

关店赔房到1800家店,他取消KPI让2000店长泪奔:餐饮业该醒了(梁文锋为何

关店赔房到1800家店,他取消KPI让2000店长泪奔:餐饮业该醒了(梁文锋为何

   你吃过米村拌饭吗?有消费者发现,米村拌饭官方微信小程序界面上,此前的 “3元丐版套餐” 变成了免费,顾客可免费在店内食用米饭、海带汤和小菜,在社交媒体的...

先锋电子:2024年净利润2647.42万元 同比暴涨247.40%

先锋电子:2024年净利润2647.42万元 同比暴涨247.40%

        南财智讯4月24日电,先锋电子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报告期...

这个综合体,即将试营业!(科技创新驱动 港口高质量发展助力交通强国建设)及降息了

这个综合体,即将试营业!(科技创新驱动 港口高质量发展助力交通强国建设)及降息了

  【来源:无锡日报】!   就在5月31日。   无锡经开区的?。   和风里即将试营业啦!...

今年前两月智己汽车累计交付7037台,4月起4款新产品将陆续推出

今年前两月智己汽车累计交付7037台,4月起4款新产品将陆续推出

     南方财经3月1日电,记者获悉,1至2月,智己汽车累计交付7037台。今年4月起,智己汽车将进入2025年度新品密集发布期,将陆续推出2款...

财报透视|去年又亏4.65亿元,吉视传媒连亏三年累超15亿元,四年未分红,董事长

财报透视|去年又亏4.65亿元,吉视传媒连亏三年累超15亿元,四年未分红,董事长

        互联网视频的崛起,对传统有线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