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海外上市公司 > 正文内容

中信建投:A股继续“上台阶” 关注半年报与“反内卷”-中信建投:CXO行业海外需

  中信建投发布策略研报称,A股连续三周大涨,但整体系统性风险并不大,股权风险溢价指标显示目前仍然处在机会水平附近,“上台阶”行情有望延续,若短期调整则是布局良机。今年银行板块的表现继续强势,财政注资叠加化债推进有望带来估值修复,险资也为其提供了有效的资金面支撑,下半年资金面支撑可能边际放缓,但大资金趋势性撤出的概率低。在当前低利率的环境里,长周期考核配合OCI账户,银行板块的配置价值进一步凸显。配置层面关注半年报业绩和“反内卷”主题,行业重点关注:有色、建材、电力设备、非银、创新药、养殖、物流、算力、银行、新消费等。

  全文如下。

  中信建投 关注中报与“反内卷”。

  A股连续3周大涨,但整体系统性风险并不大,股权风险溢价指标显示目前仍然处在机会水平附近,“上台阶”行情有望延续,若短期调整则是布局良机。今年银行板块的表现继续强势,财政注资叠加化债推进有望带来估值修复,险资也为其提供了有效的资金面支撑,下半年资金面支撑可能边际放缓,但大资金趋势性撤出的概率低。在当前低利率的环境里,长周期考核配合OCI账户,银行板块的配置价值进一步凸显。配置层面关注中报业绩和反内卷主题,行业重点关注:有色、建材、电力设备、非银、创新药、养殖、物流、算力、银行、新消费等。

  如何看待强势的银行板块及其持续性?今年银行板块的表现继续强势,长期视角来看,财政注资叠加化债推进,银行有望迎来估值修复。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险资提供了有效的资金面支撑。在连续两年高增的基础上,今年1-5月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继续增长3。8%,2025Q1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增长16732亿元。展望下半年,险资对银行板块的资金面支撑可能边际放缓,但大资金趋势性撤出的概率低。在当前低利率的环境里,长周期考核配合OCI账户,银行板块的配置价值进一步凸显。

  “上台阶”行情有望延续。流动性充裕叠加市场情绪升温,推动A股上台阶。外部环境也较为有利,积极情绪或蔓延至A股。展望后市,我们继续维持战略乐观判断,目前海内外宏观环境、市场风险偏好和新赛道结构性景气均出现积极信号,预计市场有望进一步“上台阶”。短期来看,在连续3周市场大涨后,A股阶段性回调压力正在上升,但市场整体系统性风险不大,股权风险溢价指标显示目前仍然处在机会水平附近。因此我们依然看好后市行情,整体维持偏高仓位,若短期市场出现调整则是布局良机。

  配置层面关注中报业绩和反内卷主题。1)A股市场中报预告陆续拉开帷幕,新旧经济皆有表现。截至7/11日,已有接近50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中报业绩预告,预告率接近10%,整体来看目前预喜居多。行业维度来看,向好率较高的行业包括:美容护理、有色金属、非银金融、农林牧渔、家用电器、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电子。2)“反内卷”当前更多是作为“供给侧改革”的映射主题引发市场短期行情,政策力度尚不足以改变行业长期趋势。多数板块行情预计在概念热度消退后重新回归基本面,而在更有实质约束力的政策举措落地后,“反内卷”这一横跨多个政策约束力和执行路径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后续各部委具体政策有望在今年9月前后集中出台。综合考虑产能周期的四个核心指标——产能利用率、毛利率、产能扩张水平、营收增速,看好后续“困境反转”、“产能扩张”两个组合的投资机遇。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美国对华加征关税风险;美股波动超预期。

  

(文章来源:人民财讯)?。

  责任编辑:6 原标题:中信建投:A股继续“上台阶” 关注半年报与“反内卷”。

  中信建投研报表示,随着2024年海外市场逐渐回暖,部分国内CXO企业2024年新签订单端展现良好增长趋势,2025年上半年整体海外需求仍旧较好,2025年有望逐渐在业绩上开始体现;国内投融资整体处于底部,恢复预计仍需要一定时间。细分来看,临床前及临床CRO行业2024年下半年价格底部企稳,2025年部分细分领域需求有所增加。CDMO早期项目价格战有所趋缓,海外业务增长强于国内。CXO行业2025年一季度整体开始恢复增长,但部分企业受2024年一季度基数较高影响仍有所承压,2025年二季度行业预期维持复苏趋势。

  全文如下。

  中信建投 CXO行业:海外需求维持复苏,订单业绩持续改善。

  随着2024年海外市场逐渐回暖,部分国内CXO企业24年新签订单端展现良好增长趋势,25H1整体海外需求仍旧较好,25年有望逐渐在业绩上开始体现;国内投融资整体处于底部,恢复预计仍需要一定时间。细分来看,临床前及临床CRO行业24H2价格底部企稳,25年部分细分领域需求有所增加。CDMO早期项目价格战有所趋缓,海外业务增长强于国内。CXO行业25Q1整体开始恢复增长,但部分企业受24年Q1基数较高影响仍有所承压,25Q2行业预期维持复苏趋势。

  全球视角:外部挑战加剧,中国医药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从国际比较优势看,中国具备人口与内需优势、制造与供应链优势,同时创新能力快速提升,中国资产出海数量也持续提升。美国在创新与早期研发方面优势明显,同时具有高定价的内需市场。虽然外部挑战加大,但海外市场仍有很大机会,建议同时关注国内份额提升及出海的机会。

  立足于内:稳住国内根基,拥抱创新与整合。①政策展望:改革进入深水区,高质量增长成为常态。2025年下半年我们重点关注的是药品和耗材集采政策优化、多元化支付及医疗服务价格改革。②制药产业链:集采优化、积极创新转型,关注供应链安全。③器械:看好进口替代和并购整合机会,积极关注AI和脑机接口等新技术方向。④关注中药、药店、流通、医疗服务及疫苗等行业经营触底回升节奏及长期转型升级方向。

  开拓于外:把握节奏与路径,积极开拓海外市场。①创新药:中国创新闪耀国际舞台,产业趋势持续强化。②制药上游及生命科学: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寻求第二增长曲线。③原料药:关税扰动短期有限,关注行业转型机遇。④器械国际化:坚定看好出海趋势,关注部分创新器械自主销售和BD机会。⑤血制品出海:静丙赋予血制品出海契机,血制品海外注册持续推进。⑥疫苗出海:模式趋于多元,进度有望加速。

  25年下半年投资展望:继续寻找新增量及行业整合机会。展望2025年下半年,我们继续看好。

  创新主线:全球流动性有望继续改善,对创新类资产的定价较为有利;国家政策鼓励行业创新;同时建议积极关注前沿技术的发展。创新药及制药企业(双抗及多抗、TCE、核药等)、器械(AI、脑机接口等)。

  出海主线:中国医药产业逐步具备全球竞争力,长期看医药行业有望走出全球性大公司,但投资人也需对出海带来的挑战有充分预期,这必定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代表性的细分行业是创新药和器械公司,对公司产品及团队国际竞争力的评估是最核心的选股依据。

  边际变化主线:(1)政策改善:包括医药流通及医疗设备更新主线。(2)供求关系改善:CXO行业,前期调整较为充分,全球投融资恢复有望推动全球客户需求逐步回暖。

  整合主线:建议重点关注器械及中药子行业、部分制药企业、央国企。

  

(文章来源:财联社)。

  责任编辑:70?。

相关文章

重估中国资产!外资新动向 看好这两个方向! ,谷歌第四季度云业务表现不佳 股价盘

重估中国资产!外资新动向 看好这两个方向! ,谷歌第四季度云业务表现不佳 股价盘

  外资机构重估中国资产。   据摩根士丹利的最新报告,随着国际投资者正寻求加大投资组合的多元化,并担心错过中国的科技进步红利,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配置意愿已经明显加强...

降息周期就这么结束了?华尔街开始讨论加息可能性!

降息周期就这么结束了?华尔街开始讨论加息可能性!

  周五非农数据重击美股信心,很多投资者怀疑美联储能否在2025年如预期般降息。然而,降息几次,降息多少都已经快成小问题了,还有些华尔街机构干脆开始展望新的加息周期。  ...

美联储的MUSALEM:在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变得明显之前 不应承诺降息(牛散举牌*

美联储的MUSALEM:在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变得明显之前 不应承诺降息(牛散举牌*

  美联储的MUSALEM表示,如果通胀上升被证明是短暂的,预期保持稳定,经济明显走弱,那么降息仍然是可能的。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可能是短暂的,但同样可能会更持久。在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变得明显之...

证券日报:上市银行净息差回归至合理区间有三大支撑

证券日报:上市银行净息差回归至合理区间有三大支撑

  近日,上市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的现象引发市场广泛关注。目前,已披露2024年年报的24家A股上市银行,其2024年净息差均出现同比下滑,其中有18家净息差低于1.8%,4家国有大行净息差...

小米集团:一季度收入1112.93亿 同比增长47.4% ,一字涨停 重大资产重

小米集团:一季度收入1112.93亿 同比增长47.4% ,一字涨停 重大资产重

     小米集团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为1112。93亿元,同比增长47。4%。毛利为254。06亿元,同比增长51。0%。经营利润为13...

遭遇杀猪盘?瞬间暴涨6% 又跌超12%!股民炸锅

遭遇杀猪盘?瞬间暴涨6% 又跌超12%!股民炸锅

        今日上午,保立佳盘中突然拉升,涨...